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节选)

2019-09-07 01:35文心若水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2019年28期
关键词:糖瓜剪子麻子

文心若水

饱经沧桑的屋檐,斑驳颓败的墙壁,静静地蛰伏在故乡的晨昏中,简洁而朴实地演绎着普通人的生活。

走进巷子,便有一股淳朴的生活味儿迎面而来。邻里间经常串门,缺了油盐酱醋就向邻居来讨要,给的从不吝啬。遇到天气不好,家里没人,晾在房顶上的粮食,自会有邻居穿了房檐过来帮助收好。孩子放学后没人看管,左右邻居也自然会帮着照看。

巷子是安静的。粗壮的古槐和葳蕤着紫色花朵的梧桐点缀在小巷深处,就是在夏天的正午,也有一种自然的清凉和宜人的静谧。三两老人,在巷中摆出躺椅,有一搭没一搭地摇着蒲扇,用故土乡音拉着长长的家常。有心灵手巧的女人,扯一把竹凳坐在树荫下为自己的丈夫和孩子织毛衣,脸上总挂着温和的笑靥。

这份宁静通常会被奔跑其中的孩子们打破,他们分作两拨,男孩踢球,女孩踢毽子。卖糖瓜的人过来的时候,两拨会迅速并作一拨,团团围住,看着盛在竹篮中的糖瓜,馋猫一样。卖糖瓜的麻子便会怂恿我们,去找自己的父母要钱来买,我们偏不上当,聚在一起大喊“麻子馋,麻子奸,麻子的糖瓜是苦蛋;滚了油,和了面,回家一看成破烂”,然后,哄的一声散开。

某个午后或是黄昏,会有悠长的吆喝声在小巷响起。磨剪子、戗菜刀、补锅、补盆的手艺人挑着担,吆喝着从巷头串到巷尾,这是他们生活并施展手艺的最佳场所。只需喊上几嗓子,就会有上了岁数的大妈推开吱吱呀呀的木门,颤巍巍地问道:“磨剪子多少钱啊?”然后,把自己用鈍了的刀剪收拾出来,看着手艺人将它们磨得飞快。

踩着小巷的晨昏长大,成长中的人来人往,小巷的流转岁月都镌刻在了青石板上,默默地承受着风霜的侵蚀。在日复一日悠长平淡的岁月里,折叠成一本散发着古旧暗香的书。

于是,在橘黄色光线中打开小巷这本书,一页一页翻过。

点到为止

小巷是都市中的隐者,用幽深的长度层层过滤喧嚣,只留下纯净的生活气息。小巷是宁静的,也是活泼的;是淳朴的,也是充满活力的。作者通过截取几幅画面,将小巷的特点一一展现了出来。

我来写

同学们,你所居住的小区(小院)一定也别有一番风味吧!它记载了你多少欢乐的童年时光,是你的避风港,陪伴着你长大。请你拿起手中的笔,来写一写你家的小区(小院)吧!要注意通过画面描写,写出小区(小院)的特点。

猜你喜欢
糖瓜剪子麻子
“糖瓜”粘住你
祭灶节
———二十三,糖瓜粘
买糖瓜喽
甜甜黏黏又一年
如果剪子会说话?
窗边的媒人
100次发射(外一首)
鸡毛蒜皮的事儿
演状元
“黑麻子”香蕉能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