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背后,隐藏着鲜为人知的故事

2019-09-09 06:09俞肖
世界博览 2019年16期
关键词:宣德梁平王后

俞肖

青铜方罍器身。青铜罍诞生于商代晚期,是大型的酒器,呈圆形或方形,常被当做重要的礼器使用。在王室和贵族的盛大宴会上,罍是必备的酒器,但很快被青铜尊所代替。

人类的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蛰伏着悠远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它们犹如散落在时间长河中的珠贝,串联起来就编织成了闪光而又珍贵的记忆,那里诉说、还原着历史的真实,诠释着无数历史谜团的答案,镌刻着人类发展的光辉足迹。它们像巨大的磁石一般,吸引着人们去探索、追寻和守护,这种人类与生俱来的文化活动就是收藏。

中国和世界收藏文化的岁月过往

在人类的蛮荒时代,智慧的先民们就已经懂得收藏生产生活中的种种遗迹了。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了集中收藏的倾向。后来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收藏活动的内容日渐丰富。在奴隶社会时期,收藏活动凸显繁荣,许多珍贵的古代艺术,幸运地保存了下来。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也是收藏活动的重地,公元前6世纪,已经开始了有规模的收藏活动。公元前284年,托勒密王朝在埃及亚历山大港创立了亚历山大里亚博物馆,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科学和艺术中心。中世纪的时候,僧侣垄断了文化和教育,教会担当起收藏古物和标本的职能,为此许多有名的修道院变成了藏品丰富的博物院。14世纪中叶到16世纪末的文艺复兴运动掀起了欧洲文化运动的狂潮,拜占庭时期的手抄本、罗马废墟的古代雕像,激起了人们对希腊、罗马时代古典文化的热烈向往,一股收藏热在欧洲各地蔓延开来。无论是教皇、君主还是平民,都成了热衷收藏的收藏家,雕像、古币、金银首饰等,都成了人们竞相收藏的对象。同时,他们把收藏的触角伸向了亚洲、非洲甚至更远的一些地方。此时的私人收藏方兴未艾,出现了美第奇等一些著名的收藏家族。另外,西班牙王室、法国凡尔赛宫、意大利佛罗伦萨及梵蒂冈等的收藏也是声名远扬,这些都为后来一些著名博物馆的诞生奠定了藏品基础。16世纪的私人博物馆,不再仅向贵族开放,而逐渐向社会大众打开。18世纪,在工业革命和欧洲民主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国家博物馆相继建立,如著名的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的对外开放,标志着博物馆已经成为社会公众服务的一部分。19世纪,收藏进一步走向民间,此时是大型和综合性博物馆发展的高峰时期,到20世纪初,博物馆收藏趋向专业化,考古、艺术、科学、教育等各种博物馆都建立起来,此时的收藏已经进入一个日臻完善的阶段。

当我们把目光转向中国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个具有5000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它丰富的收藏在世界上令人叹为观止。俯拾历史的碎片,我们可以窥见奇幻诡异的收藏世界,可以清晰地梳理几千年的发展脉络。它经历了石器时代的滥觞期,夏商周及春秋战国时期的孕育期,秦汉的成长期,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发展期,隋唐五代的成熟期,宋代的高峰期,金元的回落期,明代的平穩期,清代的飞升期,民国的黄金期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至今的浪潮期。在此期间,中国的收藏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

收藏的旅程既不单调也不落寞,沿途交叉闪现的宫廷、民间、博物馆收藏的繁复风景,沉淀着人类的智慧和文明。在众多的藏品背后,隐藏着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或许惊心动魄,或许扑朔迷离,它们无比生动传奇,倾诉着岁月珍藏中的艰辛和快乐,折射出那个年代的历史和文化。虽然那时的人物已经随着时代悄然逝去,但幸存下来的珍宝却穿越时空的隧道,静静地伫立在喧嚣的世间,见证着那段历史以及发生过的一切,沉默无语,亘古永恒。

明宣德青花缠枝花卉纹盘。

明宣德青花缠枝花卉纹盘。

因国宝而被处以极刑的王后

公元前168年,西汉文帝的爱子淮阳王刘武被封为梁王,人们叫他梁孝王。梁孝王和景帝是同母的兄弟,他们的母亲是窦太后。哥哥景帝很喜欢这个聪明机智的弟弟,经常赐给他大片的土地、无数的金钱和珍宝,于是他成了当时有名的全国首富,家产比国库里的还要多。这种特殊的待遇和宠爱,令其他的几个诸王羡慕不已。每次入朝的时候,梁孝王都与他的哥哥景帝同车、同饮、同游猎,过着奢侈豪华的帝王般生活。有一次,景帝和梁孝王在一起饮酒,酒酣之时拍着梁孝王的肩膀说:“千秋万岁后传于王。”梁王听罢非常高兴,以后更加卖力地为皇上做事。公元前154年,吴楚七国突然反叛,在此危急时刻,梁孝王以“诛晁错,清君侧”的名义率军西征,死守淮阳,派韩安国、张羽大将军,共同抵抗吴楚联军,叛军受到顽强的阻击,从而控制了局面的进一步恶化。由于梁国在平叛七国之乱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梁孝王更加得到皇上的恩宠,财富也迅速增加,梁国也进入了强盛时期。

