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E不动产整合成果数据检查工具的实现

2019-09-05 01:10朱贵方
城市勘测 2019年4期
关键词:宗地逻辑编码

朱贵方

(沈阳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0)

1 引 言

2015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范围和依据,标志着不动产登记工作将进入全面明晰产权、有效保护权益、维护交易安全、提高交易效率的新阶段。沈阳市于2016年10月组织开展了不动产中土地和房屋的数据整合工作,其中数据质量检查是提交成果数据之前必不可少的步骤,也是保证后续有效利用的关键点。

为了保证所整理的成果数据的准确性并能够达到数据库[1]和编码[2]要求,数据检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数据与档案的一致性检查,其一般采用全面概查和重点抽查两种模式[3]对整理的数据利用作业方案进行检查,档案情况各异,大部分需采用人工检查;一是成果数据空属合法性检查,其一般采用人机交互的检查方式[4]。本文以土地和房屋数据为例,提出了成果数据空属合法性质量检查方案,根据各项检查内容开发了相应的检查工具,更快速有效地达到入库要求。

2 检查方案制定

不动产数据整理过程中,由于数据来源多种多样,势必造成数据中存在一些空间错误,同时由于土地、房屋属性较多,在进行人工录入过程中也会造成错误,为了满足数据入库要求和后续应用需求,并避免数据在空间和属性上出现错误,对常见问题制定了检查方案并根据需求编制了检查工具。

在进行数据入库之前需对宗地、自然幢、逻辑幢作相应的数据检查,包括空间数据检查、属性数据检查和空属一致性检查。

2.1 空间数据检查

沈阳市宗地和房屋数据包括宗地、自然幢、逻辑幢,宗地除了共用宗之外,正常在空间关系上不存在相互重叠情况,但由于宗地档案测绘成果不足[5],重叠情况时有发生;沈阳市根据自身档案情况和数据管理模式,自然幢、逻辑幢均有其相对应的空间和属性数据。逻辑幢是逻辑关系的反映,在空间关系上会存在相互重叠属于正常情况,但自然幢是一座独立的、包括不同结构和不同层次的房屋,在空间关系上不存在相互重叠的情况。

(1)数据自身检查

宗地、自然幢、逻辑幢数据自身检查包括最小锐角、最小面积、重叠、交叉和多部件检查。

①最小锐角检查

通过计算各个折点之间的夹角,给定阈值判断夹角节点是否删除。∠A、∠B、∠C关系如右图1所示,其计算公式为:

图1 A、B、C关系图

②最小面积检查

计算各个房屋面和宗地面的面积,然后筛选出小于阈值且有相同属性的数据直接删除,其中为了避免误删,对于小于阈值但属性唯一的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判断是否删除。

③重叠对象检查

重叠检查是指一个区域不能与同一图层的另一个区域叠置。不动产数据检查中不能重叠要素包括宗地、自然幢和逻辑幢。此项检查需结合属性,图形和属性均相同的要素,通过“自动修复”中的“重叠对象修复”可直接删掉;图形相同属性不相同的需要人工判断是整理过程中属性录入错误、图形落错还是无误后进行修改。

④多部件检查

多部件检查是指一个图层中的要素不能具有一个以上的构成部分,任何具有超过一个构成部分的要素都是会报错的。通过此步检查可以将较难发现的多部件要素检查出来,然后进行人机交互处理。多部件要素其折点有多个部分组成,折点多的部分一般为要素主体所在,如图2所示,所以可以通过判断各部分折点个数编写自动修复工具,但其需人为干预确认是否符合以上原则。

图2 多部件情况截图

(2)数据空间逻辑检查

数据自身检查并修改无误后,需进行“房落地”“幢落宗”正确性检查,“房落地”是指自然幢、逻辑幢的空间位置是否正确;“幢落宗”是指宗地和房屋数据整合是否正确。以上两者的正确性通过数据的空间逻辑检查可进行判断。

不动产数据检查中的空间逻辑检查主要是指从空间位置上判断各个要素层之间的空间关系,其判断原则为宗地包含自然幢,自然幢包含逻辑幢。只有空间关系上正确,才能通过各要素的属性信息进一步判断“房落地”“幢落宗”的正确性。

2.2 属性数据检查

(1)字段检查

根据《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1],制订字段检查项,确保整理数据的属性字段与数据库中字段相对应。对于检查出的缺失字段及时查找原因进行补充。

(2)编码合法性检查

对整合完成后的宗地、自然幢和逻辑幢进行编码,宗地统一代码编制规则[2]如图3所示,自然幢、逻辑幢编码规则[2]如图4所示。

图3 宗地统一代码编码规则

图4 自然幢、逻辑幢编制规则

宗地统一代码采用五层19位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县级行政区划、地籍区、地籍子区、土地所有权类型、宗地号:第一层次为县级行政区划,代码为6位;第二层次为地籍区,代码为3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第三层次为地籍子区,代码为3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第四层次为土地权属类型,代码为2位,第一位表示土地所有权类型,用G、J、Z表示,第二位表示宗地特征码;第五层次为宗地号,代码为5位,用00001-99999表示。

