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银花茎中绿原酸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研究

2019-09-05 13:33谢庭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绿原酸提取工艺

谢庭辉

摘要为充分利用山银花,避免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本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采用浸提法考察了微波预处理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料液比对山银花茎中绿原酸提取效果的影响。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微波预处理时间60s、提取时间60min、提取温度78C,料液比1:3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对比了山银花茎与花中绿原酸的含量差异,表明茎中绿原酸含量为花中的26.47%,为合理利用山银花奠定了技术及理论基础。

关键词 山银花茎;微波辅助;绿原酸;提取工艺

中图分类号 TS20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5-0227-02

山银花为忍冬科植物,主产于南方"。现市场对山银花的主要应用为以其花蕾或初开的花人药2或提取绿原酸一种发挥抗炎、抗病毒的主要活性物质。本文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基于相关文献的调查,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采用浸提法探索山银花茎中绿原酸的较佳提取工艺,并与山银花中绿原酸含量比较,分析茎与花中绿原酸的含量差异,以期缓解绿原酸的市场需求、降低成本,对充分、合理利用山银花具有重要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与材料

紫外分光光度计(TU-1810S);数显恒温水浴锅(HS11-3S);粉粹机(CS-700);微波炉(MM823LA6-2S);电子天平(YP10002);绿原酸标样,合肥博美生物公司;乙醇(分析纯);市售山银花干品。

1.2标准曲线测定

将绿原酸标准品用蒸馏水配制成浓度为0.1mg/mL的母液,准确量取母液0.0、0.2、0.4、0.6、0.8、1.0mL,分别用蒸馏水定容至10mL容量瓶中,以蒸馏水作参比液,在327.0nm波长下,于紫外分光光度计中扫描测定不同浓度下待测液的吸光度。

1.3山银花茎中绿原酸的提取

从市售山银花干品中分离出山银花茎,粉碎过55目筛待用。每次称取样品1.0g浸润到70%乙醇中10min,再进行微波预处理,将处理后的山银花茎移至100mL烧瓶中,加液,恒温提取,将提取液抽滤,加蒸馏水定容至100mL容量瓶中,再量取1.0mL定容至10mL容量瓶中,于327.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1.4单因素试验优化方案

在固定其他因素(初始条件为温度609C、时间60min、料液比1:25)的条件下,进行单因素考察:微波预处理时间为0、20.4060、80s;提取时间为30、40、50、60、70min;提取温度为40、50、60、70、78C;料液比为1:15、1:20、1:25、1:30、1:35,水浴加热,将提取液定容,分别测定吸光度。

1.5正交试验优化方案

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对试验的4个因素各取3个水平,进行Lg(34)正交试验,具体如表1所示,以吸光度作为指标考察。

2结果与分析

2.1标准曲线绘制

以绿原酸标准品的浓度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Y=0.0585X+0.0031,R2=0.9999,说明线性关系良好。

2.2单因素试验

在微波预处理时间60s提取时间60min提取温度789C、料液比1:30条件下,提取效果较佳,吸光度为0.246,根据标准曲线测得实际浓度为4.152μg/mL。

2.3正交试验

2.3.1提取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对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表2)。

经对K值的分析可得,较优工艺组合为A2B2C3D2,即微波预处理时间60s,提取时间60min,提取温度78C,料液比1:30.4个因素极差大小为Rp>Rp>Rx>Rco由此可知,在山银花茎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中,影响最大的为提取时间,其次为料液比及微波预处理时间,最后是提取温度。

2.3.2最优条件。在正交试验的最佳条件下,进行山银花茎及花中绿原酸的提取,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下山银花茎中绿原酸吸光度平均值为0.259,测得茎中绿原酸实际含量为4.203mg/g,是花中绿原酸含量(吸光度平均值0.932,实际含量为15.879mg/g)的26.47%。

3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以山银花茎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波辅助浸提法提取山银花茎中的绿原酸,并进行I2(3*)正交试验,确定了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微波预处理时间60s、提取时间60min.提取温度789C、料液比1:30。在此方法下,进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山银花茎中绿原酸含量较高,通过标准曲线测得绿原酸含量为4.203mg/g,是山银花花中绿原酸含量的26.47%。本提取方法可为合理利用山银花、避免资源浪费奠定技术及理论基础。

4参考文献

[1]肖美凤,刘文龙,周晋,等.金银花和山银花的研究现状及质量控制的关键问题[J].中草药,2018,49(20):4905-4911.

[2]文庆,舒毕琼,丁野,等.金银花与山银花的资源分布和种植技术发展概况[J].中国药业,,2018,27(2):1-5.

[3]苏占军,邹金鑫,龙来早,等.山银花绿原酸的提取工艺[J].贵州农业科学,2018,46(9):133-135.

[4]罗艳,赵薇,涂曉琴,等山银花提取物定性定量方法考察[J].中国药师,2018,21(8):1477-1479.

[5]刘欣,陈玉保,胡佑帆,等山银花绿原酸提取方法的比较[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5,32(4):67-70.

[6]涂晓琴,杨柳,罗艳.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银花提取物中7种有机酸的含量[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8,9(10):2457-2462.

猜你喜欢
绿原酸提取工艺
HPLC法测定华佗豆中绿原酸的含量
蒲公英黄酮提取方法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正交试验法筛选白虎定喘口服液提取工艺研究
麒麟尾总黄酮提取及其抗氧化作用研究
祁山药醇提物提取工艺研究
油葵饼粕中绿原酸的乙醇浸提研究
测定新疆阔克阿木提果皮中绿原酸和芦丁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