梁孝王不仅是富贵等身的皇亲国戚,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收藏家。他搜罗了许多国宝级的文物,其中以一件青铜罍最为珍贵。青铜罍诞生于商代晚期,是大型的酒器,呈圆形或方形,常被当做重要的礼器使用。在王室和贵族的盛大宴会上,罍是必备的酒器,但很快被青铜尊所代替。因此青铜罍流行的时间短,数量少,流传于世的珍品可谓凤毛麟角。梁孝王藏的这件青铜罍,是他到京城看望母亲窦太后时,太后赏赐给他的。梁孝王是窦太后最小的儿子,既听话又能干,深得窦太后的宠爱,得到的赏赐数不胜数,但他最喜欢的还是这件价值连城的青铜罍。它以青铜精炼铸造而成,器身上用金丝镶成龙飞凤舞、祥云缭绕的精美纹样,造型庄重雄浑,气势不凡。梁孝王得到这件宝物以后,就对它格外珍爱,常常把它放在身边随时观赏。

明宣德汀州白鹭纹蟋蟀罐,款识:“大明宣德年製”六字双行楷书款。

汉景帝废除太子后,窦太后想让梁孝王继承王位,但这一想法遭到朝中袁盎等大臣的极力反对,因此梁孝王和袁盎等人结下了仇怨,并暗地里派羊胜、公孙诡等人行刺袁盎等人。后来这件事传到了景帝的耳朵里,经过盘查后,发现幕后的操纵者竟然是他的弟弟梁孝王,景帝对他的行为既震惊又恼怒,从此断绝了和他的来往。

梁孝王仿佛从天上坠落到地下,失宠的感觉令他不能自控,常常郁闷之极,欷歔不已,不久就得了一场大病。公元前144年6月,梁孝王的病已无可救药,临终前他还一直念叨着家藏的青铜罍,并再三叮嘱李王后说,以后想念他时,就把青铜罍拿出来看看。一句话说得李王后泪水涟涟,泣不成声。最后他又立下遗嘱:“此罍价值万金,要好好收藏,切勿给予别人。”直到李王后点头答应后,他才放心地合上了双眼。

梁孝王死后,梁国的疆域和地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国土被分成了5块,梁孝王的5个儿子每人继承一块,长子刘买继承了梁王的爵位,当上了梁共王。刘买在位的时候,其国力和财富远远逊于梁孝王时代,生活不算很富裕,但在这种情形下,他依然谨记父亲的遗训,好好守护着家传的宝物青铜罍。

转眼10年过去了,梁共王刘买也去世了。刘武的孙子刘襄继位,成为梁平王。梁平王娶了一个年轻貌美的任王后,梁平王对她十分宠爱,任王后逐渐变得张狂任性。她听梁平王说府库中有一件举世罕见的青铜罍是祖辈相传的宝物,就缠着梁平王想把那件青铜罍放在自己身边。这时祖母李太后(刘武之妻在世,听说这件事后很不高兴,有些愠怒地对任王后说:“先王临终前留有遗命,不准把青铜罍给任何人,库里有那么多值钱的东西,你可以随便挑选。”但是,蛮横任性的任王后根本听不进去祖母李太后的话,冲着梁平王大哭大闹。梁平王实在拗不过任王后的纠缠,只好聽了她的话,到府库中取出青铜罍交与任王后,任王后这才破涕为笑。祖母李太后知道后非常愤怒,狠狠斥责了他们一通。刚好这时有朝廷的使者到梁国巡察,李太后就想把这件事告诉使者,让皇上好好处置他们。梁平王和任王后知道后又气又怕,关上门不让李太后出去,李太后和他们争执的时候,一不小心被门缝夹住了手指,钻心的疼痛令她没了力气,最终没能见到朝廷的使者,不过他们之间就留下了很深的怨恨,李太后成了任王后的眼中钉肉中刺。据说李太后暗地里和食官长、郎中尹霸等人通奸,任王后抓住把柄后,将李太后那些难以见人的风流丑闻传得宫内人人皆知。李王后恼羞成怒,但又知是自己的错,“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心中充满愤懑,不久就得了重病卧床不起,很快到黄泉见梁孝王去了。在李太后生病期间,对过去耿耿于怀的任王后,从来没有去看望过她,去世以后也不肯为她守孝。

