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扎与追寻

2019-09-09 05:56杜春艳
文苑·经典美文 2019年9期
关键词:斯特里兰德毛姆

/名片夹/

杜春艳,高中语文教师,2011年至今就职于山东省烟台市牟平第一中学。爱好读书、音乐、旅行。曾发表多篇散文于《烟台日报》《烟台晚报》《语文周报》。

去年江苏卫视有个栏目叫《一本好书》,以舞台戏剧为主要形式向观众推荐12本人生必读的经典好书,第一期便是对《月亮和六便士》的演绎。我想之所以把这本书放在第一位,也是在向我們提出了一个看似永恒又熟悉的话题:面对理想与现实,我们该如何平衡与取舍?

对于这本书中的理想与现实的讨论实在太多,但小说不是法庭,读小说最需要关注的焦点在于读者“感受到什么”与“想到什么”,而非主人公“做了什么”。如果我们单纯地评价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的行为,我想这就违背了作者毛姆的初衷,因为一切世俗与不可描述的评价,作者已经通过“我”这个角色给出了。

这本书的奇特之处在于,无论你在哪个年龄去读,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与之前不同的领悟。再读此书,我想到最多的是两个词:挣扎与追寻。之前有一位学者的话让我触动很深。她说,创作往往包含着三个步骤:始于“感触”——比如你被一件事或一个人打动,想要创作一首诗;终于“表达”——这首诗最终完成了;但这中间有个词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追寻,有了“感触”不要立即“表达”,而是要去“追寻”——经历了足够漫长的“追寻”,等到一切成熟了,才会有完美的“表达”。斯特里克兰德对于施特略夫口中所谓的“美”的追寻过程在很多人眼中是极其艰辛又没有意义的。这样的美,在我们看来,不是外在点缀,不是人性、人情的精选形式,更不是在争取生命的品质和等级,但是他却展示了另一种悲壮而又难以企及的美。

也许这只能用吸引力法则来解释:振动频率相同的东西,会互相吸引而且引起共鸣。斯特里克兰德感知并捕捉到了与自然界的某种共鸣,于是一切便不再重要了,他跟随着这个频率到达了他心中的伊甸园。我们大多数人很难做到像他那样从心而行,因为或许有很多时候从心而行是和社会相悖的,这会让你恐惧,会让你内心不断挣扎,最终你妥协了、放弃了。但是真的没有办法了吗?如果到不了像他那样极致的人生体验,人生是否就没有意义了呢?我想不是的,人生最丰富也最生动的刹那也许就在犹豫徘徊的那一片刻,那是生命中悬而未决的时辰。这种犹豫绝不是优柔寡断,而是体味人生的丰富性和多种可能性。

正如小说中布吕诺船长所说的:“在我的生活中,我也是艺术家……我靠自己的双手,在一个本来一无所有的地方有所收获,这不也是创造了美吗……”布鲁诺船长获得了别样的人生体验,我们能说这种体验没有意义吗?毛姆说:我从写作中汲取的教训是,作者应该从创作乐趣中得到酬报,从思想负担的释放中得到回报;对其他东西不必介意,表扬还是苛评、失败还是成功,都应该在所不计。我想,斯特里克兰德亦如此。

人类生命只有一次,我们不能测定我们的决策孰好孰坏,在一个给定的情境中,我们只能做一个决定。我们没有被赋予第二次、第三次或第四次生命来比较各种各样的决断。那么,在选择来临的时候,我们是享受追寻的过程,还是在犹豫不决中让自己的内心充满挣扎?

猜你喜欢
斯特里兰德毛姆
诺奖得主唐娜·斯特里克兰:做自己喜欢的事
丑角的原型
一类广义平均曲率Liénard方程周期解存在性与唯一性(英文)
中国智库:何时能圆“兰德梦”
毛姆长篇小说的乌托邦情结
四天三夜 LAND CRUISER 200兰德酷路泽探塞北
“小鲜肉”蜘蛛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