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外补习对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

2019-09-09 08:14陈小青
数码世界 2019年5期
关键词:中小学生现状数学

陈小青

摘要:中小学生数学课外补习现象非常普遍且备受争议。在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本研究聚焦于数学课外补习对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关注中小学生的数学态度、数学学习内驱力动机、数学学习信念、数学思维、学业负担等几方面,对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学生、教师、家长进行访谈。研究结论表明,数学课外补习内容以应试为导向,消极影响众多。数据分析发现,数学课外补习影响学生非认知因素的发展,违背素质教育理念。此外,数学课外补习加重学生自担,影响学生全面发展。针对调查结果,进行深度访谈7解到,在应试教育T,缓解应试焦虑是中小学生参加数学课外补习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中小学生 数学 课外补习 现状

伴随着基础教育的深化改革,素质教育的推行,教育更加注重人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然而,应试教育仍然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阻力。伴随着应试教育,课外补习现象不断升温,而且愈演愈烈。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中提到“治理数学语文等学科类超纲教超前学等“应试”培训行为,把减轻学生校外负担放在最突出位置。“因此,本研究以长春市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式选取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关注数学课外补习对中小学生数学学习非认知因素的影响,分为数学态度、数学学习内驱力和动机、数学学习信念、补习态度与意愿、课外负担等维度。另外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对中小学生、家长以及中小学数学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全面了解参加数学课外补习的原因、效果和数学课外补习对中小学生的深层次影响。

一、中小学生参加数学课外补习成为常态,数学学习成绩中上等的学生成为补习主力军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52份(其中,男生80人,女生81人;小学生40人;初中生43人;高中生78人);采用SPSS21.O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调查发现参加数学课外补习的人数众多,在被调查的人数中参加数学课外补习的人数多达85.1%,其中数学不同成绩段的中小学生参加数学课外补习的比例如图1所示:

数据显示,在参加数学课外补习的中小学生中,数学成绩处于中上等的学生所占比例高达6g%,而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小,仅为8%左右。在被问及“你参加数学课外补习的目标要求是”,有21%的学生选择“数学成绩已经优秀,继续保持优秀”,有52%的学生选择“数学成绩从良好到优秀”,有20%的学生选择“数学成绩从及格到良好”,仅有8%的学生选择“数学成绩从不及格到及格”。可见数学学习成绩良好的学生已成为数学课外补习的主力军,数学课外补习的功能已经从传统的“补差”转变为“培优”。

二、數学课外补习以廒试为导向,消极影响众多

在参加课外补习的人数中,有44%的学生数学课外补习的是已经学过的基础课程,43%的学生数学课外补习是超前学习,提前学习下学期的课程,有13%的学生补习的是奥数等竞赛类知识。同时有一半的学生既补习学过的课程,同时也补习下学期的课程。由此可见,学生参加数学课外补习内容多是学校课程,目前市场上数学课外补习内容以应试为导向。

(一以应试为导向的数学课外补习影响学生非认知因素的发展,违背素质教育理念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力推进的“素质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主动地参与学习、较强的学习动机以及良好的自我信念是学生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基础,也是未来他们能够进行终生学习的条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系统对学生这些特质的培养甚至比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更重要。因此,问卷参考了PISA对学生数学非认知能力的调查问卷,设计调查了参加数学课外补习和未参加数学课外补习学生的学习数学态度、数学学习内驱力和动机、数学学习信念等非认知因素。

1.数学态度

学生对数学的态度反映了学生对数学效用的看法。问卷询问了学生认为数学学习对其当前生活的用处和对未来生活做准备的程度。包括四道题目,我认为数学在生活中很有用;数学学习对我以后的生活没有帮助;数学可能在我以后的工作中用到;我认为学习数学就是浪费时间。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参加数学课外补习的学生对数学态度得分的均值为3.67,未参加数学课外补习学生的数学态度均值为4.03,未参加数学课外补习的学生数学态度的得分高于参加数学课外补习的学生,不参加数学课外补习的学生数学态度略好于参加课外补习的学生。

2.数学学习内驱力和动机

通过学习坚持性、问题解决的开放性、内外部动机三个方面来测试学生的数学学习内驱力和动机。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参加数学课外补习的学生的数学内驱力与动机都不如未参加数学课外补习的学生,未参加数学课外补习的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坚持性和问题解决的开放性都要好于参加课外补习的学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未参加数学课外补习的学生数学内部动机得分要高于外部动机,说明这部分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身更感兴趣。而参加数学课外补习的学生的数学外部动机要略高于内部动机,说明他们比起数学知识,更在意数学的成绩高低、父母老师的表扬奖励、自己的面子。驱力和动机因素是学习的动力源泉,是未来终身学习的决定力量,理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勇于克服困难的勇气,形成乐于解决问题的意愿,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这对于实现“为了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教育目标,进一步摆脱单纯以成绩代替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至关重要。

3.数学学习信念

通过对数学学习取得成功的自我控制感、数学自我概念、数学焦虑三个方面来测试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信念。

通过数学信念得分可知,比起未参加数学课外补习的学生,参加数学课外补习的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念要差一些。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感受到较大的压力,学校和教师教学的要求、父母的期望、同伴群体的能力水平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他们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评价。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紧张、忧虑甚至害怕。过分强调竞争,会造成一部分学生失去努力的勇气。

