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宁割席”看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道德修养

2019-09-04 06:26余洋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道德修养知识分子人格

余洋

《世说新语·德行篇》中记载了一则三国时期魏国两位名士管宁与华歆的少年轶事,原文如下: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下面,笔者将从“管宁割席”这个举动来讨论古代知识分子的道德修养准则及方法。

管宁在“锄菜见金”“轩冕过门”这两个细节上贯彻了古人在自身道德修养准则中的两个核心:首先,“鱼与熊掌”的选择。《论语》第十二篇《述而》中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管宁正是孔子这一思想的践行者,对于不义之财,“虽分毫,吾不取也”。从小而见大,正因为管宁看到东汉末年中央政府政治黑暗,地方豪强势力崛起,作为一介书生,管宁坚持“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于是管宁果断选择了在乱世中隐居,终生不仕。多年后,身居高位的华歆几次举荐管宁为官,都被他拒绝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管宁对道德选择的严格坚守,他不为权势和金钱所动,对道德理想的追求终生不渝。

其次,在于“慎独”。管宁与华歆两人“锄菜见金”,并未有旁观者,但两人均未有私藏之举。在此过程中,华歆也受到管宁的积极影响。《礼记·大学》中写道:“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所以慎独被称为儒家修行的最高境界和不二法门。

古人认为,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不仅要靠自身的不断修习和磨砺,还要注重营造外界氛围。从方法的层面来讲,“管宁割席”这个故事也体现了古人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的两个重要方法:

第一,慎交。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教育弟子结交朋友要尽量结交正直、诚信、见闻广博的朋友,避开结交惯于走邪道、善于和颜悦色骗人、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人生需要朋友,正是因为与朋友交流、来往比其他人多一些,所以人更容易受到朋友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人需要朋友与交流,但是与损友的相处,容易让我们在无意识中丧失理性和自律,甚至做出道德底线沦丧的行为,所以选择朋友要谨慎,在与良师益友的相处中互相砥砺,共同进步。

第二,不忘初心。管宁与华歆是曾经的同窗好友,一个期待“内圣外王”,一个期盼“功成名就”,两人虽然“割席而坐”,但“道不同,不相为谋”。面对东汉末年动荡的天下局势,两人各自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虽然两人分道扬镳,但是多年后,两人一直为了各自那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信念,在执着地践行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都做出了相应的成绩。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重视道德修养的传统,《大学》开篇在为知识分子指出了一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成功之路后,强调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种强调个人道德修养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从古至今,无论天下太平、民心安定,还是天下大乱、社会动乱,道德修养都是知识分子心中的一杆秤,指导着他们做出生与死、义与利、荣与辱、是与非的选择。特别在社会动荡不安时,整个社会的道德约束松动,道德底线降低,面临种种利益诱惑,人心浮动,知识分子要想守住自己就显得格外困难。

故而在东汉末年,管宁与华歆之间相较,管宁的这种自觉和坚持的精神显得更为珍贵。中国古代的许多知识分子珍惜自己的人格胜过生命,稍晚于管宁的魏晋“士林”,在混乱复杂的社会局势中依旧以个人的努力践行着君子的理想人格。自古至今,中国社会始终崇尚道德修养,这种对道德修养的高度推崇已经超越了知识分子群体,深深渗透在百姓的价值评价中。到今日,中国社会依然敬重这样的人:无论是富贵显达还是市井平民,都能够奋力追求、践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人格。这种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不仅是一种意趣,更是一种生命追求。

在精神层面上,“管宁割席”所体现的这种清高为自己的道德完善扫清了障碍,使得自身能够不断趋近于理想的道德境界,成为历代中国人在自身道德修养培养方面的标杆和图腾。

(作者单位:商洛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道德修养知识分子人格
以鸟喻人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论荀子虚壹而静道德修养方法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对知识分子的希望
对知识分子的希望
知识分子
漫画之页
你是知识分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