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游戏引发亲子矛盾

2019-09-09 03:17
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 2019年28期
关键词:玩游戏爸爸妈妈信息技术

新闻看台

一位六年级男生小沐,和妈妈因为手机使用时长爆发矛盾。小沐妈妈一怒之下将手机做了恢复出厂设置的处理。做完之后,这位妈妈内心也十分忐忑和无奈,感叹小沐拒绝沟通和妥协,走进他的世界太难。小沐妈妈以前还会时不时翻翻小沐手机,大致了解一下儿子在关注什么。可最近,小沐给手机设置了面容识别,妈妈无法自行开锁。但是小沐妈妈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机QQ监测到他玩游戏的时间,发现他上个星期玩了16个小时的游戏,最多的一天竟达4.5个小时。妈妈有点崩溃,就找小沐谈话,先是交心模式:“妈妈也是从这个年龄过来的,知道你现在自控能力一般,其实大人也都有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这都没关系。妈妈可以帮你控制啊,手机不能玩这么长时间,既耽误学习,又伤眼睛。”可小沐不言语,也不交出手机。妈妈数次沟通未果,也怕小沐除了游戏外,在网上看不合适的内容。焦虑之下,她才做了一件粗暴的事情——把手机做了恢复出厂设置的处理。

少年发言

郑景楠:玩手机时间这么长,会把眼睛看坏的。妈妈的做法有些不近人情,但也是为了小沐好呀。我想,这位妈妈心里一定也不好受。手机是一把双刃剑,里面有很多APP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可如果长期沉迷于手机游戏,一定会损害我们的身心健康。

宋苏珍:我觉得这位小哥哥可以学一项特长,这样可以用转移兴趣点的方式,改掉爱玩手机的习惯。我之前喜欢看动画片,被爸爸妈妈说了很多次,可我还是忍不住,改不了。之后妈妈给我报了羽毛球班,我有了一群球友,我的注意力完全被羽毛球吸引了,不知不觉就忘记了动画片的事。

游鑫鑫:我也有一段时间沉迷游戏。当时正值暑假,爸爸妈妈都上班,我在家用平板电脑,一玩就是一整天。没过几天,爸爸妈妈发现了,我爸爸既不打我也不骂我,还笑眯眯地和我玩游戏。不管我用什么方法,最终都是爸爸获胜。这时爸爸妈妈才开始教育我。他们告诉我,玩游戏也是需要逻辑知识的,只有扎实的学习才能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就这样爸爸妈妈成功地把痴迷游戏的我拉出了“游戏坑”。

家长意见

游鑫鑫爸爸:既然孩子这么喜欢游戏,干脆找一个高手与他过招一下,正式测试这孩子在游戏、信息技术等领域是否真有天赋。如果是,提供各种支持,如更好的老师、更好的设备、参加中小学信息技术的奥林匹克竞赛,可以为国家储备一个未来的信息技术人才。

宋苏珍妈妈:当家长看到、理解、肯定孩子的探索是有价值的,孩子就不再需要偷着、藏着,而是可以自然与家长交流自己的需要、想法与梦想。这时,家长在肯定、理解的前提下,提醒孩子平衡好眼前学业、健康与爱好之间的关系,孩子就能听得进去。任何批评、建议、提醒,都在前两步做到后就可以实施。信任关系没建立,直接说教,孩子自然不会买账。

郑景楠妈妈:小沐通过暂时专注于某一方面的学习,比如游戏,获得这方面的胜任感,从而在游戏圈的小伙伴中获得认同。因此,如果母亲知道孩子在这一领域做得如此出色,成绩也没有下滑,老师、同学也没投诉,而孩子可以挤出这么多時间潜心钻研自己的爱好,应该暗中高兴才是啊!

专家开方

道歉并学会聆听孩子的诉求

◎杨静平

要消除自己的内疚与忐忑,小沐妈妈应该立即道歉。诚恳地对孩子说,随着你的年龄长大,你离妈妈越来越远。我总是想关心你,担心你学坏,才会未经你同意,鲁莽中做了那些事。其实,我也知道,你在学校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肯定优点),在家里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肯定优点),我就是心急。我其实可以再耐心一点,希望你能理解我。你以后有什么事、什么爱好,可以与我说,在合理安排好的前提下,我们一定会支持你的。家长朋友们请放心,小朋友更懂得原谅。

总之,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越来越有自己的主张、想法,家长不惊慌不害怕,不在具体事情上分对错,而是要看到转折点,看到孩子要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因此,家长与孩子互动的方式就要随之调整。愿天下父母都能真正读懂孩子,做孩子的精神知音。

猜你喜欢
玩游戏爸爸妈妈信息技术
哈哈大笑玩游戏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面对爸爸妈妈的期待
回到古代玩游戏
我想让爸爸妈妈吵架
我和爸爸妈妈比童年
我的爸爸妈妈
玩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