在李太后死后不久,有个叫类犴反的淮阳人犯了罪。原因是有人伤害了他父亲,这个人是淮阳太守门客的朋友。一天他和太守门客同车外出的时候,当太守门客下车后,类犴反就伺机杀死了他的仇人并出逃。淮阳太守知道这件事后,下令梁国的官员缉拿类犴反,但一时查不到他的踪影,就逮捕了他的亲属当人质。为了救出自己的亲人,类犴反将他知道的梁国宫中秘事向朝廷告发了,并说出梁平王和任王后与李太后之间的恩怨,将青铜罍一事详细禀报了朝廷有关人员。朝廷官员知道这件事后非常重视,觉得有必要禀奏皇上。汉武帝知道此事后深感气愤,痛斥梁平王蛮横无理令家庭失和。朝廷百官提出要按法律处置梁平王,将其降为平民,但汉武帝念其祖辈世代忠良,不想从严发落,下诏将梁国境内拥有的18个县减为10个县,同时认为这件事是由任王后惹的祸,应该罪不可赦,于是将任王后处以死刑,这个不孝的王后最终为争得国宝丢了身家性命。

2001年3月20日,在纽约佳士得亚洲艺术品的拍卖会上,一件私人珍藏的青铜方罍器身(器盖现藏中国湖南省博物馆),以924.6万美元(含手续费约折合人民币9000万元)的天价,创造了亚洲艺术品在国际市场上最高拍卖的奇迹。据说这件商代晚期方罍,1920年出土于湖南省桃源县漆家河,一农民发现后放在家中。古董商知道后设法购买,但几经波折,最终令器身和器盖身首两处,致使器身在海外流落50多年。它形体高大,气势雄伟,通体装饰着云雷纹、兽面纹、夔龙纹、云纹等多种纹样。器口书写“皿天全作父己尊彝”八字铭文,是迄今为止出土方罍中最大、最精美的一件,堪称不折不扣的“方罍之王”。

蛐蛐皇帝

明宣宗宣德皇帝朱瞻基是明朝的第五代皇帝,号称“太平天子”。他从小天资聪颖,得到祖父——永乐皇帝的宠爱,永乐皇帝经常把他带在身边言传身教,想把他培养成未来英明的君主。朱瞻基果然不负众望,在洪熙元年(1425年)6月即位。在位近10年间,励精图治,尽奉国事,使明朝进入了一个经济发达、文化昌明的巅峰时期。可惜的是,如此有才干的皇帝英年早逝。1436年,年仅36岁的宣德皇帝因病过早地离去了。

年轻有为的宣德皇帝不仅治国有道,而且在书法、绘画、诗词等方面颇有造诣,流传有《御制诗集》,传世的书画作品就有31件,其中《瓜鼠图》《万年松图》《三阳开泰》等堪称精妙之极的经典之作。不过,宣德皇帝除了这些雅好以外,还有一个特别的爱好就是斗蟋蟀。

宣德皇帝以爱玩儿著称,这在历史上是有记载的。过去民间说“蟋蟀蛐蛐叫,宣德皇帝要”,就说的是他这一段。所以宣德皇帝也叫“促织皇帝”,就是蛐蛐皇帝。

蟋蟀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大概到了唐代,人们为了欣赏婉转清脆的蟋蟀鸣叫开始饲养。传说唐代天宝年间的宫女,常常把装进金丝笼的蟋蟀放在枕边,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聆听蟋蟀悦耳动听的浅吟低唱。宋代时出现了斗虫之风,像南宋宰相贾似道就是一个地道的蟋蟀迷。相隔200多年以后,宣德皇帝因好蟋蟀,而成了一位蟋蟀皇帝。他令全国各地为朝中进献蟋蟀,当然,文武群臣对皇帝的此项爱好颇为反感,那些随从们只得在暗地里将全国各地的蟋蟀弄进宫,供皇上赏玩。

