初识南京(外二篇)

2019-08-31 06:58赵士火
湛江文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橄榄树宋美龄梁思成

◎ 赵士火

初至南京,首识梧桐。的士司机相告,街道两旁树干如手形,枝繁叶茂的,是梧桐树。又道,因为宋美龄女士喜欢,所以满城梧桐。“咦,这样”,小叹一声。不禁车窗外伸头细看,树叶层层串串,串串层层,堆满枝头,留下一树荫凉。宋美龄女士为何独喜梧桐?司机朋友曰不甚清楚。

“梧桐更兼细雨”,女词人独立窗前,雨打梧桐,声声凄凉。“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梧桐,乃深秋孤夜,乃秋思,乃愁结。为何宋美龄女士喜欢?

刚下飞机,头微昏,不敢看手机于车。一到酒店,放行李,立百度。不提为何喜欢,倒提何多梧桐。

那年,她说,喜欢梧桐,蒋介石特意从法国引进两万棵梧桐树种,从美龄宫一路种到中山北路。爱一人,予一城。有如,那年,为博美人心,烽火台烟火起;那年,她喜欢南国佳果,“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自古,英雄爱江山,更爱美人呢。

喜欢看《来不及说我爱你》《何以笙箫默》,不为钟汉良的帅气,缘于他能细腻、传神地表现人物复杂内心世界。常喜极至痴,追剧至三,又捧读小说,甚至边吃饭边听有声阅读。细读《来不及说我爱你》剧评,男主角幕容四少,其生活原型或曰张学良或曰蒋介石。剧中有一句“我要捧江山与你,给你世间女子仰慕的幸福”。梧桐树一说,想必其生活原型为蒋介石。

中国古代传说凤凰“非梧桐不栖”。《孔雀东南飞》中,“左右种梧桐,叶叶相交通。”真情感动了天地,焦仲卿和刘兰芝化成了“仰头相向鸣”的鸳鸯,极富浪漫主义,桐梧寓为忠贞爱情。宋美龄女士喜爱梧桐,该不会与此关联,我表层理解,胡诌一番。

南京一感,记之。

那些年的你

今早读《听三毛倾诉爱情》,喜欢。读罢,想你,你的一笑一颦。读罢,还是想你,如三毛般率真而脱俗的你。如三毛般活得纯粹自我的你。如三毛般想笑的时候便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的你。

高中,三年,同班。你爱笑。随处,都是你呵呵的笑声。我把“区域”读成“区或”,你哈哈大笑。于是,也学着你,随身带一本新华字典。你英语特好,高三的很多次英语测验,李老师点到的第一名,是你。百分满分的试卷,考四十五分的我,一点都不难受,还暗自满足,因为你五十二分。

高二那年。因为你,才知道有人叫仲马,还有小仲马、大仲马之分。才知道,有种文学叫西方文学。才知道,有人叫茶花女,宛如一朵绽放于黑暗的雪莲。才知道,极丑陋,却至善良至美的敲钟人卡西莫多。

高三那年。学校的元旦晚会,你唱了一首三毛作词的《橄榄树》,获得众节目中的第一名。于是,校园里,有人叫你“橄榄树”。每周五下午,学校放假,总相约一起回家。你总一边骑着自行车一边唱歌。你还是唱《橄榄树》,唱《滚滚红尘》。我是你最忠诚的听众,但五音不全。你说你喜欢三毛,你喜欢漂泊,我不当真。

大学,四年,同校。师院的新生晚会,你代表英语系还是唱那首《橄榄树》。有一天,你告诉我,音乐系的老师邀请你到音乐系给学生们示唱。我诧异你的音乐天赋,满级的音乐系的学生哦,让英语系的你来做示范。

读大三时的暑假。有一天,你说,要找我聊天。家里太热,母亲看见你来,高兴地在二楼楼顶上给我们搭一简单床铺,楼顶凉快。你告诉我,你喜欢鹏。一直记得,那晚的你,袭一身绿,嫩绿。我诧异于你眸中的笃定、执着。那嫩绿,那灼灼有光的眼神,好美,让本就漂亮的你更美。那晚我陪着你,醒了又聊,聊了一夜。

大学四年。你一直都那么优秀,奖学金都是二等、一等,我总笑称你,集美丽与智慧于一身。你经常来宿舍找我,一阵风地来,说了一句“看你一下”,就又一阵风地走了,我说你像一片云彩,你哈哈大笑。偶尔的周末,我俩一起到师院鹏园餐厅吃饭。你喜欢吃鸡腿,总用手抓起鸡腿来吃,还舔着五个手指,直呼香。于是,我也学着你,吃鸡的时候,总用手来抓,只是不敢舔着五个手指。因为,有一成语“东施效颦”。

