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山地旅游生态健康评估

2019-09-08 15:54武克军郭剑英
价值工程 2019年21期

武克军 郭剑英

摘要:本文以长江上游6个山地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健康综合模型评估了2018年度的生态健康。结果表明:①在生态系统健康,仅有峨眉山处于非常健康等级,其他五家处于健康等级;②在资源健康水平,仅有峨眉山和乐山大佛非常健康;③在环境健康水平,除了乐山大佛景区之外,其他五家均非常健康;④在经济健康水平,峨眉山、玉龙雪山和青城山均非常健康;⑤在社会健康水平,仅有梵净山和峨眉山非常健康。

Abstract: In this paper, six mountain scenic spots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re taken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ecological health comprehensive model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ecological health in 2018.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①in terms of ecosystem health, only mount Emei was at a very healthy level, and the other five were at a healthy level;②in terms of resource health, only mount Emei and Leshan Giant Buddha are very healthy;③in terms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except Leshan Giant Buddha scenic area, the other five are very healthy;④in terms of economic health, mount Emei, Yulong  mountain and Qingcheng mountain are all very healthy;⑤in terms of social health, only Fanjing mountain and Emei mountain are very healthy.

關键词:生态健康;山地旅游;中国山岳旅游联盟;长江上游

Key words: ecological health;mountain tourism;China mountain tourism alliance;the upper Yangtze river

中图分类号:X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21-0001-04

0  引言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山地生态旅游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自从2018年6月1日起,西藏那曲普若岗日冰川暂停各类旅游服务[1],2018年12月5日,珠峰大本营为保护生态环境而依法无限期关闭景区[2]。与此同时,中国山岳旅游联盟2018峨眉山年会发布了《中国生态山岳旅游健康发展指数》[3],这些活动充分表明了维护山地生态旅游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山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4]。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系统的健康互为因果[5],可持续在本质上就是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耦合[6-7],因此,山地生态旅游健康发展就是山岳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耦合发展[4]。近年来关于旅游生态健康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山岳旅游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研究[8-10];其二,山岳旅游的脆弱性与敏感性研究[11-12];其三,山岳旅游承载力与生态足迹研究[13-14];其四,山岳旅游区的植被健康研究[15-16]。前人的大量研究为提高山岳旅游的认知实践提供了有益的重要参考。然而目前关于生态脆弱的长江上游山地旅游生态健康相关研究文献缺乏,尤其是缺乏横向的比较分析。因此,本文以中国山岳旅游联盟长江上游的成员单位,四川的峨眉山、乐山大佛、青城山、贵州的梵净山、云南的玉龙雪山和重庆的仙女山为例,采用线性加权法对2018年长江上游六大山地旅游景区生态健康评估。理论方面有助于认识山地旅游的生态健康水平,实践方面有助于长江上游的山岳旅游主管部门指定合理的可持续发展对策,为其科学制定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东经103°10′-103°37′,北纬29°16′-29°43′),属于邛崃山南段余脉,景区占地面积154km2,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m[17]。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乐山市市中区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1996年12月,乐山大佛与峨眉山被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

青城山,位于成都市都江堰市,景区占地面积200km2,最高峰老君阁海拔1260m。2000年,青城山和都江堰共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梵净山,位于贵州铜仁(东经108°45′55″-108°48′30″,北纬27°49′50″-28°1′30″),是长江上游乌江与沅江的分水岭,是贵州、湖北、重庆和湖南四省交界的武陵山脉最高峰,海拔2572m。2018年在巴林麦纳麦举行的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玉龙雪山,位于云南省丽江境内(东经100°4′2″-100°16′30″、北纬27°3′2″-27°18′57″),是亚欧大陆距离赤道最近的温带海洋性冰川,最高峰扇子陡海拔5596m,终年积雪。2007年5月成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

仙女山,位于重庆武隆乌江下游北岸双河乡(东经107°42′-107°49′,北纬29°26′-29°34′),占地面积6591.17公顷,平均海拔1850m,最高海拔2033m。2007年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被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数据来源于6个管理委员会网站、6景区所在区(县)年度国民社会经济统计公报、区(县)统计年鉴以及三大旅游网(携程、去哪儿和美团)。具体数据处理方法见参考文献[4]。

2  研究方法

2.1 评估指标体系及其等级

本文评估指标体系及健康等级分类标准借鉴参考文献[4],基于长江上游山地旅游的地域特性,考虑山地旅游的复杂性以及生态健康评估的科学性,构建长江上游山地旅游生态健康评估指标体系。具体评估指标及其相对上一级的综合权重见表1。

