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图书编辑加工中应掌握的度

2019-08-31 07:02孟明明
中文信息 2019年8期
关键词:教辅书

孟明明

摘 要:图书质量的提升主要得益于图书编辑加工工作,此项工作要求编辑人员掌握适当的“度”,才能够提高图书整体的质量,避免影响图书出版的效果。对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图书编辑加工中应掌握的“度”,进行多方面地分析与探究。就本文研究目的而言,主要是为图书编辑加工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进而明确图书编辑加工的“度”,增强图书编辑加工的合理性,为图书传播文化与文明提供基本保障。

关键词:图书编辑加工 政治性问题 图表数量 教辅书

中图分类号:G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8-00-01

在人类历史演进的过程中,图书发挥着传播文明、传承文化的重要作用。为了保证图书内容的质量,必须重视图书编辑加工工作,即编辑加工人员应该结合时代的发展、读者的需求以及图书宗旨等,对图书内容进行调整。需要注意的是,在调整与修改期间,编辑人员应该合理把握编辑加工的“度”,包括政治性问题、图表数量问题、科学性问题、教辅书问题等。

一、严格审核图书中的政治性问题

图书编辑加工过程中,编辑人员必须对政治性问题进行严格把握,彰显自己的政治信仰、政治立场。因此,对于政治性问题把握的“度”,应该越严格越好。图书的作用之一是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引领读者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编辑人员应将其作为前提进行编辑加工工作。曾经某图书发行后,发现其中“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语句中,因为编辑人员的疏漏丢失一个“没”字,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对此,出版社对全部责任人员撤职处理。另外,某出版社的编辑人员在工作中因为粗心马虎,将“温家宝”总理的名字误编辑为“温家室”,相关涉事人员均被严肃处理[1]。

由此可以发现,图书编辑加工中如果发生政治性问题,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实际上,图书中基本很少会出现大篇幅的政治问题,通常是因为编辑人员疏忽、马虎等原因,导致语句表述不当、用词不准确。编辑人员在进行图书编辑加工时,务必仔细检查稿件中存在的政治问题,这个“度”是非常严格的,没有一丝一毫的回旋余地。如果编辑人员没能合理把控政治方面的“度”,待图书出版以后必然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存在触犯法律的可能性。简言之,图书编辑加工中必须保证稿件的表述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一名公民的身份与立场,彰显图书传播文化与理念的作用与价值。

二、保证图书中图表数量的合理性

多数图书稿件的作者不擅长使用图表,经常会出现图表数量不适宜的现象,影响图书的整体质量。因此,编辑人员应该对图表数量的“度”进行合理把握。在图书中,图表具有佐证的价值,一个清晰、完整的图标可以提高文章信息的直观性、清晰性,便于读者获取图书中的信息内容。同时,图表属于视觉语言的一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国际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便于不同地域、年龄的读者掌握信息。通过图表的编辑能够丰富读者想象,不过编辑稿件时作者常常无法对图表数量的“度”进行合理把握。对此,编辑人员在图书编辑加工中需要对图表数量进行适度调整[2]。

如果图表数量较多,会产生喧宾夺主的现象,影响稿件文字的表述。如果图表的数量较少,则会降低稿件内容的表达质量。为了保证图书中图表数量“度”的合理性,编辑人员可以根据图书的性质进行调整。例如:摄影方面的图书可以使用较多的图片,通过图片增强图书的吸引力。即使如此,摄影图书也不能出现文字较少、图片过多的现象,同时避免同一页中大量文字影响整体的布局、气韵等。简而言之,虽然图表可以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映衬图书的内容、主旨等,但如果不能保证图表数量的合理性,将会出现整体混乱、气氛不当的现象。因此,图书编辑加工中必须合理掌握图表数量的“度”。

三、科学对待图书中的科学性问题

在图书编辑加工过程中,编辑人员经常会遇到科学性问题,由于这类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影响编辑人员对“度”的把握。无论是严格的把控还是宽松的把控,都会影响图书出版发行的效果。对此,编辑人员在处理科学性问题时,应该以图书的性质为依据:(1)如果图书为专业的科技型书籍,则应该严格控制科学性问题;(2)如果图书为科普型书籍,可以适当放松对科学问题的“度”。对于科技型书籍中的科学性问题,在编辑加工时应尽可能使用专业词语,避免俗称的出现,图书中名词应该具有时代性,对于已经淘汰的词语则不能继续使用。

同时,编辑人员需要及时更新、更正稿件中的科学思想、科学技术,增强图书的专业性、科学性。另外,部分词语在不同的领域中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很多词语虽然不符合日常语言的习惯,但是必须尊重科学行业的规范,不能随意更换词语,避免影响图书的权威性。相比之下,科普型书籍中的科学性问题,可以在编辑加工时适当放宽“度”,避免大量使用专业术语。具体而言,科普型图书的编辑加工可以采用生活化的语言,甚至可以将恰当的修辞手法应用在编辑中,增强文章的通俗性、生动性,有利于吸引更多的读者。

四、合理修订编辑图书中的教辅书

教辅书对编辑加工的“度”有着较高的要求。例如:同为作文类型的教辅书,但是中学、小学不同阶段的书籍存在本质差异,所以编辑人员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完成编辑加工。对于教辅书的编辑加工,编辑人员还应该关注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如苏教版、北师大版、人教版等不同教材,在内容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教学重点、目标设定等方面,因此同样要求编辑人员严格把握编辑加工的“度”。由于每一年教材的内容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所以教辅书的编辑加工也应该将最新的资料融入其中,淘汰陈旧的习题、观点等。以政治学科的教辅书为例,其中诸多内容与国家政治形势相关,而国际形势是瞬息万变的,编辑人员尽可能将最新的案例、典型的案例应用在其中。基于此,可以有效提高教辅书内容的时代性,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实现教辅书编辑加工的目的。

综上所述,图书编辑加工中需要编辑人员重视各方面的问题,合理把握编辑加工的“度”,确保图书内容的合理性、适应性。具体而言,编辑人员必须秉承负责任的态度,仔细核对图书稿件中的细节问题,并根据图书的性质做好内容的调整。在降低编辑加工难度、工作量的同时,最大程度提高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在此前提下,可以充分发挥编辑加工的作用,提高图书内容的质量,深化图书传播文化与文明的价值与意义,避免影响读者的阅读感受。

参考文献

[1]朱红波.图书编辑加工常見问题分析[J].时代农机,2018,45(05):85.

[2]杨莹雪.浅谈汉英对照图书的编辑加工要点——以汉英对照四大名著为例[J].编辑学刊,2018(02):54-59.

猜你喜欢
教辅书
初中英语教辅中句子翻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湖北地区教辅类书店的发展现状与调研分析
论教辅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新定位及使用策略
一本废纸堆里的教辅书(外一篇)
顽固的教辅书
“好成绩不是靠补出来的”
一道化学平衡图像的气缸题分析
书店在卖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