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史料,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2019-09-06 07:53吴红伟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史料高中历史

吴红伟

[摘   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分析史料,以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在利用史料展开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史料放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展开探究;要让学生联系社会环境展开思考;要让学生在多元对比中提高批判能力;要让学生在个性解释中强化应用,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关键词]史料;历史核心素养;高中历史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1-0015-02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资料,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历史,认识历史事件和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如果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能适当地融入史料,有助于学生借助史料分析而提升历史核心素养。笔者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就十分注意巧妙而合理地运用史料,以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一、置于一定背景,检验证据

在指导学生展开史料阅读和分析的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将史料放在一定的背景下展开分析,并尝试验证该史料是否正确。这样学生才能有效地挖掘出史料中的有用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对历史问题展开分析和探究。

如在学习“抗日战争”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在网络上能搜索到不少和抗日战争有关的史料,还有不少影视剧的资料,但是鉴于目前“抗日神剧”泛滥,网络虚构的小说数量也不少,所以学生不知道怎样判断这些史料的真伪。针对此问题,笔者鼓励学生在分辨史料的过程中尝试将其置于一定的时空背景之下,尽量选择一些创作于当时的作品,如果作者和抗日战争有着密切关系的话就更好了。如有学生找到冯玉祥创作于中华民国三十三年的《川西南记游》。冯玉祥在九一八事变后一直都参与到爱国的抗日活动中,而且他本人被稱为布衣将军,所以《川西南记游》符合特定的时间背景,同时由于作者是亲身经历之人,因此该资料有一定的可信度。

笔者鼓励学生在辨别史料真伪的过程中尝试考虑史料出现的时间,将其放在特定的时间背景下展开探究。这样学生就能更清楚地分辨史料的真伪,在分析历史问题的时候也能进行合理筛选。通过这样的探究,学生的时空观念就能依托史料得到培养。

二、联系社会环境,进行自主探究

在分析史料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展开分析,因为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史料的真实性是不同的,所以利用这些史料展开探究的过程也有所不同。笔者鼓励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的时候尝试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笔者组织学生阅读日本人佐田白茅中在《征韩论》中的一段话,并将其作为史料展开分析。学生一开始认为这段话主要讲的是日本要征讨朝鲜的问题,和甲午战争的关系似乎不大,因此探讨甲午中日战争的问题时用不上。此时笔者鼓励学生考虑当时的社会背景,让学生思考中国和日本、朝鲜三国之间的关系。在联系了社会背景后,学生发现,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到日本的野心,日本征战朝鲜,其目的就是要借此制造和中国之间的矛盾,然后堂而皇之地进攻中国。通过这个史料就可以看出,甲午战争的发生并不是巧合,而是日本人处心积虑的结果。笔者建议学生在探究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的原因时可以借鉴这部分的史料,这样就能更透彻地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产生的原因,也能让学生看清楚日本对外扩张的野心。

史料实证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能更好地从史料中获取信息,这样在处理历史和现实问题时,就可以找到合适的史料,获得可靠的证据。

三、鼓励多元对比,培养批判思维

在历史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批判思维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笔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将不同的史料放在一起展开对比分析,使学生能更全面地看待问题,并且能借助批判思维的方式理解史料,探究问题的时候也会更加高效。

如在学习“罗斯福新政”的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分别寻找和罗斯福新政、列宁新经济政策有关的史料,并展开多元对比活动,以更清楚地了解罗斯福新政的本质。笔者提出了以下问题,以给学生的探究提供一定的方向:“罗斯福新政和列宁新经济政策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你觉得罗斯福新政和列宁新经济政策对当时的社会是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们是否有深远的影响呢?”学生尝试从两者发生的时间、背景、性质、前提条件、根本目的、方式、侧重点等不同的角度展开了分析,认识到了罗斯福新政和列宁新经济政策之间的不同点,使自身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笔者接下来让学生利用史料分析罗斯福新政,学生可以结合自己掌握的史料分析罗斯福新政是否获得了成功,探究在当时是否有比之更好的政策。在这样的探究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到了培养。

历史理解也是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尝试更理性地展开思考。学生通过多元对比能更好地挖掘物的本质,这样在分析历史问题的时候就能更为理性地展开思考,其历史理解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四、开展个性解释,强化应用

在尝试解释历史问题的过程中,笔者也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史料。首先,学生要搞清楚自己想要解释什么问题,并思考自己的解释是否具有个性。其次,学生要围绕自己的观点寻找有关史料,并将其运用到解释中。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史料应用中更好地展开知识建构,更透彻地掌握知识。

如在学习“启蒙运动”的时候,笔者鼓励学生展开史料搜集活动,了解在启蒙运动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重要的事情。学生找到了不少与之有关的史料,如寻找到了伏尔泰、洛克、霍布斯、休谟、卢梭等重要人物的相关事件,了解到伽利略运动和惯性理论,认识到犹太教徒对于宇宙的理解发生了变化。笔者借此机会组织学生参与到有趣的解释活动中,提出:“大家找到了不少的史料,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启蒙运动发生的真正原因呢?尝试运用自己手中的史料解释自己的观点吧。”这个问题促使学生围绕自己掌握的史料展开个性解释,从而提升学生综合应用史料的能力。如有学生提出:“神学家们在启蒙运动中试图改变信仰,因此引发了启蒙运动。”笔者鼓励该生寻找合适的史料证明自己的观点,其他的学生也可以通过不同的史料提出自己的想法,尝试推翻该生的观点。

历史解释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由此可见,在历史解释的过程中,史料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果史料使用合理,那么学生就能更全面、客观、 辩证地思考问题,所提出的观点也会更有价值。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笔者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史料,并尝试在依托史料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从而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  参    考    文    献  ]

[1]  刘建明.浅谈历史史料对培养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以《辛亥革命》一课为例[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2):127-128+131.

[2]  李盈.史料教学与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初探:以《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为例[J].吉林教育(综合),2016(24):27-28.

[3]  杨铭.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71):156.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历史核心素养史料高中历史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二则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借力微课,培育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构建历史认同感,筑基核心素养
历史深度学习的六个着力点
谈高中教学过程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