自然幢、逻辑幢编码编制采用三层24位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宗地统一编码、特征码、房屋幢号:第一层次为宗地统一编码(ZDTYBM),代码为19位;第二层次为宗地内定着物特征码,代码为1位,用F、L、Q、W表示。“F”表示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L”表示森林或林木,“Q”表示其他类型的定着物,“W”表示无定着物;第三层次为房屋的幢号,代码为8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码值为0001~9999。

根据编码规则制定编码合法性检查规则[6],首先判断编码长度是否正确;其次根据行政区、地籍区、地籍子区、宗地、自然幢和逻辑幢的空间包含关系判断相应的编码层数是否正确;再判断权属性质、宗地特征码和宗地内定着物特征码是否符合字典要求;最后判断宗地流水编码和房屋幢号在同一包含面内是否唯一。

2.3 房地属性一致性检查

房地属性一致性检查之前需对房屋空属、宗地空属和房地空属进行整合[7],空属整合方法如下。

通过空间位置进行图属合一,可以直接调用ArcGIS自带的“空间关联”工具,其中“连接要素的字段映射”时选择需要连接的字段,并将合并规则改为“连接”,添加所需的分隔符,即可将目标要素中需连接的属性字段添加到连接要素中。

在进行图属连接时,可以用Oracle数据库的SQL语句进行连接,需用到SQL语句如下:

select[关联字段],[合并字段]=((select[需合并字段]+';' from 目标要素 as b where a.[关联字段]=b.[关联字段] order by [需合并字段] for xml path(''))) from 连接要素 as a group by [关联字段];

宗地和房产数据整理[8~10]是同步进行的,整理过程中房屋方面需要将逻辑幢的属性根据空间位置整合到自然幢中,如图5所示,宗地方面需要将宗地的属性信息与宗地的空间图形整合为包含图属的宗地数据;房地数据整理完成后,需要将宗地的属性根据与自然幢的空间位置关系整理到逻辑幢的相应属性中,用于判别房地属性一致性。

为了保证数据的现势性,整理过程中数据均从中间数据库中下载,其空间和属性是分离的。由于宗地数据存在各种变更的情况,其空间图形与属性之间存在一对多的关系,为保证两者可以对应上,在宗地的空间图形中添加属性信息时,需利用SQL语句将同一宗地的多个属性信息统一赋值给空间图形,如图6所示。

图5 自然幢、逻辑幢空间位置图属合一

图6 宗地SQL语句图属合一

利用整理后的最终宗地和房产数据进行房地空属整合,其中房地空间逻辑检查采用上述的包含检查,检查规则为宗地包含自然幢,对于检查出的跨宗情况,与登记中心和各分局沟通后形成统一处理方案,进行人机交互处理;房地属性检查采用“房地空属整合”方法或“宗地空属整合”方法均可,将宗地权利人、土地证号等信息整合至房屋数据图层。

由于原房地管理方式不同,在进行数据整合时需采用基于语义的模糊匹配方式进行整合。将宗地和房屋的权利人信息生成语义字典,通过字典的相似度来进行房地属性信息整合,当然数据整合过程中还是需要人为干预来保证正确率。

3 检查工具的实现

通过对各个检查项的详细分析,利用AE综合编制了一个检查小工具,方便作业员使用。检查界面截图如图7所示,检查过程中的修复界面如图8所示。

图7 检查工具界面

图8 检查过程修复界面

以上数据检查项,除了部分有明确检查条件的检查项外,其余均需进行人机交互修改,通过检查工具检查到问题数据,根据实际情况人为判断取舍或修改。

自动修复主要包括最小锐角修复、最小面积修复、重复对象修复。对最小锐角造成的图形变形,直接删除此最小锐角对应的折点;删除最小面积且与其有相同属性的数据;删除空间和属性均相同的数据。

由于检查的数据都是进行整理后的宗地和房屋成果数据,在进行自动修改时设置的阈值相对都很小。以防将整理的成果被错删,检查内容中大部分还是需要人为干预判断修改。

4 结 语

在沈阳市不动产数据质量检查过程中,检查工具在发现问题和进行宗地房屋数据整合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避免了数据空属的非法性。但由于宗地和房屋数据的特殊性,智能化程度不高,大部分数据检查出问题后均需要根据数据实际情况进行人为干预修改,智能化修改功能在后续的工作中还需进一步改进。

猜你喜欢
宗地逻辑编码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编码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Genome and healthcare
地籍调查成果在数字时代下的管理研究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基于宗地层次的合肥市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