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痛逐瘀汤加减口服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9-08-31 14:14陈吉松金智勇臧鹏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13期
关键词:针灸

陈吉松 金智勇 臧鹏

摘要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加减口服配合针灸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身痛逐瘀汤加减口服配合针灸治疗。治疗4周后以VAS疼痛量表进行评分,治疗前后计分均参照腰痛病的治疗效果标准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NRS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的8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身痛逐瘀汤加减;针灸;气滞血瘀型腰痛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是因为腰椎间盘尤其是髓核在发生不同程度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的作用下,盘内压力增加导致纤维环受椎间盘的髓核压迫,在破裂之处髓核组织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从而刺激或压迫相邻脊神经根,产生腰部疼痛,单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L4-5、L6-S1发病率最高,约95%。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病名为腰痛病,分为血瘀气滞证、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肝肾亏虚证。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很早就有论述,《素问·刺腰痛篇》:“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俯仰,仰则恐扑,得之举重伤腰”“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1]。本文观察了经典方剂身痛逐瘀汤加减与针灸相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病的临床效果。

资料与方法

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设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男24例,女36例;年龄32~72岁,男性平均(54.19±11.95)岁,女性平均(57.74±10.68)岁;病程(22.31±7.49)个月。对照组男26例,女34例;年龄34~73岁,男性平均(55.69±11.81)岁,女性平均(57.88±11.03)岁;病程(21.17±7.231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均衡性良好,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2]:①脊柱侧弯,腰部活动受限,腰椎牛理弧度消失,压痛存在于病变部位柞旁,并向下肢放射。青壮年是好发年龄。②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牛理前凸变浅,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③腰部疼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当打喷嚏、咳嗽、便秘等情况导致腹压增加时会加重疼痛。④在发病前大部分患者有慢性腰痛史,多有腰部慢性劳损史、外伤或寒湿史。⑤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可减弱,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

研究方法:①治疗方法:观察组以身痛逐瘀汤加减水煎服,2次/d_ 200 mL/次。针灸取穴:腰部夹脊穴、肾俞、腰阳关、环跳、阳陵泉、悬钟、丘墟、秩边、委中、承山、昆仑、委阳、外丘、三阴交、太溪。针刺得气后留针20min,1Omin行针1次。腰部夹脊穴、肾俞向脊柱方向斜刺,一般2~3寸,环跳穴深刺,以有下肢放电感为佳。其他穴位直刺,行针得气后,施以平补平泻法,刺激量以中等为宜。在急性期针刺1次/d,症状好转后可隔日针刺1次,14次为1个疗程。疼痛评分:采用数字分级法(NRS),用0~IO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O为无痛,10为剧痛。疼痛程度分级标准:O:无痛;1~3:轻度疼痛;4~6:中度疼痛;7~10:重度疼痛。②观察指标:两组同时按常规治疗医嘱方案,给予治疗药物,观察组除了常规治疗外,予身痛逐瘀汤加减水煎服,并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只使用常规治疗。治疗疗程及症状体征、疗效观察时间为4周。同时密切注意病情变化。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对比治疗前及第1、2、3、4周疼痛评分。

疗效评价标准[3]:①临床痊愈:疼痛等症状消失,直腿抬高>70°,能恢复原工作,积分减少≥95%,X线显示正常。②显效:疼痛等症状消失,直腿抬高30°~70°,腰部活动明显改善,积分减少≥70%且<95%,X线显示明显好转。③有效: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直腿抬高< 30。,腰部活动改善,积分减少≥30%且<70%,X线显示好转。④无效:疼痛等症状,腰部活动无明显改善,积分减少<30%,X线显示无改变。注:积分改善=[(治疗前积分一治療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0软件,计量数据以(x±s)表示,以t检验法进行显著性检验,疗效以检验法进行显著性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RS疼痛评分对比,见表l。

观察组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的8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分为保守、微创及开放性手术治疗,髓核脱出或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可行开放性子术摘除髓核,次之可行微创手术治疗,症状较轻的可行综合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最佳,西医药物脱水消肿、营养神经,中医针灸配合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效果较好。

从解剖学分析,腰部夹脊穴连接督脉和膀胱经,位于脊神经所走形之处,周围伴行有脊神经后支,夹脊穴、腰阳关下分布有腰神经的内侧皮支等神经[4],肾俞周围有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深层为第一腰丛;环跳周围分布坐骨神经的内侧有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秩边周围布有臀下神经及股后皮神经,外侧为坐骨神经;委中分布有股后皮神经,正当胫神经处;阳陵泉当腓总神经分为腓浅及腓深神经处;承山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丘墟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分支、腓浅神经分支。故针刺这些腧穴时能刺激神经感觉的恢复,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很好的效果。

身痛逐瘀汤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祛风除湿之效。通过临床的观察,口服身痛逐瘀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病在改善腰腿疼痛上有较好的疗效,而且治疗痛苦较小,患者容易接受。

参考文献

[1] 罗才贵推拿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7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1.

[3] 郑筱萸.中约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6-349.

[4] 黄一琳,侯晓桦,李西林,等.针刺配合推拿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5.23(8):1063.

猜你喜欢
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飞蚊症 不妨一试针灸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三 为什么治疗眼病也需要针灸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因地制宜的中国针灸——“糖针——舒适化针灸”后记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的疗效观察
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59例
马立新副主任中医师针灸治疗耳鸣经验
中药内服、外敷联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5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