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通过体育锻炼提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2019-09-08 11:49丁国强
神州·下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心理健康

丁国强

摘要: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对如何通过体育锻炼提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进行了论证论述。首先通过查阅资料论证了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事实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或竞赛能使人的精神高度集中,是控制精神紧张和心理失调的有效途径,它有助于振奋精神、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增加社会联系等。所以体育锻炼对于促进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体育锻炼;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前言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很多问题。有许多关于中小学心理问题的调查报告都已表明,青少年心理健康不良趋于严重,不断发生一些恶性事件,繁重的学习任务给了现在的中小学生极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各种精神疾病的产生,如抑郁自闭、暴躁、思想极端以及高度妄想。事实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或竞赛能使人的精神高度集中,是控制精神紧张和心理失调的有效途径,它有助于振奋精神、降低焦虑反应、提高智力功能、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培养坚强的意志、增加社会联系等。所以体育锻炼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以通过体育锻炼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为研究对象,找出如何用体育锻炼的手段减少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2.文献资料法:通过在图书查阅文献资料、报刊杂志、浏览网页等查找相关文献资料、文章、报道等近100多篇。了解有关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对此进行分析总结。

3.观察法:通过对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和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小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得出论证。证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有更好的心理素质。

4.访谈法:通过与专家、学者进行访谈了解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通过与学生的老师、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及心理健康状况。

二、论题论证

1.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存在。通过调查分析目前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确实存在。许多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报告都已表明,青少年心理问题趋于严重。大约32%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对唐山市部分县、乡中小学的教师及学生家长进行访谈了解了中小学生目前的基本状况。

2.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中有75%-85%的人不喜欢参加体育运动,特别是集体性的体育活动。这些人群缺乏主动与人交流的心理,出事自我意识强,在遇到挫折时很难进行自我调节和与人沟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不仅身体健康,而且自我调节能力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集体性的体育活动中,能让学生明白如何正视自己、队友以及对手。有助于振奋精神、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培养坚强的意志。

3.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热情。通过体育锻炼的手段提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是简单可行的办法,而且具有实效性,所以必须确立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使其投入体育锻炼的情趣之中。

根据孩子的运动心理过程:运动知觉、建立表象、形成形象思想能力、产生情感、培养意志品质,注重在运动处方内容设计上下工夫,逐步以趣味性运动处方适应其个性心理特征,引导孩子参与并热爱运动。学校在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时应注意:①变换练习法②创设情境 ③充分运用新器材 ④传统素质练习与体育游戏、活动相结合。

4.学校体育及设施

学校体育对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至关重要,中小学生在学习期间长期处于学校教育之下,在学校这个大集体中生活、学习、成长。从原始社会出现体育的萌芽时期起,体育就一直作为教育的手段之一流传下来,直至今日,现代社会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

(1)学校体育对克服困难的影响

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必须迎接各种各样的挑战,要想在挑战中获得胜利,就必须有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力。如果缺少了这种能力,无论一个人有多么大的抱负和理想,在遇到困难时,都可能会退缩或放弃。“愚公移山”这个神话故事就告诉我们做事要有坚强的意志,才能成功!它证明“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

(2)学校体育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就是人际交往能力。学校是学生生活、学习、成长的一个小社会,在人生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是要在学校里度过的,学生要适应这个小社会也需要有一定的人际交往。因此,人际交往也是中小学生日常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在一些情况下,人际交往比智力的影响更大。事实表明体育锻炼可以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亲近感。在体育运动比赛中,不用言语,一个手势,一套活动,就能沟通信息,交流心声,自觉不自觉地相互产生一种情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的适应能力要强的多。另外,一些体育活动项目,特别是集体项目的本身就给参与者提出了必须互相交流,增进彼此情感的要求。

(3)学校体育对学生自信心的影响

自信是一种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学生不畏困难,敢于行动的重要心理因素。自信心强的学生往往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很少有自悲和恐惧的心理状态。而自信心差的学生则做什么总是畏缩不前,怕这怕那的,没有积极进取的心态。总是在自悲和恐惧中徘徊,心理压力相当大。

(4)学校体育对学生身心调节的影响

情绪是身心调节的晴雨表,每个人都有各种情绪,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况下人的情绪是不一样的。中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他们的心里情感变化较大,所以应该注意身心调节,学会如何稳定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是人对生活经验的一种自然反应。

三、结论

1.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普遍存在,其中包括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生活条件富裕,孩子生活过于娇惯,依赖性强,不能独立。在学校不愿与人交流,导致自闭等心理问题的发生。

2.参加体育运动或竞赛使人精神高度集中,是控制精神紧张和心里失调的有效途径,它有助于振奋精神、降低焦虑反应、提高智力功能、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培养坚强的意志、增加社会联系等,对保持心理健康很有裨益。

3.学校体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克服困难、社会适应、自信心、身心调节、自我评价等几个方面。学校必须加大对学校体育的认知度,不断提高完善学校体育制度、内容、形式、强度和时间等等,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体育锻炼,促进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学生心理健康状态。

猜你喜欢
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
小小“运动员”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