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黄淮区阜阳点夏芝麻新品种区域试验

2019-09-05 13:33崔保田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区域试验芝麻适应性

崔保田

摘要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法,对15个夏芝麻品种(系)进行区域试验,按照试验记载项目与标准(执行)记载、考种,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参试的15个夏芝麻品种(系)中,有8个品种(系)在产量上较对照增产且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

关键词 夏芝麻;品种;性状;产量;安徽阜阳;2017年

中图分类号 S565.3.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5-0045-02

区域试验是鉴定新育成品种(系)在本地区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抗逆性。由于在不同环境下品种表现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区域试验一般采用多年多点试验法,以便更科学地评价每一个种质,为新品种的审定提供科学依据-2。对黄淮区域内各育种单位选育的芝麻新品种进行区域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该区域种植的芝麻新品种13-4。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各单位供试夏芝麻品种(系)为QA、QB、QC、QD、QE、QF、QG、QH、QI、QK、QL、QM、QN、QO。

1.2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15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其中以Q0作对照(CK)。试验采取密码统一编号,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10行区,行长5m、行距0.4m,小区面积20m2。每行定苗38株,密度18.75万株/hm2。重复间设1m宽走道,并挖20cm深排水沟,利于观察记载及排水,四周设保护行。全区计产,按照试验方案要求记载考种。

1.3试验实施

为保证试验顺利进行,试验田前茬休耕,秋季深翻,5月25日旋耕,底施三元复合肥(15-15-15)375kg/hm2及地下杀虫剂。试验于5月25日播种,播后喷施封闭除草剂,6月1日出苗,6月10日疏苗,6月20日、6月29日间苗,7月4日定苗。6月10日化学除草,6月28日中耕除草。6月29日喷施杀虫剂毒死蜱和高利甲维盐进行虫害防治。9月5日收割。试验期间苗期雨量相对偏多,盛花期高温千旱,后期雨量稍多,芝麻枯萎病比较轻,但是芝麻茎点枯病比较严重,总体来讲2017年试验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天气的影響。

2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知,QL单株产量最高,达11.52g。由表2可知,各品种(系)生育期为87~92d。各品种抗性情况见表3。由表4可知,产量较对照QO(CK)高的品种(系)有10个。

方差分析结果(表5)显示,3次重复试验数据差异不大,地力较为均匀;处理间达到显著、极显著差异。与对照QO(CK)相比,QB.QCQLQKQNQD.QIQF等8个品种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QMQJ这2个品系较对照Q0(CK)增产,但差异不显著;QE.QGQAQH较对照Q0(CK)减产(表6)。

3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的15个芝麻品种(系)中,QB、QC、QL、QK、QN、QD、QI、QF等8个品种(系)较对照QO增产且差异极显著,综合其他性状有成为新品种的潜力。

4参考文献

[1]任果香,文飞,吕伟,等.高芝麻素芝麻品种在西北地区的适应性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4(9):89-92.

[2]黄天宝,李亚贞,肖国滨,等.江西红壤旱地黑芝麻品种比较试验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3,25(12):12-15.

[3]吕丰娟,肖运萍,汪瑞清,等.15个芝麻品种(品系)红壤连作耐性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4(2):130-135.

[4]杨文淼.湖南芝麻品种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6(8):52-53.

[5]吴巧娟,肖松华,刘剑光,等.不同芝麻品种的生态适应性比较试验[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0):80-81.

[6]杜显良,金路路,王子胜我国北方代表性芝麻品种比较试验研究[]辽宁农业科学,2011(3):55-56.

猜你喜欢
区域试验芝麻适应性
国内外适应性学习的研究热点、演进路径与发展建议
你有奇迹要发生
芝麻的秉性
GGE双标图分析在糯高粱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鹰嘴豆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评价
针对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适应性的相关探究
2008年襄樊市中稻品种区域试验
某官自白
从《孙子兵法》中的“奇正相生”联想到雕塑与环境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