毕业了,徐一中的新教师名单里,有你、我的名字,那年,高一级的课程表,我教语文,你教英语。我这一教,16年,有时,颇恼怒身上的小恙,不然,还会站于三尺讲台,还会跟学生们在一起。而你,缺席了。你之前说,你喜欢三毛,你喜欢漂泊。你当真地离开了徐闻,当了一名歌手。从此,你我极少联系,你说,你没有固定的地址,想你,就在心里想。

儿子三岁那年,有一中午,学校保安处的保安,给我一个电话,说学校门口有人找我,叫我下来一下。我有点奇怪,找我,可以到家里来呀。那是毕业后,第一次见你,你说,你故意不上去,想给我一惊喜。你一身粉红色的唐装,着一双绣花鞋,很美。你说,你要结婚了。真为你高兴,你的心,不再漂泊。

前几天,大学同学老谢微信里问我,“老赵,你那英语系的同学现怎么样了”,我说,非常不错,成了圈里颇有名气的歌手。我给了老谢你的艺名,百度搜索,你的成就,你的专辑,都在。知道你已经成功,过着你喜欢的生活,知道你一切安好,我极少想你,除了今天。只愿春夏不老,只愿,你我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读扉页随感

上次广州之行,买回些书,捎上一本《你是那人间四月天》于办公室,闲时翻阅。时光,轻轻穿过薄春的清寒,在阳春三月里舒展。徜徉在一本书里,我感叹文字美、诗文美。

感叹文字之美。一字一画,“月”字形如月牙,“山”似山峰连绵。一字一义,犹记,读大学时,教古代汉语的张老师说过,“采”,手在树上是采花;屋子之下,圈着一猪,其乐融融,是“家”;有女有儿是“好”,女子是“好”,是美,美好;一人依于树底,悠闲自在,是“休”。一本《你是那人间四月天》,翻开扉页,短短几行,由然感叹由炼字而生的诗文之美,亦感叹文字组成,文本之外的诗文美。

“有这样一种美丽,逾越漫长的时空,仍旧定格在回眸的瞬间。有这样一种聪慧,绕过激荡的暗流,徜徉在安稳的岁月静思。她走过北平的晨烟,穿过康桥的夜雾,遥望远方时,便落进徐志摩的诗页。她着一件青衫,在古雅的庙殿,虔诚晚祷时,便绘入梁思成的图纸”。仅扉页的几行字,心由生赞叹,捧书与同事分享。几行字,一人生。“有这样一种美丽”,这美丽,不仅是美貌,更是才情,是优雅,是流亡岁月里的自强,是困顿里对建筑事业的执着。“绕过激荡的暗流,在安稳的岁月静思”。看过纪录片《梁思成与林微因》,时光如画页,一页一页地翻,1904到1955,这是对林徽因美丽生命的赞美。在她的生命中,有病痛没有阴暗,有贫困没有卑微,有悲怆没有鄙俗。“着一件青衫”,青则黛,远山如黛;青则绿,是新鲜初放芽的绿,是希望,是美。林徽因的美一个“青”字足矣。“落”仅是走进,所以有了徐志摩“轻轻地来,轻轻地走”“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梁思成和林微因是建筑师,用画笔绘,是一辈子。“绘”则刻,是烙,是一辈子的携手,是烙进彼此生命的永远。仍在心间赞叹由炼字而生的诗文美。恍惚间,仿佛听到有人在讲话,不,是有人在叫我。许久许久,我才认出是同事冠玲。恍惚间,仿佛看到一朵花,淡然、安静、优雅、从容,摇曳于红尘。

合上书本,闻到淡淡茶香。去年,羊城,冬日暖阳斜照,走在街上,阵阵清香扑来,驻足一望,不远处,一茶店。你说,买些散装的吧,放在茶缸里,满屋生香,我欣然叫店主称了好些。古街拐弯处,一书屋。恰逢书屋促销活动,一本、五本……二十本,二摞,我说,我要慢慢看,你耸肩一笑,“书非借不能读”。茶叶、书本,用牛皮纸扎在一起,我们托给一位开私家车上广州朋友李叔,李叔将它送到我手中时,已过了许些曰子。惊喜发现,书中糅着淡淡茶香。《你是那人间四月天》是其一。恍惚间,一镜头闪过:周未的羊城,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绿灯亮时,几位中学生模样的男孩骑着自行车顺着人流从我身边驶过,“啊”,我小叫一声,你伸过手来,牵着我的手,宛如二十几年前我刚刚认识的那位青春少年,只是容颜有些改变,鬓角有些银丝。不知,我是否走在你的心间?一如,着一件青衫的林徽因绘入梁思成的图纸。

猜你喜欢
橄榄树宋美龄梁思成
穿铁马甲的梁思成
彭真:我支持他们的婚姻
橄榄树
梁思成分肉
宋美龄戒烟
爱上宋美龄,没有罪
梁思成
真实并不是最好
爱上宋美龄,没有罪
橄榄树和无花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