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丘陵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2019-09-01 12:54李华刘泉马丽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障碍因素评价

李华 刘泉 马丽

[摘要]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川中丘陵区盐亭县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盐亭县2003~2015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除了2006年有所下降外,都呈现上升的趋势,主要促进因素为经济与社会发展和资源循环利用水平的升高,而制约因素为资源减量化投入和资源环境安全两个指标。盐亭县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与绵阳市其它丘陵区县有较大的差距。应调整农业结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耕地占用,增加林地面积,加强科技、资金和政策支持等,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川中丘陵区;农业循环经济;评价;障碍因素

[中图分类号]F323.22;F224 [文献标识码]A

农业循环经济以3R原则为指导,降低资源和物质的投入量,减少农业生产中废弃物的排放量,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农业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上的一场重大变革,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优选模式。川中丘陵区位于四川盆地的中部,农业经济处于主导地位,该区是传统的农业区,仍然以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高投入、高产出、高排放)为主,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和破坏。盐亭县为川中丘陵区的典型农业大县,是四川省产粮产油大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产粮大县、四川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农业经济发达。农业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许多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本文对盐亭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识别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促进其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方法

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农业循环经济3R原则,从农村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协调等多方面的角度,依据相关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构建盐亭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包括4 项分类指标和 16个单项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赋予权重。

1.2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采用参考值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公式如下:

(1)

(2)

式中:、、分别为第j项指标标准化后的值、原始值和参照值。

1.3 评价指数

采用加权函数法确定农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数,公式为:

(3)

(4)

式中:为各单项指标的标准化值;Wj为各单项指标权重;Zi为第i项分类指标指数;Wi 为第i项分类指标权重;Z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

1.4 障碍度

用因子贡献度、指标偏离度和障碍度三个指标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进行识别,计算公式为(5)至(10)。

(5)

(6)

式中:Uj为因子贡献度,Ri为第i项分类指标的权重,Wij为第j个单项指标的权重;Vj为指标偏离度, Yij各单项指标通过极值标准化法得到的标准化值,计算公式为(7)、(8)。

(7)

(8)

(9)

(10)

式中:、min、max分别為第j项指标的原始值、最小值、最大值;Mj为单项指标障碍度,Bi为分类指标障碍度。

1.5 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2003~2016年《绵阳市统计年鉴》、《四川统计年鉴》、盐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盐亭县统计局、绵阳市农村能源办公室调研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盐亭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2003~2015年盐亭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2015年的综合评价指数为2003年的 1.52倍,年均增长速率为4.30%。2006年,由于川渝地区受高温干旱的影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指数比2005年下降。2006~2015年间发展迅速,其综合指数持续增长,从2006年的1.04增加至2015年1.52,年增长速率为9.6% (见图1)。

2.2 分类指标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

2003~2015年分类指标评价结果如图2所示,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两个指标的指数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其指标指数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5.7%和4.6%;资源环境安全指标指数增长缓慢;资源减量化投入指标指数2003~2008年呈现减小趋势,2008~2014年稍有增加,2015年又减少为0.99。对盐亭县农业循环经济推动作用较大的是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资源循环利用指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资源环境安全指标的推动作用较小,而资源减量化投入指标制约了其发展。

2.2.1 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评价与分析。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指数自2003年的1.000增长到2015年的2.882,年均增长速度为15.7%。其中贡献度最大的是农村人均纯收入,自2003年的2123元增长到2015年的11809元,年均增长率为38%,反应了盐亭县市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单位畜禽产品率、农机总动力、单位面积农业GDP产值三个指标也呈现上升的趋势,对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评价指数的上升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单位畜禽产品率自2003年的11元/kg增加至2015年的41元/kg,年均增长速率为20.9%;农机总动力由 2003 年的1.4kW/hm2增加到 2015年的4.3 kW/hm2,年均增长速率为 17.8%;单位面积农业GDP产值2003 年为 22969 元/hm2,2015年增加到68592 元/hm2,年均增长速率为 16.5%。粮食单产指标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贡献较小,由 2003 年的 4525 kg/hm2增加到 2015年的5179 kg/hm2,年均增长速率为1.2%。由此表明,盐亭县农业经济发展迅速,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提升现代农业产业竞争力,培育各种新产业和发展特色种植业,产业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为资源的循环利用提供了基础,促进了盐亭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见图2、图3)。

2.2.2 资源循环利用指标。化肥有效利用系数和废弃物资源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2003~2015年资源循环利用指标指数的上升。化肥有效利用系数从2003年的22kg/元增加至2015年65 kg/元,年均增长率为15.6%。沼气池工程的普及和利用水平的提高,减少了农业废弃物的排放,盐亭大力推广“三沼”综合利用,2015年沼气池数量达58万口,平均每万人拥有1259口沼气池。复种指数从 2003 年的 2.24到 2015 年的 2.30,变化不明显(见图2、图4)。

2.2.3 资源环境安全指标。资源环境安全指标评价指数曲线走势比较平缓,变化较小,评价指数仅从2003年的1.00增加到2015年的1.05。在资源环境安全的三个单项指标中,仅有人均耕地面积和有效灌溉面积的指标指数稍有增加。人均耕地面积自2003年的0.0584hm2/人增加到2015年的0.0641hm2/人,但应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减少耕地占用;有效灌溉系数自2003年的57.1%增加到2015年的59.7%,对资源环境安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仍须改善农田,增加有效灌溉面积。森林覆盖率自2003年的49%下降到2015年的47%,成为资源环境安全指标的制约因素,应通过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增加森林覆盖率(见图2、图5)。

