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模式探索

2019-09-04 10:06金丽娇龚海东刘俊峰张春军李凯军王俊林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新入胜任培训

金丽娇,龚海东,刘俊峰,张春军,李凯军,王俊林

(1.牡丹江医学院;2.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神经外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近年来,由于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高校亟需补充师资力量,新入职教师的比例不断上升,成为高等院校提升内涵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是其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以新入职教师胜任力模型为基础,对本校新入职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岗前培训模式。

1 新入职教师胜任力理论概述

关于胜任力的研究和应用在国内高校是一个崭新的前沿课题,目前对于胜任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教师胜任力的研究方面,而对于新入职教师胜任力方面的研究比较少,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的研究理论。有关教师胜任力的概念界定也众说纷纭,并未达成共识,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Carloolson等(2000)指出教师胜任力是教师成功实施教学所具备的一种专业知识、技能和价值观[1]。徐建平(2004)提出胜任力指在教育工作中,能将高绩效教师与普通教师区分开的个人潜在特征,包括自我认识、能力、动机及人格特点等个人特性。曾晓东(2004)指出教师胜任力是教师知道的、信仰的和能做的具体内容,其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成绩[2]。

本文将新入职教师界定为在学校承担教学任务的中级以下职称教师。他们不仅在年龄上与高校教师中的其他群体相比较为稚嫩,更为凸显的是这一群体在知识、教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的不够成熟。由此认为,新入职教师胜任力是指新入职教师为成功实现工作目标所需具备的一种专业知识、技能、价值观以及人格特征的综合。结合前期医学类院校新入职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的基础上,从模型的6个维度:科研水平(38.282%)、教学能力(10.118%)、职业道德(7.150%)、沟通能力(5.707%)、个人特质(4.707%)、自我完善能力(4.218%)对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模式进行实践探索。

2 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的必要性

岗前培训是提升广大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为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引领和制度保障。

2.1 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教育部《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暂行细则》、《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文件指出,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是加强高等学校教师培养培训和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是高等学校教师上岗必备的培训过程。每年都会有大批应届毕业生充实到高校的师资队伍,高校要保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3],必须重视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的实践和研究,帮助新入职教师掌握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基础知识,具备上岗必备的教育教学技能。

2.2 新入职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新入职教师朝气蓬勃,积极向上,专业知识基础扎实,但缺乏教育教学实践经验,难以运用教育学理论知识指导整个教学过程,难以有效组织课堂教学[4]。岗前培训正是帮助他们转变角色、掌握教学技能、培养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的过程,为个人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开端,增强投身教育事业的信心和信念。

3 基于胜任力的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模式探索实践

自教师发展中心成立以来,以前期构建的新入职教师胜任力模型为基础,有针对性的对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具体做法如下。

3.1 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专门组织机构为保证岗前培训实施效果,学校成立了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为主任的培训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岗前培训工作,下设办公室在教师发展中心。在新入职教师研修班开班典礼上,学校领导亲自为新入职教师佩戴校徽,集体宣誓,校长寄语,不仅加深了新入职教师对职业的理解和认同感,也增强了对教书育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2 重点突出,培训工作井然有序依据黑龙江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的统一要求,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概论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四门课程需要新入职教师参加网络培训,采取自学的方式修满学分并参加省里组织的统一闭卷考试;校本培训面授课程由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实施。在结合新入职教师胜任力模型的基础上,完善岗前培训课程设置,构建岗前培训课程体系,见表1。

表1 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课程体系

3.3 创建校本培训团队,开展微格教学演练创新开辟校本培训培养通道,邀请教学名师、优秀教师、教改项目负责人及教学成果获奖者等担任校本培训师,针对新入职教师开展微格教学演练。新入职教师精彩的微格教学演练充分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他们在培训师的悉心指导下对自己的讲课内容和方式进行了反复修改,不断强化。从现场培训师的评价中可以看出新入职教师在微格教学演练中都能很好的掌握有效教学设计内容,整体教学思路清晰,效果良好。

3.4 关注效果反馈,注重培训实效培训效果反馈作为岗前培训的最后环节,可以让教师发展中心实时跟进了解培训效果和新入职教师对培训活动的满意度[5]。每次活动结束后现场进行问卷调查,效果反馈,教师发展中心将信息反馈至培训专家的同时,也根据调查结果对下一轮培训进行课程模块调整和更新。从目前新入职教师的反馈来看,新入职教师表示收获颇丰,在更新自身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学习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推广使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 工作难点及启示

通过前期的工作实践,我校的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培训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

4.1 从实际需求出发,设计培训项目在培训课程模块设计上,主要是采取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进行,通过对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教师和学生四个维度进行系统调研,得出新入职教师胜任岗位所需具备的能力,同时借鉴岗位胜任力模型,为培训项目的制定提供了科学有效的依据。

4.2 与二级学院积极互动,共同推进从整个培训工作来看,都是学校在把握整个培训节奏,推进培训工作的落实,各二级学院领导的重视程度和作用发挥效果不够理想。应上下联动,共同推进,实现培训效果的最大化。一方面,中心可以将新入职教师的整体培训情况及时向各二级学院反馈,双方交流存在问题和培训经验,推广到全校范围内进行经验分享。另一方面,各二级学院要做好新入职教师的返岗培训工作,采取导师制管理办法,让新入职教师快速融入到教研团队并发挥作用,营造浓厚的组织学习氛围,帮助新入职教师快速成长。

4.3 完善培训评价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完善新入职教师培训评价机制,邀请名师、专家对新入职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指导和评估,合格者颁发岗前培训合格证书,确保新入职教师在走上讲台前具备岗位胜任能力,增强自信心,也有助于激发新入职教师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猜你喜欢
新入胜任培训
新入职护士工作价值观、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与心理弹性研究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心内科新入职护士带教策略探讨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新入园幼儿适应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新能源企业人才资源胜任管理研究
结对名师 搭建平台 形成机制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