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百香果引种栽培技术

2019-09-05 13:33董梦梦沈莹沈均波袁玥吴延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百香果引种浙江省

董梦梦 沈莹 沈均波 袁玥 吴延军

摘要百香果是一种热带、亚热带水果,为多年生常绿木质藤本植物,适应性强、抗病虫害、投产早、产量高、经济效益高。本文介绍了百香果引种栽培技术,包括育苗繁殖、园地选择、定植建园、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采摘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百香果在浙江省的引种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百香果;引种;栽培技术;浙江省

中图分类号 S66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5-0075-01

百香果(Passionfora edulis f.flawicarpa Deg),又名西番莲,是一种喜光、喜温暖的藤本植物,无休眠期,在年日照时数为2300~2800h、土层肥沃深厚疏松.pH值5.5~6.5.年降雨量1500~2000mm的条件下可良好生长;在适宜的气候环境条件下1年可结2次果,随着藤蔓的伸长陆续开花结果,陆续成熟采收,收获期分散且长,有较长的销售时间。百香果成熟后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满足了“多样化、精品化、营养保健和高附加值”等的市场新需求;而且百香果是一种早产且丰产稳产的藤本果树,种植当年或次年即可收果,于种植户而言回本较快。因此,百香果可作为浙江省大宗水果的一个有益补充,可选育某些具有特殊品质的品种(如甜果种和无籽种)直接推向市场。另外,百香果藤蔓的嫩尖可以食用,具有清凉、消炎、助消化等功效,可选育营养生长快、开花结实少的品种作为蔬菜来开发;也可选育某些花大且多、果色变化丰富的品种作为园林綠化品种进行点缀,最大程度地发挥百香果的价值。

浙江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非常适合百香果生长发育,加之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低,适宜发展百香果种植。但是浙江省冬季低温与倒春寒天气易导致百香果受冻害而大面积死亡,需要做好田间管理和冻害预防,否则需每年繁殖育苗、重新进行栽培。现将浙江省百香果引种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育苗繁殖

在国外,百香果育苗繁殖一般是采用扦插(绿枝和硬枝)、实生嫁接等方法,生产中应用较多的育苗方法是绿枝扦插。通过实生繁殖得到的苗木根系和抗逆性较强,但是容易出现变异、结果迟、产量不稳定等问题;通过扦插繁殖育苗能够保持母本的优良特性、生长较整齐结果早,但是根系浅不抗病成苗率低且慢,即便是使用绿枝扦插,生根率也无法超过80%,又因品种间差异较大,最后成苗整齐度较低。

1.1实生繁殖

秋播育出的苗木容易变成老苗,故多选择起高垄春播。播前种子用水浸泡2~3d,播时用多菌灵进行拌种(1kg种子用12g多菌灵拌种,持续20min),然后将种子均匀撒播于苗床,覆土厚1cm,再盖一层厚5cm的干草,浇透水,搭上遮阳网,苗床湿度保持在50%左右。一般苗木长到2片真叶时就可以移栽。移苗前必须先浇透水,然后将苗移人准备好的营养袋或营养钵中。移栽后密切关注营养袋或营养钵内的湿度,有条件的种植户可以采用实时监控设备达到精准控制;同时定期清除杂草,一旦发现缺苗及时补栽,70~75d出圃。

1.2扦插繁殖

扦插材料选择一、二年生枝,插穗要保有3个节,下端截口与芽平行斜切,截口距离节1em左右;如枝条老熟,插穗则要带1片全叶,以叶腋处有1em左右的腋芽最好。将插穗在生根粉800倍液中浸泡12h后进行扦插,可以有效提高扦插成活率。扦插后,苗床覆盖拱膜,并密切观察,及时进行浇水除草。成苗后可以假植在营养袋中,待恢复生长后定植于大田。

2园地选择

好的园地是丰产的前提。百香果大面积栽培时,应选择土层厚度50cm以上、结构疏松且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地块建园,缓坡地更佳,水田和平地必须做高畦以便排涝。若是开垦百香果山地果园,必须满足种植带宽>1.1m、内倾5°~8°,种植带外缘筑高20cm.宽30cm的土埂。土壤瘠薄、结构较差时则需要先进行土壤改良,按预定的株行距挖穴,施足基肥,黏重土壤可掺沙土或煤渣改良结构,沙质土壤亦可掺适量黏土。

