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观察

2019-08-31 14:14陈伟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13期
关键词:中段张力尿道

陈伟

摘要 目的:研究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压力性尿失禁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经闭孔无张力尿道悬吊(TOT)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用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进行治疗的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疗效确切,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经闭孔无张力尿道悬吊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病,主要是由于腹内压增加导致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外口往外溢出,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也随之加重,临床上常使用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1]。近几年,常使用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以及经闭孔无张力尿道悬吊对患者进行治疗。本次主要是研究两种于术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结果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压力性尿失禁患者80例,均经临床确定诊断,并获取患者及家属同意,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所选患者均符合国际控尿协会关于压力性尿失禁的定义:在正常情况下无尿液溢出,在腹压突然增高时,尿液自动溢出[2]。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43~69岁,平均(50.13±4.58)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3.2±0.8)年。对照组患者年龄40~70岁,平均(53.36±4.56)岁;病程7个月~8年,平均(4.O±1.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TVT-O:观察组患者使用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进行治疗,先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确定麻醉药效起作用后,使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准备好各项消毒措施,并对患者出针点进行标记,将出针点处皮肤切开0.5cm左右,在距离尿道外口下面lcm的阴道前壁切一1.5cm左右的纵向切口,将蝶形引导器沿着分离好的间隙插进去,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根据蝶形引导器,紧贴耻骨降支内侧缘放置螺旋穿刺针,转动穿刺引导针,保证经闭孔膜存在突破感,后取走蝶形引导针,旋转穿刺针,并将穿刺针引出至设定好的皮肤切口处,从螺旋导针上塑料管带出的聚丙烯网带一端[3]。对侧网带处理方法与上述处理方法一致。将塑料保护套抽出,将皮肤切口处多余的网带剪去,将皮肤切口用创可贴覆盖,用可吸收缝线对阴道前壁切口进行缝合,对患者采取留置导尿管48h的处理措施。②TOT:对照组使用经闭孔无张力尿道悬吊进行治疗,嘱患者取截石位,留置导尿管(F16),将膀胱排空,平尿道外口下缘的位置做第1条水平线,第2条水平线的位置置于第1条水平线上方2cm处,将第2条水平线延长至股部皱襞交点处,在交点处1.5cm做标记,作为两侧TOT进口处[4]。同时在阴道前壁距离尿道外口下1.5cm的地方,做一个纵形切口,长度为1cm。在尿道与阴道前壁之间进行钝性分离,使用螺旋穿刺针沿着标记点垂直穿入,旋转穿刺针,使其紧贴耻骨下支,并将闭孔膜穿破,由尿道阴道将穿刺针穿出,使穿刺针与无菌网一端相连接,朝着反方向将无菌网拉出,对侧穿刺时选择相同措施,保证网带中段平置在尿道下方,确定尿道以及网带的中点,使用剪刀尖部置于中点处,向两侧同时拉塑料外套,之后对阴道前壁切口进行缝合,并将大腿内侧多余的网带剪掉。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1个月的治疗。

观察指标:比较患者手术治疗前后情况。①显效:患者腹内压增高时不自主漏尿情况消失,手术部位以及患者泌尿系统未出现异常,未影响患者性生活。②有效:治疗后腹内压升高时不自主漏尿≤10g,手术部位以及泌尿系统出现轻微异常,未对患者性牛活造成严重影响。③无效:患者治疗后,症状未出现好转甚至出现进一步加重,严重影响性牛活。 统计学方法:数据经SPSS 18.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顯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l。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出现吊带排斥l例(2.5%);对照组出现并发症8例(20.O%),包括吊带排斥2例,切口感染3例,术后再次尿失禁3例。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6.135,P<0.05)。

讨论

TOT以及TVT-O均是临床上对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常用的治疗措施,两种手术方式的基本原理相同,但具体手术过程不同[5]。TOT的方式在一定时间内可以缓解患者压力性尿失禁临床症状,但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时间过长,增加了患者手术出血量,使患者手术之后出现膀胱损伤、血肿等并发症,并使患者会阴以及大腿内侧疼痛[6-7]。手术之后留置导尿管时间过长,容易使患者尿道口松弛,降低手术质量。而TVT-O的治疗方式不通过患者肛提肌以及腱膜,也避开了患者的盆腔以及耻骨后隙,减少了对于膀胱等器官的伤害,简化了手术方式[8],有利于手术的快速完成,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另外手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较短,保证了于术质量,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本次研究可见,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优于TOT,且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对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用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进行治疗的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疗效确切,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彭御冰,李文吉,刘冲,等.TVT-Abhrevo(TM1系统在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尢张力悬吊带术中的应用疗效研究[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5,21(4):215-217.

[2] 杜建梅,邓小明,林静,等经闭孔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及并发症防治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6):64-66.

[3] 鲁鹏,刘胜,刘美平,等.女性压力性尿失禁采用经闭孔尤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7,36(9):48-49.

[4] 江长琴,梁朝朝,张翼飞,等.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7,32(7):551-553

[5] 张维宇,张晓鹏,胡浩,等.尢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混合性尿失禁的疗效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9(4):638-642.

[6] 邹慈,于德新,王毅,等.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改良术式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中长期疗效分析[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7,32(8):614-618.

[7] 李国成,张悦,赵鹏,等.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15例疗效报告[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忐,2017,4(40):7766-7767.

[8] 陈静,刘楠,梁雨,等.经闭无孔张力阴道尿道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方法[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S2):327-329.

猜你喜欢
中段张力尿道
尿检时如何取中段尿
翻转,让记叙文更有张力
东天山中段晚古生代剪切带叠加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
陌生的尿道肉阜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张力
张力2
女性尿道憩室的诊断和治疗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小儿尿道下裂疗效观察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修复尿道下裂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