(三)课外补习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学秩序,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加重学生负担,影响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访谈课外补习老师了解到,他们通常认为学生“熟练掌握考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最重要的,有很多学生表示补习学校教师很少设计情境展示知识发生的过程,也很少与现实生活情境联系,补习过程是老师提供并讲解结论性的知识;要求学生做各种题型的练习,反复操练;模拟考试。而很多中小学生都是在这种教学情境和教学过程进行了知识的初次学习。研究显示,初次学习中,技能或概念的学习程度、学生对材料的理解程度及教学方式的有意义程度是影响所学技能或概念能否发生迁移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一次学习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学习情境的多样性以及学生的理解程度是决定学生认知组块的形成、有意义提取等深层次学习发生的主要因素。最重要的初次学习在一种简单的、单一的、枯燥的学习情境下发生,不仅不利于学生深层次学习的发生,还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课外补习最初目的是“提供教育机会给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人,或为学习困难学生提供辅导”,然而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有些数学课外补习课程缺乏系统性,甚至有些课程内容脱离全日制学校教材,课程难度过大加重学生学业竞争焦虑的紧张情绪造成心理负担同时,数学课外补习各种题海战术延长了他们的学习时间,增加了其课业负担,严重制约素质教育在学生课外时间的良好开展。数学课外补习本应为学校教育有效补充、满足多元化需求的校外学习,却在“校内减负”初见成效的当下,成了“校外增负”的主力军。长此以往,孩子的创新力、想象力都会受到抑制,甚至与人打交道,与社会、环境相处的能力都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缓解应试焦虑成为大部分中小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的真正原因

通过对家长深度访谈了解到,多数家长把对孩子未来的憧憬归因于眼前孩子学习成绩、分数的高低,他们把为孩子补课付费看成是自己的责任,而孩子不管是否受益,只要参加了补课同样认为自己尽了义务。在对学生进一步的访谈“你觉得你有需要参加数学课外补习吗?为什么?”中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参加数学课外补习的目的是想要取得更好的数学考试成绩。实际上,参加补习的大部分学生数学学习成绩较好,但是他们还是想要取得更好的成绩才能保持竞争优势。有的学生是因为在学校课堂所学数学知识有限,而在考试中总会出现老师没讲过的题型,想要课下拓展更多的数学题型;有的学生是因为参加数学课外补习能有大量的习题进行练习,提高自己解题的速度;有的学生是因为数学课外补习的老师会讲很多的解题技巧与方法,能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另外,在受我国一直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学生仍然有很多人未能改变教育与学习理念,认为知识的学习,需要大量的灌输、讲解,即使教学内容、难度减小,学生之间还会有竞争,所以“熟能生巧”可以有效应付考试,重复练习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唯一途径。此外,学校老师在课堂上比较注重知识点和基础知识的掌握,即使讲题也是注重解题方法的训练.而不仅是讲解题方法,而且学校老师注重启发学生,让学生在课下有更多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但家长学生往往急功近利,担心有不会的题而考试落后,于是为了缓解焦虑,选择参加数学课外补习。而数学课外补习最初的目的是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而现在更多的演变为保持数学成绩竞争优势,数学应试教育的帮凶。

四、建议

1.教育行业人员、家长和学生要摈弃应试教育理念,树立素质教育新理念

转变观念不只是学校、教师的事,当前更重要的是要宣传教育学生、家长,宣传教育社会。驱力和动机因素是学习的动力源泉,是未来终身学习的决定力量,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勇于克服困难的勇气,形成乐于解决问题的意愿,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这对于实现“为了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教育目标,进一步摆脱单纯以成绩代替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至关重要。提高教育行业从业人员的教育能力,改变应试教育简单、重复、机械的,以及缺少教育内涵的训练方法。社会和家长同样要从孩子长远和健康发展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家长在选择培训班时要有理性,家长一味追求学业成绩的优秀,盲目跟风,让孩子补习或者培优,这很可能提前透支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最终会影响孩子的发展后劲和持续竞争力。家长应心态放平稳,减少焦虑,未来的人才不是只偏重学业成绩的,而是趋向多元化的考核标准,所以培养孩子综合素质才是正确的选择。

2.学校应该开设丰富多彩的数学选修课,以满足不同数学水平学生的需求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学生未来学习其他学科特别是理工科的前提条件,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当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供这些学有余力的学生继续提高自己的能力。例如提供难度更高、知识范围更广的选修课程或者大学选修课。特别是随着高考综合改革的一步步推进,学生有更多机会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进行课程选择。不仅要有面向所有学生的数学基础性课程,还要有为特长学生提供的数学高级课程,甚至要开发与未来专业选择相关的交叉新课程。

3.推动国家就校外教育的专门立法,制定更为明晰的培训机构设立与营运管理标准

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不合法、不合规机构坚决关停,对于培训班目前存在的欺詐消费者、夸大宣传等乱象,要加强监管,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加以治理,追究培训机构的责任。治理的同时,规范办学行为是关键。应该看到校外培训机构在补充学校教育、丰富教育类别促进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积极一面同时要突出问题导向,在解决校外培训机构办学单一化、同质化、超前超纲化等问题的同时,规范管理、正确引导、科学评价,建立校外培训机构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保障校外培训机构良性发展。

4.校外培训机构要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加强课程体系特色建设

一些校外培训机构的教育活动存在严重同质化现象,以单一强化学校学科教学、提升应试能力为主,与素质教育发展方向背道而驰。校外培训机构同样需要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回归到培育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上来,才是校外培训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研究课程体系建设,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育人模式。而校外培训机构的根本任务应该是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规律,从个性化、选择性的策略人手,开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在体育、艺术、科技、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方面拓展课程空间,丰富学生课后学习内容,挖掘学生社会课程资源,开发基础教育的选修课,真正回归到学校教育的补充与丰富的功能上来。

猜你喜欢
中小学生现状数学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