3定植建园

株行距可采取2mx3m、3mx4m或4mx4m等规格,定植穴的规格一般为50cmx50cmx50cm。定植时,每穴可施腐熟堆肥或厩肥30kg左右(根据地力酌情增减)、过磷酸钙0.1kg左右作基肥,再回填表土与肥料拌匀,穴土最好高于地表20em左右。定植时要做到根舒苗正,下部的土壤稍稍压紧,保证与根系接触良好,上覆松土.定植后立即浇透定根水,保持土壤湿润、含水量稳定。百香果为攀援藤本木质植物,可选用高为2.0m左右的水泥杆、木杆抑或是竹竿作为支架,支架的架式一般有平顶式,篱壁式、“人”字形等,在支架顶部拉铁丝以供枝蔓攀援生长,有利于园地通风透光,同时也方便喷药和修剪。

4田间管理

4.1水肥管理

百香果的生长量大,开花结果期长,故需肥量也较大,需要密切关注生长情况,合理调节水肥。移栽初期,必须多浇水、适量少施肥,以促使根系生长;移栽成活后15d左右,施肥以氮肥为主,薄肥勤施,促进植株营养生长,每月施肥2~3次,施肥量可随着苗木的生长而不断增加;进入产期,须增施磷钾肥,以促进花芽分化,保证百香果产量。百香果一般在6月中旬开花坐果,于离植株35cm左右处挖环沟均匀施硫酸钾复合肥1kg/株左右,施肥后覆土,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损伤根系;9月中旬可以再施1次肥,施肥量和施肥方法同6月。百香果的根系较浅,忌水涝也怕干旱,苗期要保证土壤不发白,开花结果期以保持士壤湿润为佳4。春末、夏季高温千旱需水时,要及时灌溉供水;雨季注意开沟排水,以免烂根死亡。

4.2整形修剪

百香果在亚热带地区属于一年生植物。幼苗定植成活后,每5d抹芽1次,以促进主蔓速生、粗壮;当主蔓生长到45cm左右时插设支柱,引导主蔓上架。主蔓上架后生长到架顶部即可进行打顶,一般留2个不同生长方向的侧蔓即可。在生长过程中,要经常对侧蔓进行牵引,使其在铁丝架上呈螺旋状缠绕生长。侧蔓满架后,断顶绑扎,有利于促进百香果早日抽发结果枝。

4.3授粉、保花保果

百香果自然授粉率极低,即使授粉也容易形成畸形果。因此,生产上多采用人工辅助授粉,即用毛笔从花药上刷下花粉,然后均匀抹到雌蕊的所有柱头,上,以异花授粉为佳。百香果花朵开放时间一般在11:00左右,并在16:00重新合拢,开花0.5h后即可进行人工授粉,且要求在花朵开放的时间内完成授粉,以提高坐果率。

4.4园间套种

为了提高果园综合效益,可以在果园空地间套种经济作物,但不宜种植高杆作物。第1次间套种可以在3-5月,种植红薯、马铃薯、绿叶蔬菜等矮杆作物;第2次间套种可以在9-10月,间套种豌豆或秋冬蔬菜;第3次間套种可以在11月至12月中旬,间套种冬春蔬菜或者休耕,同步进行果园翻耕6。

5病虫害预防

百香果病虫害很少,如发生病虫害,则多是附近植物上病虫迁移侵染造成的。生产上,防治百香果病害的主要措施是做好排水工作,尤其是部分低洼果园,注意防止局部积水导致烂根、诱发病害。果实采收结束后,要迅速清理果园中的病叶病枝、病果,并烧毁,以减少病源;发现病虫害后,要及时用药防治。

6收获采摘

百香果在开花授粉后70d左右成熟。紫果品种的果皮颜色从绿色转为较深的紫红色,稍有香味,自然脱落后及时采收。采收时,拾获落地果实间隔不能超过3d,否则果实经历日晒晨露,会加快腐烂。成熟的百香果果汁含量高,风味浓郁,适宜鲜食、加工果汁、制成果干等。

7参考文献

[1]刘永碧,郑德超.攀西地区西番莲引种栽培技[J].中国南方果树,2004,33(6):45-47.

[2]吴伟,张勇.百香果引种五要点[J]中国果业信息,2003,19(12):29.

[3]李琼,张汉波,谢剑灵,等无公害百香果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1,27(8):154-155.

[4]郭勇,卢华兵,胡贤女,等.百香果在亚热带地区的大棚育苗和田间栽培[J].农业科技通讯,2011(7):210-212.

[5]张文娟.百香果种植技术[J]河北果树,2016(1):41-43.

[6]刘永碧,郑德超.攀西地区西番莲引种栽培技术[J].中国南方果树,2004(6):45-47.

[7]王秀荣,段安安,许玉兰.国内西番莲引种栽培现状及改良思路[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3(2):88-91.

[8]骆韩,马国辉,刘晓捷,等西番莲引种及生态适应性初步观察[J].西南园艺,2005,33(增刊1):59-61.

猜你喜欢
百香果引种浙江省
欢天喜地过大年
落叶在跳舞
莫兰迪的夏天
会抒情的灰绿
五月的一抹新绿
浙江省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