2.2.4 资源减量投入指标。资源减量化投入指标2003~2008年呈现下降的趋势,自2009年开始才有所上升,但是其上升幅度甚微。其中,农药使用水平、柴油用量、农村用电量三个指标对资源减量化投入指标具有促进作用:农药使用水平2003年为31kg/hm2,2015年下降为23 kg/hm2;2003年农业柴油使用水平为41.3 kg/hm2,2015年为36.2 kg/hm2;农村用电强度自2003年的294kW﹒h/万元下降为2015年的1944kW﹒h/万元。化肥使用水平2003年为843 kg/hm2, 2015年为1174 kg/hm2,其年均增长率为3.3%;农膜使用水平2003年为18.4 kg/hm2,2015年为37 kg/hm2,其年均增长率为8.3%,化肥和农膜使用水平的增加,成为资源减量化投入指标的制约因素(见图2、图6)。

2.3 障碍因素诊断

2.3.1 单项指标障碍度。根据公式(5)~(10),对盐亭县2015年农业循环经济单项指标障碍度进行诊断。从表2中看出,主要障碍因素依次为复种指数、化肥施用水平、农膜使用水平、森林覆盖率、有效灌溉系数、农业柴油使用水平、农村用电强度、粮食单产、人均耕地面积、单位畜禽产品率。在盐亭县的农业生产中,生产要素投入过多,且利用率低,耕地被占用。应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等增加森林覆盖率,保证资源环境的安全,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2.3.2 分类指标障碍度。盐亭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分类指标障碍度见图7。2015年盐亭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依次为:资源减量化投入(其障碍度为59.62%)、资源环境安全(28.99%)、資源循环利用(7.39%)、经济与社会发展(4.00%)。因此,盐亭农业生产应减少资源的单位面积投入量,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和提高森林覆盖率。

2.4盐亭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对比分析

盐亭县、游仙区、三台县、梓潼县同属于绵阳市下辖的丘陵区,以2015年绵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作为参照,通过盐亭县与其他丘陵区县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对比,正确评估盐亭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见表3)。盐亭县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其综合评价指数仅为0.905,均低于绵阳市和其它丘陵区县。而四个分类指标中,资源减量化投入和资源循环利用指标指数为四个区县的最低值,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安全指标也较低。

3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盐亭县2003~2015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除了2006年有所下降外,都呈现上升的趋势,主要的促进因素为农业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源循环利用水平的升高。资源环境安全指标增长缓慢,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资源的减量化投入水平呈现下降趋势,制约了盐亭县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盐亭县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农业结构调整,提升现代农业产业竞争力,发展特色农业,推广“三沼”综合利用等措施,提高了环境保护和循环利用意识,加强了资源的节约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了盐亭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水平。

各分类指标障碍度分别为:资源减量化投入(59.62%)、资源环境安全(28.99%)、资源循环利用(7.39%)、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4.00%)。单项指标主要制约因素为复种指数、农膜使用水平、化肥施用水平、有效灌溉系数、森林覆盖率。农业生产仍然是以资源的高投入、低利用率为主。应减少化肥、农药农膜等的生产要素投入,提高利用率,减少带给农业的环境污染。

在与绵阳市其它相邻丘陵区县的对比中,盐亭县的农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数仅为0.905,均低于绵阳市和其它丘陵区县的综合指数,盐亭县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与其它丘陵地区有较大的差距。

3.2 建议

(1)资源的减量化投入是制约盐亭县农业循环经济的首要因素,应严格控制化肥、农药、农膜的投入和使用强度,提高其利用率。虽然化肥的有效利用系数在不断提高,但化肥的使用基数较大,N、P、K的施用比例不合理,造成土地板结和土壤酸化,且流失进入水体造成富营养化,应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高毒和残留性农药的使用;使用环保型可降解地膜,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再利用。

(2)资源环境安全是盐亭县农业循环经济中的第二个制约因素,应加强土地管理,统筹兼顾各种用地的开发与保护,整合利用土地资源,科学安排各类用地。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减少耕地占用。通过立体种植以及间作套种技术,提高复种指数和综合产出效率。

(3)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依托西部花都和西部水产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品牌。积极发展中药材、优质水果、优质蔬菜、蚕桑丝绸、肉牛羊、生猪、现代渔业等特色优势产业。综合开发利用沼气,发展“规模养殖+沼气工程+优质农产品生产”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4)加大资金、政策、科学技术的投入。开发节水、节能、节地等环境保护新技术,并加速科技成果以及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实施。对于如秸秆、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沼气工程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项目,盐亭县政府要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支持。

[参考文献]

[1] 马伦娇.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及因子贡献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3(5):105-112.

[2] 杜红梅,傅知凡.湖南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及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16,36(6):168-175.

[3] 马丁丑,王文略,马丽荣.甘肃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和制约因素诊断及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2):204-208.

[4] 周晓瑞.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农业循环经济研究—以河南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6):174-177.

[5] 姚勇.四川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8):175-179.

[6] 李华,马丽.川中丘陵区农业面源污染分析以及最佳管理措施构建——以三台县为例[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33(5):75-80.

[7] 何晓燕.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治理研究一以四川盐亭县为例[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

[8] 李华,马丽.绵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障碍因素识别[J].贵州农业科学,2015,43(7):221-226.

[9] 毛晓丹,冯中朝.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及因子贡献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4(5):597-601.

[10] 马丁丑,王文略,马丽荣.甘肃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和制约因素诊断及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2):208.

猜你喜欢
障碍因素评价
低频脉冲电治疗在妇科快速康复护理临床应用的障碍因素分析
苏北盐城地区小麦高产稳产障碍因素及对策
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障碍与发展建议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高职课堂教学小班化改革的障碍因素与发展趋势研究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区域生态环境法治化治理障碍及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