从实际出发,这6家生态景区均为长江上游著名的生态环境友好区域,是地区旅游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为这6家山地景区的生态健康赋于基本值为60分。基于此,山地生态旅游景区的生态健康等级为:

2.2 权重确定

2.2.1 熵权重计算

对指标数值0-1标准化,形成评估矩阵A,A=(bij)m×n,评估指标客观权重wj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评估指标的熵值:

式中,K>0,K=1/lnm,本文m=6,计算过程中的零值用0.00001代替,参与计算。

2.2.2 长江上游山地生态旅游健康评估方法

首先,本文基于线性加权法[19]计算长江上游山地生态旅游健康绝对数值,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AEH为长江上游山地旅游生态健康绝对值,xi,wi分别为标准数值和熵权重。

其次,采用计算公式(5)来计算山地旅游生态健康,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EH为山地旅游生态健康,AEHi为6家山地景区(i=1,2,3,…,6)的生态健康绝对数值、AEHmin和AEHmax分别为生态绝对数值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3  结果与分析

基于上述计算公式评估得出2018年长江上游峨眉山、乐山大佛、青城山、梵净山、玉龙雪山和仙女山的生态山岳旅游健康发展水平(图1)。

3.1 长江上游山地旅游生态健康

2018年,峨眉山的旅游生态健康发展水平为最高(100),处于非常健康等级,其次是处于健康等级的青城山(79.4),乐山大佛(77.8),玉龙雪山(67.4),梵净山(65.1)和仙女山(60.0)(图1)。其中,峨眉山、乐山大佛、青城山、梵净山、玉龙雪山和仙女山的生态健康水平的比值为1.7:1.3:1.3:1.1:1.1:1.0,这充分说明,除了峨眉山最高和仙女山最低之外,长江上游其他四个山地旅游景区生态健康水平的空间差异不明显。根据表1中各指标的熵权重可知,首要影响指标来源于资源健康(0.3152)准则层中自然资源因素(0.378)的世界级资源(0.0815);其次是受到准则层中环境健康(0.2778)的影响,具体而言,就是受到生物健康(0.2902)因素中的生物丰度指数(0.0254)的影响。截至2019年,玉龙雪山尚未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而峨眉山-乐山大佛(1996)、青城山(2000)、仙女山(2007)和梵净山(2018)先后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因此,在世界级自然资源方面,玉龙雪山和梵净山赋值均为0分,而最高为峨眉山和乐山大佛赋值得分为220分。在2018年生物丰度指数方面,峨眉山最高(77.19),其次是玉龙雪山(75.84)、梵净山(71.75),乐山大佛(63.24)、青城山(63.24)和仙女山(59.78)。

3.2 长江上游山地景区资源健康

山地景區资源健康的评估表明(图1):2018年,峨眉山和乐山大佛的旅游资源健康水平(100)处于非常健康等级。从表1权重可知,首要影响指标来源于自然资源(0.3780)中的世界级自然资源(0.0815);其次来源于人文资源(0.3502)中的世界级人文资源(0.0714)指标。2018年峨眉山和乐山大佛的旅游资源健康发展水平评估数值最高,主要是因为这两个景区均被列入世界级遗产名录最早(1996),其次是因为这两个景区均为世界自然-文化复合遗产。

3.3 长江上游山地景区环境健康

长江上游山地景区旅游环境健康的评估结果数值表明(图1):2018年峨眉山(100)、梵净山(99.9)、青城山(86.7)、仙女山(84.1)和玉龙雪山(81.5)处于非常健康等级,乐山大佛(60.0)处于健康等级。此外,峨眉山、乐山大佛、青城山、梵净山、玉龙雪山和仙女山的旅游环境健康水平的比值为1.7:1.0:1.4:1.7:1.4:1.4,这充分说明,除了乐山大佛之外,长江上游其他五个山地景区旅游环境健康水平的空间差异不大。从表1权重可知,首要影响指标来源于生物健康(0.2902)中的生物丰度指数(0.0254);其次来源于水体健康(0.2687)中的污水处理率(0.0397)指标的影响。

3.4 长江上游山地景区旅游经济健康

长江上游山地景区旅游经济健康发展水平评估数值表明(图1):2018年,峨眉山的经济健康发展水平(100)最高,其次是玉龙雪山(94.2)、青城山(88.1)、梵净山(74.6)、乐山大佛(60.0)和仙女山(60.0)。此外,六家山地景区的旅游经济健康水平的比值依次为1.7:1.0:1.5:1.2:1.6:1.0,这充分表明在旅游经济健康水平的空间差异大。从表1的相对综合权重可见,主要原因是受到旅游经济(0.4478)因素层中的2016-2018年平均旅游收入增长率(0.0559)指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受到旅游服务(0.2783)因素层中2018年该生态山岳景区所依托的县(区)的年度餐饮营业额(0.0341)指标的影响。

