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工智能发展对审计人员的影响

2019-09-06 15:08宋弋戈赵佳菲常依冉
山西农经 2019年9期
关键词:审计人才培养人工智能

宋弋戈 赵佳菲 常依冉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审计行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审计领域以及人工智能审计的分析,对如何提高审计人员的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以适应审计行业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审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9-015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239.1        文献标志码:A

人工智能审计是基于数据挖掘、大数据审计、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学算法模型构建的一种新的审计理念,有其独特的审计模式、方法和技术,可以追溯、防止篡改,审计链条透明可信,并能够构建人工智能审计业务模式和管理体系。这将会改变现有的审计业务模式和管理体系,给审计行业带来变革。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审计人员有多方面的影响,主要就人工智能时代对审计人员工作的影响进行研究。

1  人工智能审计的优势

传统审计通常依靠审计人员的经验,费时费力。与传统审计体系相比,人工智能审计体系截然不同,其审计的标准体系、组织体系架构、人员考核体系、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都与时俱进,表现出其独特的优势[1]。

1.1  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

今后,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可以记录审计师在工作中作出的各种分析和决策,在此基础上研究出更加智能化的解决方案,从而对数据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在商业创新和复杂交易的环境下,有了这些智能化软件,审计师就能够对复杂交易的会计处理进行更有效的分析和判断,提高审计质量。目前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大量投入,可以提高工作人员从多个分散的报告中提取数据的效率。以传统报账为例,员工出差需要自行垫付资金,取得交通及住宿发票之后再回到单位贴票报销。财务人员需要对票据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检查,然后交上一级复核,确认无误后才能付款给出差人,整个流程复杂费时。对于整个公司来讲,出差人报销的金额并不大,但却占用了财务人员的很多时间。如果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报账系统,处理流程就会被简化,不再需要反复核算与检查,可以大大缩短报账时间[2]。原来需要20 h才能完成的工作,财务机器人1 h就可以处理完毕。

1.2  审计数据更安全、准确、可靠

在人工智能時代,手工出错的风险大幅下降,审计抽样风险被完全杜绝,审计监督盲区的风险也不存在。在机器审计替代程序化审计任务的同时,将行为审计、财务审计、非财务审计纳入统一的人工智能审计范畴,采用自然语言处理、神经网络分析和区块链等技术对审计对象的会议纪要、语音记录、视频等各类文本文件进行统一处理,并对审计数据依照安全保密等级进行分类和区别对待。审计全覆盖不再受限于审计机关的人力物力,全面审计代替了审计抽查。一直以来,由于审计机关受到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的限制,无法达到审计全覆盖,即使在审计项目中安排了审计对象,也只能抽查审计对象的部分重点单位,审计监督存在盲区。在人工智能时代下,全面审计和立体检查将成为常态。审计抽样技术、审计抽样风险、审计监督盲区风险都将不复存在,但不排除人工智能带来新风险的可能性,但传统的审计风险将会大幅降低。

1.3  后期成本低

在传统的雇佣模式下,用人单位在给员工支付工资的同时,还需要为员工购买各种保险,员工还可以享受带薪休假等福利,所以用人单位实际支付给员工的费用几乎是员工工资的两倍。除此之外,用人单位还需要在员工培训方面花费大量资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力成本的提高,如果采用人工智能完成相应的工作,虽然在前期引入人工智能系统时可能会投入大量资金,但是引入之后的维护成本会降低。人工智能系统不需要每月支付工资,也不需要为其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五险一金,更不需要为其安排带薪休假。机器人可以24 h不间断工作,而且不需要支付加班费。所以,在用工成本上,人工智能会更加低廉。

2  人工智能审计存在的问题

2.1  人工智能审计可能存在系统风险

人工智能审计主要依托计算机信息技术,但是互联网也存在不稳定性,如果出现网络故障和数据丢失的情况,整个工作的运行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而且在互联网中还可能存在信息泄漏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审计质量与审计效益会大大降低。

2.2  人工智能难以达到人为感知的判断能力

职业判断是审计人员主观认识的反映,贯穿于审计活动的全过程。审计人员对审计对象的判断过程是相当复杂的,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审计人员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水平,

还要求审计人员有很高的综合能力。从目前情况来看,人工智能很难达到审计人员的审计判断能力。在具体操作中,许多问题没有明确的规章可循,审计人员都是依靠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判断,这是人工智能无法达到的高度。

2.3  人工智能审计投入的前期成本高

要想实现人工智能审计,就要有一个完备的人工智能团队,团队中包括前期开发人员、中期维护人员和后期检修人员等,而且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会加大监管难度。在人工智能模式下,公司需要聘请专业人员对团队进行监督管理,使得监管成本大大提高。

3  人工智能时代对审计人员的要求

随着人工智能在审计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多,许多原来需要审计人员完成的工作,特别是重复机械性的工作,都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未来审计行业需要复合型、管理型高端专业人才。

3.1  具备良好的沟通管理能力

虽然人工智能具有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但也只是机器。做好审计工作依靠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需要与被审计单位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在未来,这部分工作也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所以,审计人员除了要具备审计方面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提升沟通协调能力和管理决策能力,向管理型人才转变。

3.2  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进入审计领域之后,审计工作需要人与人工智能的密切配合。人工智能是一个有力的帮手,审计人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虽然人工智能能够快速处理数据,但具体的处理方法和流程还需要人来预先设置程序代码。所以审计人员应该掌握计算机技术知识,了解人工智能处理业务的原理。

3.3  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

审计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工作中会涉及大量的会计、审计、税务方面的专业知识,这些知识都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懂审计知识,还要学习并能够运用人工智能信息系统。同时,还需要提升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让自己无法被替代。

4  结束语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是许多行业新的发展方向,可以使很多领域优化升级,对于审计工作者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审计工作者要适应时代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水平,发挥人为意识的优势,与人工智能共同完成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凤元,皮雨鑫,刘美佳.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审计的研究[J].对外经贸,2016(12):158-160.

[2]秦荣生.大数据时代的会计、审计发展趋势[J].会计之友,2014(32):81-84.

猜你喜欢
审计人才培养人工智能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浅谈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下一幕,人工智能!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