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的三重境界论

2019-09-06 08:06孙岗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过程与方法中学历史教学目标

孙岗

[摘   要]高中历史新课程中的教学目标有三个要素: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这三个要素的达成,就是历史教学的三个不同境界。历史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达到这三个不同境界,使学生在获得历史知识的同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升自身素养。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9-0069-02

著名学者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眾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这说明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把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次,其实这符合历史教学的三个境界:传授知识、注重方法、塑造人格。这三个境界层层递进,贯穿于历史教学的始终。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达到这三种境界,让学生在获得历史知识、掌握历史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提升与完善自己的素养和人格。

第一层境界,传授知识与技能

知识与技能主要包括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及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由于历史知识涉及范围广、跨度大,还离学生的体验比较远等特点,容易使学生进入被动学习的状态,毫无兴趣可言。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他们对历史空洞、乏味的印象,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成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那么教师该如何做呢?

1.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认知兴趣

多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相比,更容易营造鲜活、有趣的教学环境,从而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更加容易。现代教育技术将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影像等多种资源有机整合,给学生以丰富的视觉、听觉体验,从而使学生愿意上历史课。同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历史情境,还原历史场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使学生从厌学到愿学再到乐学,改变原来被动学习的状态。

2.教师要铸炼语言,感染学生

历史教学是门艺术。对于历史教师来说,如何用生动的语言将乏味枯燥、年代久远的历史转化为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历史,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博大精深,是非常有必要的。笔者在教学中常用丰富生动的词汇去“还原”历史画面;用富于文采的名言警句让学生耳目一新,加深体验与感悟;用幽默而不失严谨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通过这些尝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向历史求真。

3.巧用故事,激励学生

历史故事里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将历史故事恰当地运用于历史课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从而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对历史事件的解读。当然,选择的历史故事要注意其真实性和针对性,不可偏离课程标准的要求。

第二层境界,注重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是新课程标准里的一项目标。学生在认识历史过程中所储存的知识信息是固化的,离开了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就成为外在于人的、与人毫无关系的东西。所以新课程注重过程与方法,通过过程与方法盘活学生头脑中的历史知识,建立内在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懂得方法,更要传授学生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求证的过程中事半功倍。为此,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方法。

1.宏观问题切入,微观问题突破

历史学习要注重宏观问题,也不能放过微观问题。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会接触到好多历史朝代,只有从宏观上把握每个朝代的历史发展特征,然后再具体到这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种种表现,才能更好地理解该朝代的阶段特征。就拿“明清”来说,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这就是它的阶段特征,这种特征在政治、经济、思想上有哪些具体表现?抓住这些微观问题进行分析,就可加深学生对历史阶段特征的理解。

2.注重历史事件的纵横联系

历史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善于把相关的历史知识从横向和纵向的角度去归纳整理,帮助学生把知识系统化,形成思维网络。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个概念,每个朝代的政治制度几乎都有涉及,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纵向的归纳,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群。同时也可以把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西方的封建制度、西周的“分封制”进行横向对比,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3.采用中心问题研讨法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拿来进行课堂讨论。或是引入史学界最新的发现和观点,拓宽学生学习历史的渠道,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的史学动态。比如改革开放前,我们把洋务运动称为“洋奴哲学”,现在我们对它的评价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为什么对同一历史事件我们会有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对于哥伦布的评价,有人说他是伟大的航海家;有人说他是殖民主义强盗。如此矛盾的评价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你如何看?对这样的问题进行研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史才”。

第三层境界,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

新课程标准认为,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教学的灵魂。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这是历史教学的最高境界。对此历史教师该如何做呢?

1.教师要加强自我修养

现在许多历史教师除了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外,很少阅读专业的书籍与杂志,导致课堂教学缺乏前瞻性和理论性。教师要注重自己专业素养的提升,首先,要加强专业理论的学习,精读有关历史书籍,如樊树志的《国史概要》、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等,增加积累,提高专业水平。其次,要加强教学反思,向名师同行取经,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再次,要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要经常对历史生活进行思考与感悟,以历史的经验来剖析自己,不断调整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2.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

历史学习要“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要了解过去,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笔者比较注意学科与现实的联系,去引导学生借史论今。如在讲述“中美关系的正常化”这一历史事件时,笔者把分散在各个章节的内容串联起来,综合认识中美关系的改善不仅对中国、美国产生了影响,而且对亚太地区和世界格局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联系当前的中美贸易战来分析中美关系所呈现的变化。

历史教材中丰富的素材,为学生情感的熏陶与心灵的滋养提供了很好的实例。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些素材。如教材中的历史人物罗斯福是一个小儿麻痹症患者,但正是这样一个残疾人带领美国人民渡过了危机,避免了法西斯势力的上台,为阻止美国加入反法西斯阵营做出了巨大贡献。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些典型的人物事迹,教育学生正确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困难,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很好的培养。

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因为它可以实现人格及心灵的“唤醒”。实现中学历史教学三重境界的过程,正是引导学生从触摸知识到唤醒灵魂的过程。在这条探索的道路上,广大历史教师大有可为。

[   参   考   文   献   ]

[1]  王国维.人间词话[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2]  陈兆兴.倾听历史回声  唤醒人格心灵[J].中学历史教学, 2017(4):50-52.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过程与方法中学历史教学目标
准确理解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之“过程与方法”
农村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过程与方法之我见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