3.5 长江上游山地旅游社会健康

长江上游山地旅游社会健康发展水平评估表明(圖1):2018年,青城山的社会健康评估(100)和峨眉山(86.3)处于非常健康等级,其次是玉龙雪山(71.0)、仙女山(66.6)、乐山大佛(64.9),最低是梵净山(60.0),均处于健康等级。此外,这六家生态山岳的旅游社会健康水平的比值依次为1.4:1.1:1.7:1.0:1.2:1.1,这表明长江上游地区六家山地景区社会健康之间的空间差异不大。从表1的相对权重可知,主要原因是受到景区管理(0.4355)中315网站投诉率(0.0267)指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受到社会评价(0.3170)中携程、美团和去哪儿游客满意度平均值(0.0316)指标的影响。

4  影响因素讨论

4.1 资源健康评估方面

旅游资源健康在评估长江上游生态山岳旅游健康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综合权重最大(0.3152),这充分反映了山岳资源的品质是区域山岳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生态山岳资源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极其丰富多彩的具有不可替代性的生态系统服务。然而,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这种见仁见智的差异化体验,决定了山岳旅游资源在不同的游客心中具有多样化的价值。因此不同游客对旅游资源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特别是这些历史上著名的生态山岳长期沉淀的人文资源情怀,如何科学定量评估仍然是需要历史检验。

全域旅游新时代,游客对美好旅游体验的向往与旅游资源健康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决定了生态山岳管理者有必要从游客的美好体验视角出发,重新发现并认识生态山岳旅游资源的边界。此外,生态山岳品质旅游的提升也需要重新明确山岳旅游资源的边界。所以有必要整合游客、学者和管理者对山岳资源健康的认知,从而确定并完善更适宜的评估山岳旅游资源健康发展水平指标。

4.2 环境健康评估方面

在环境健康评估中,具有决定影响的指标是生物健康因素(0.2905)中的生物丰度指数(0.0254),其中决定生物丰度指数大小的主要指标取决于生态山岳的林地面积,因此继续保护并维持足够的林地面积至关重要。另外,从满足游客不同旅游体验的实际出发,特别是提升游客悦志悦神等休闲体验方面,优质的人文旅游环境正日益成为旅游的重要内容。从根本上来说,对游客而言,旅途中最美的风景是人,特别是旅游景区内居民的友善行为以及文明程度。如果“山清水秀人不秀”,自然旅游环境再好,游客的美好体验也无法实现,甚至产生负面的旅游形象。因此,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增加并完善评估旅游人文环境的指标,综合分析旅游环境健康水平。

4.3 经济健康评估方面

旅游经济在评估长江上游生态山岳经济健康的过程中,所占的综合权重为0.4478,其中最主要的指标是2016-2018年平均旅游收入增长率(0.0559)。旅游新时代要求不断降低门票收入在旅游经济中的比重,因此如何创新旅游体验方式,提高旅游非门票经济比重,成为旅游经济健康发展的新挑战。所以,探寻评估非门票旅游经济发展的适宜指标是评估生态山岳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

4.4 社会健康评估方面

景区管理在评估长江上游生态山岳社会健康的过程中,综合权重(0.4355)最大,主要受到315网站投诉率(0.0267)和景区服务(0.0267)。因此提升景区管理服务品质,全心全意为游客服务,从而降投诉率,是提高生态山岳社会健康的主要途径。生态山岳的社会系统,不仅包含了当地居民生活系统,也包含了生态山岳管理服务系统,更包含了游客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每个生态山岳的面积、历史、人口以及交通区位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就必然要求在横向评估区域内生态山岳旅游健康发展水平时,需要确定适宜的旅游区所辐射的适宜范围。

5  结论与调控措施

本文对长江上游中国山岳旅游联盟的六家代表性的山地景区(峨眉山、乐山大佛、青城山、梵净山、玉龙雪山和仙女山)的2018年山地旅游生态健康进行评估,主要结论如下:

①2018年长江上游生态山岳旅游健康发展中,仅有峨眉山处于非常健康等级。因此在今后的生态旅游发展中,首先需要提升生态山岳景区资源等级,其次要继续保护景区林地面积,最终维护山地旅游健康发展。

