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得住阵地唱得响歌

2019-09-04 03:00马凤莲
党的生活·青海 2019年8期
关键词:基层思想建设

马凤莲

5月6日至9日,省委宣传部第七调研组在省社科联常务副主席河生花的带领下,赴黄南州开展增强“四力”基层大调研活动,调研中我们采取听取汇报、座谈交流、实地参观等方式,深入黄南州及所属四县,深切感受到黄南州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夯实基础、打响品牌,占牢主阵地、唱响主旋律,为维护藏区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短暂的调研,使我对基层宣传工作加深了了解,同时也对民族地区如何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有一些粗浅的思考。

1.打好“主动仗”有多重要?做好民族地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阵地意识至关重要。正面发声,不是关起门来的、孤立的、封闭的、自以为是的自言自语,而是巩固拓展意识形态阵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正所谓“我不占领阵地,别人就会占领”。比如,今年3月,同仁县利用县委红旗宣讲团和新时代基层宣讲小分队开展的多频次、多角度、多层次、多主题、有针性的两轮强势大宣讲,集中宣讲194场次、入户宣讲17699场次、参与群众127752人次,大力宣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省委“五四战略”和“一优两高”战略部署、民族团结进步、扫黑除恶、脱贫攻坚等重要内容,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党和政府对藏区的特殊关心关怀,切实增强了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时时有、处处有的大宣传,凝聚和营造了各族干部群众建设新同仁的正能量和良好舆论环境。

2.内容一定为王吗?对民族地区的主流媒体来说,与中央和省委、州委决策部署同频共振,主题报道中做到不缺位,没有太大的问题,但“黑板报”式的广播电视传播,甚至直接搬到新媒体平台传播,很难取得好的效果。主题报道应是主流媒体的一个资源优势,要实现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传播,必须坚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改革体制机制,再造生产流程,形成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科学高效的传播矩阵。只有这样,才能让主题报道插上双翅飞入寻常百姓家,才能让有意义的事变得有意思,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

3.融媒中心怎么融?媒体融合不是简单相加,也不是丢失本色、另起炉灶,更不是资源浪费、重复建设,而是优势共融共享,涉及体制机制变革、生产流程重构等一系列从认知到操作的难题。比如,尖扎县广播电视台采编、技术、记者、直播卫星“村村通”“户户通”维护管理等重点岗位缺编缺员;“尖扎之声”“云端黄南”等新媒体平台,专业技术水平低、受众少,新闻产品同质化倾向明显。对人员、编制、经费不足的基层而言,建立融媒中心是利好消息,但如何走出一条具有黄南特色的媒体融合发展之路,需要顶层设计、需要示范推广、需要因地制宜、需要探索创新。

4.民族地区的意识形态工作如何找抓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主责主业,民族地區意识形态工作更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虚功实做。各级党委和政府将意识形态工作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这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所在。比如,河南县在推进“践行‘一优两高建设有机大牧场”的工作中,针对农牧民群众热情不高、参与度不广、“等靠要”思想严重等问题,本着“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宣传思想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的服务意识和“把人心抓住了,思想抓住了,经济就抓住了”的工作定位,充分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微信等平台和县、乡宣讲小分队、轻骑兵的作用,大力宣传扶贫开发的决策部署和政策举措,坚定群众依靠自身巩固提高的信心和决心,提升群众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不仅增强了少数民族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行动自觉,有机大牧场—大基地—大企业—大市场—大品牌的营销策略和脱贫举措也落地生根、有序发展。

5.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宣传思想工作开展的好坏,关键在落实,而落实的好坏,关键在人。短暂的黄南之行,我们每一天都被基层的同志们深深感动。尽管海拔高、气候严寒,但他们缺氧不缺志气,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没有办法想办法,有声有色地开展着工作。“高手在基层、民间出经验”,调研不仅使我们学到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很多接地气的好经验好做法,而且也是我们自身不断增强“四力”的一次生动学习和实践体验。

(作者单位:省互联网新闻中心)

猜你喜欢
基层思想建设
基层巡览
寒露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走基层
基层治理之路
阿吾(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