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落榜也能上名校诈骗手段“毁”人不倦

2019-09-02 09:56李婧
法庭内外 2019年8期
关键词:毕业证书犯罪分子王某

李婧

高考成绩已经公布将近一个月,高招工作正在有序开展。诈骗分子也已蠢蠢欲动,打算利用考生和家长的急迫心理与侥幸心理大捞一笔。这些骗局不仅会造成家长的金钱损失,还会影响考生求学、就业之路。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刑二庭法官赵羚男结合3起高考诈骗的典型案例,给考生和家长提个醒——理性报考,莫存侥幸,谨慎入学,远离骗局。

利用进修机制伪装统招入学别轻信低分能进名校

被害人王某的女儿高考成绩400分,经朋友介绍,声称可通过被告人王某、李某将其女儿办到知名法律院校上学,途径为插班学习,且毕业时予以办理统招本科毕业证。爱女心切的王某随即答应并付给犯罪分子巨额钱款。王某女儿入学后,被告人王某利用时任该大学教学科研办办公室秘书的便利,为其提供课表、饭卡、住宿等,与统招入学学生无异。然而,4年学业完成后,被告人王某、李某向学生发放伪造的毕业证书,严重影响学生后续毕业、就业等事项。被害人及其家属不仅受犯罪分子蛊惑,给付犯罪分子巨额财产,同时也因一时的侥幸心理,白白荒废了4年求学时光。本案被告人李某、王某利用该手段,共骗取8位被害人共计334.6万元。

本案中,犯罪分子利用高校的特殊机制,制造统招入学假象,骗取被害人信任。本案中,该大学确实有进修生的制度,高中毕业且有该大学本科老师推荐就能入学。进修生没有录取通知书,入学后在学习上待遇与统招生一样,原则上学习1年,可以选课、参加考试,但学习完毕后该大学不颁发任何证书;进修生在生活上均为自理,大学不负责住宿、医疗等。可见,进修生和统招入学的大学生是有明显区别的,但犯罪分子营造假象,混淆视听,使得被害人误信其获得了统招生的入学资格。家长不要轻信给钱就能让低分考生上名校的承诺,小心鉴别。否则孩子毕业时才知受骗,会耽误4年学习时光,影响一生。

高考入学诈骗往往有以下几个步骤:凭空捏造身份、承诺轻松入学、声称道路曲折、索取巨额费用。犯罪分子常常承诺能帮低分考生进入名校,明显不符合常理,最终以伪造的证书蒙混过关。在高考填报志愿时,考生和家长应留意身边的招生信息和招生人员是否符合以上特征,敏锐识别诈骗,拒绝侥幸。

虚构国外授权家长应谨慎鉴别

李某等5人所在公司以经美国理工大学、美国休斯顿大学等高校授权,组织生源在国内授课并颁发上述国外高校学位证书的形式行骗。被告人在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资源宾馆、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等地,谎称其所在公司受美国理工大学、美国休斯顿大学授权招生,并且该公司能够提供美国理工大学毕业证书、学历学位证书。被害人来到公司报名后,首先需要缴纳一部分报名费,然后公司对学员进行面试,面试通过后发放录取通知书,并要求其缴纳巨额学费。被告人通过该手段骗取高某等40名被害人钱款共计人民币530余万元。但其实学校无法提供合法有效的毕业证书。

中外的高等教育体制差别显著。以美国为例,美国有近5000所公立或私立高等院校,鱼龙混杂,其中既有全球知名的院校,也有1000多所类似于我国大中专院校或技术培训学校的社区学院,甚至少数学校仅注册未开展教学活动。与我国教育行政管理权高度集中截然不同的是,美国的教育行政管理权掌握在各州及各级地方政府或私人机构手中。因此,美国高校的起名比较随意,不同于我国高校的名称由教育部统一规范。此外,美国通过资格评估、专业评价和大学排行等社会化的评估机制规范高校办学,并无全国统一的学历颁发机构。正因为中外高等教育体制的巨大差异,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专门对国外学位学历进行鉴定认证,作为在中国升学、就业、申请科研基金等的依据。

本案中被告人虚构国外大学授权资质,在国内开设相关课程学习,无法提供合法有效的毕业证书。且国外高校入学需要语言考试、专业考试等一系列程序,并非简单面试即可入学。因此,挑选国外院校需谨慎,不能偏信机构一家之言。

私立大学办学须有资质莫被“自创高校”欺骗入学

2003年7月至2010年间,被告人王某未经国家教育部门批准,先后成立了北京自修大学司法学院、中国经销商学院经济科技司法学院、北京东方大学司法学院、中国继续教育联合学院司法学院等一系列司法学院和短期培训基地,在此期间,被告人王某分别伙同被告人夏某、程某、郭某等人,谎称学员毕业后向学生颁发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并且能够向公、检、法、司、部队等部门推荐安置工作,以收取学费、赞助费、就业安置费、毕业证费等各种名义,骗取陈某等330余名学生交纳的钱款共计人民币1900余万元,王某将上述赃款用于个人消费、购车等。但实际上,该校没有发放学历证书的资质。

本案中,被告人利用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繁荣发展,各类新型院校竞相成立的时代特征,非法成立一些新兴热门领域的高校,伪造毕业证书,借此骗取学费、赞助费、就业安置费、毕业证费、英语四级证费等各类高额费用。因此,对于要报考的高校,必须认真审核其办学资质,不要被一些“高大上”的名头蒙蔽。考生和家长应积极了解当年的招生信息,深入研究意向高校的招生政策,明确不同类型招生之间的区别,制定科学适宜的报考计划。

猜你喜欢
毕业证书犯罪分子王某
代管人可以变卖失踪人的财产吗
拜访朋友
与谁接头?
校长鞠躬568次为学生颁发毕业证书
关于流窜犯罪案件的分析及侦查措施的运用
一匹“宝马”引发的无间道
档案馆里形态各异的毕业证书
论DNA技术在森林刑事案件中的应用
我收藏中小学毕业证书
大学校长连续3年站9小时发毕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