②2018年长江上游山地景区资源健康发展中,仅有峨眉山和乐山大佛处于非常健康等级。因此,应该充分挖掘资源质量提高资源健康等级。

③2018年长江上游山地景区环境健康发展中,仅有乐山大佛景区处于健康等级,其他五家景区均处于非常健康等级。所以在今后的景区管理服务过程中,不仅需要严格保护林地,更需要提高污水处理率。

④2018年长江上游山地景区经济健康发展中,峨眉山、玉龙雪山和青城山均处于非常健康等级,其他三家均处于健康等级。为了更好的发展旅游经济,必须提供优质服务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提高非门票旅游收入占比,通过多样化餐饮服务提高游客餐饮消费额度。

⑤2018年长江上游山地景区社会健康发展中,仅有梵净山和峨眉山处于非常健康等级,其他4家均处于健康等级。这种现状必然要求在景区服务过程中,应该采取各种适当措施,满足游客新体验的需求,提高游客满意度,从而推动山地景区旅游社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西藏那曲市普若岗日冰川6月起暂停接待游客[EB/OL].(2018-05-28)[2019-03-11]http://www.xizang.gov.cn/xzly/lydt/201805/t20180528_161428.html.

[2]中国西藏新闻网—西藏商报,珠峰景区12月5日起禁止进入核心区旅游[EB/OL].(2018-12-19)[2019-03-11]http://www.chinatibetnews.com/lyrw/201812/t20181219_2480028.html.

[3]四川在线,中国山岳旅游联盟2018(峨眉山)年会举行,《中国生态山岳旅游健康发展指数》《峨眉山旅游藍皮书(2018)》发布[EB/OL].(2018-11-03)[2019-03-11].https://sichuan.scol.com.cn/m/lsxw/201811/56640704.html?from=groupmessage.

[4]武克军,宋秋,孙永兴,郭剑英.中国生态山岳旅游健康发展指数评估体系构建[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34(1):61-67.

[5]蒋正华,李蒙主编. 生态健康与科学发展观:首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文集[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1-246.

[6]邓楠.实施可持续发展 保护全球生态环境 促进全人类的共同繁荣——在《中国21世纪议程》国际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3(04):1-2.

[7]郭日生.全球实施《21世纪议程》的主要进展与趋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10):21-26.

[8]García-Llorente M, Harrison P A, Berry P, et al. What can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Learn from the Ecosystem Services Approach? Insights from Ecosystem Assessments in Two Spanish Protected Areas[J].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2018, 27(7): 1575-1597.

[9]Kokkoris I P, Drakou E G, Maes J, et al. Ecosystem Services Supply in Protected Mountains of Greece: Setting the Baseline for Conservation Manage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diversity Science, Ecosystem Services & Management, 2018, 14(1): 45-59.

[10]Tang C, Wu X, Zheng Q, et al. Ecological Security Evaluations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Development Areas: A Case Study of Beijing's ECDA[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8, 197: 999-1010.

[11]Kan A, Li G, Yang X, et al. 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Analysis of Tibetan Towns with Tourism-based Economy: A Case Study of the Bayi District[J].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18, 15(5): 1101-1114.

[12]Lin Y, Li W J, Yu J, et al. Ecological Sensitivity Evaluation of Tourist Region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Image--Taking Chaohu Lake Area as a Case Study[J]. ISPRS -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hotogrammetry, 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 2018, XLII-3.

[13]张凤太,苏维词,赵卫权,梁玉华,邵技新.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喀斯特高原山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1,31(01):256-261.

[14]Cole V, Sinclair A J. Measuring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a Himalayan Tourist Center[J]. Mounta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2, 22(2): 132-141.

[15]Sahana M, Hong H, Sajjad H, et al. Assessing Deforestation Susceptibility to Forest Ecosystem in Rudraprayag District, India Using Fragmentation Approach and Frequency Ratio Model[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8, 627: 1264-1275.

[16]Mukwada G, Manatsa D.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Climate Change on Vegetation Health in the Drakensberg Mountain Region of South Africa[J].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2018, 190(6): 358-379.

[17]中央政府门户网,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峨眉山 乐山大佛[EB/OL].(2006-03-31)[2019-03-11]http://www.gov.cn/test/2006-03/31/content_241233.htm.

[18]郭金维,蒲绪强,高祥,张永安.一种改进的多目标决策指标权重计算方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4,41(06):118-125.

[19]周彬,钟林生,陈田,赵宽.舟山群岛旅游生态健康动态评价[J].地理研究,2015,34(02):306-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