为了给皇帝进贡蟋蟀,各地方官便逼迫老百姓大肆捕捉,因此发生了许多悲喜交加的故事。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著名的《聊斋志异》中讲述了这样一个传说:宣德皇帝酷爱斗蟋蟀,命令各地朝臣供奉上等的蟋蟀进京。地方官为了完成任务,便将捕蟋蟀的重压加在百姓身上。其中有一个叫成名的读书人,被迫无奈,将书本扔在一旁,拿起捕蟋蟀的竹筒和铜丝做的笼子,到处搜寻蟋蟀的踪迹。为逮不到蟋蟀弄得倾家荡产,还被打得遍体鳞伤。正当成名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的妻子找到一个算卦的,提供了一些捉蟋蟀的线索。成名按照大师的嘱咐竟然捉到一只极品蟋蟀,就在全家高兴之际,儿子好奇地打开了蟋蟀罐,小虫一下就跑没了,等再捉回来的时候,断了一条腿,很快就死了。又气又恼的妻子将火都撒在了儿子身上,说:“都是你惹的祸,蟋蟀死了你也该活不成了。”儿子听了更加自责,不久便投井寻死了。成名夫妇丢了蟋蟀,又失去了儿子,真是痛不欲生。不过在官吏的催逼下只好去逮蟋蟀。后来竟然捉到一只极品的蟋蟀,厉害得能斗败大公鸡。于是兴高采烈地把它送到宫里,和那些进贡的蟋蟀一比高低,结果每次都是独占鳌头,成了蟋蟀中的冠军。而且这蟋蟀一听到优美的琴声就翩翩起舞。惹得皇帝开心不已,兴奋之余赐给巡抚很多东西。巡抚也将这一功劳归到了华阴县令身上,并给予一定的奖赏。县令也就免除了成名的徭役,通过主考官的关系,让成名考取了秀才。成名因捕蟋蟀有功,从此过上了有田有楼,吃喝不愁的富裕生活。

因为皇帝的嗜好,一只小蟋蟀牵动着官吏百姓的荣辱成败,悲欢离合,真是可悲可叹!

皇帝斗蟋蟀十分讲究养虫的盆罐,所以在宣德年间,各式各样的蟋蟀罐很流行,于是就诞生了著名的宣德盆。清代诗人朱彝尊曾有这样赞美蟋蟀罐的诗句:“冷盆宫样巧,制器自宣皇。”蟋蟀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但还要透气,所以陶制带盖的盆罐最为适合,宣德宫中的蟋蟀罐都是苏州陆墓一带烧造的陶制品,有不少有宣德款,至今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还收藏着此类器物。瓷罐是用来做斗盆的,但盆底不能太滑,也不能太粗硬,因为蟋蟀相斗时用力很猛,盆底光滑就容易滑倒,盆底粗硬,则会把蟋蟀的足锋磨伤。据说宣德皇帝用的斗盆极为讲究,底部是用磨细的五色砖片铺成的,这样的斗盆,涩而不粗,细而不滑,蟋蟀在上面搏斗不会有打滑或磨伤的危险。为了满足皇帝斗蟋蟀的需要,宣德皇帝命令景德镇御器厂大量烧制蟋蟀罐,能书擅画的他亲自制定纹样并亲自书写题款,可见名不见经传的小小玩物却成了皇帝心头的最爱。

在宣德的皇宫里,养着各种各样的蟋蟀。养蟋蟀是件辛苦的事,必须小心翼翼,精心饲养。这样劳心费神的活儿,皇帝当然是不做的,就摊在了宫女和太监身上,谁也不敢怠慢,只怕一不留神,因为小小的虫儿丢了性命。斗蟋蟀自然是宣德皇帝最大的乐趣了,蟋蟀搏斗时的激烈场面最为刺激,胜利者双须飞舞的样子、欢快的鸣叫以及失败者仓皇逃窜的情形常常令宣德皇帝哈哈大笑。胜者王侯败者寇,小小的蟋蟀也莫过如此。

宣德皇帝病逝后,他使用的蟋蟀罐沒有保存下来,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当他年仅8岁的儿子继承皇位后,朝政由宣德皇帝的母亲太皇太后张氏和元老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执掌。作为“女中尧舜”的张后,认为宣德皇帝斗虫的嗜好不符合一国之君的儒家风范,所以在宣德帝死后的当天,就颁布了一条命令:“将宫中一切玩好之物,不急之务皆罢去。”显然是怕以后的皇帝误入玩物丧志的歧途。

从宣德以后,明朝宫廷斗蟋蟀的风气终止了,景德镇御器厂也停止了蟋蟀罐的烧制,以至于到了清代,宫廷也禁止此风的传播,而稀有的宣德蟋蟀罐就成了后人最珍贵的收藏。1982年,在景德镇珠山路出土一件平盖青釉蟋蟀罐。1993年春,在景德镇中华路出土21件青花虫罐及一件青花过笼。

传世至今并有记录的宣德官窑蟋蟀斗盆共有4件。一件为故宫旧藏的宣德晚期青花牡丹蟋蟀罐;一件为日本户栗美术馆藏宣德晚期青花天马蟋蟀罐;另一件为1989年11月,苏富比公司《中国艺术品目录》中刊出的黄地青花瓜果纹蟋蟀罐;还有一件宣德早期的官窑青花蟋蟀罐于2001年秋季出现在太平洋国际拍卖公司举办的秋季艺术精品拍卖会上。它们都是宣德皇帝赏赐大臣的物件,所以侥幸逃出宫门流传至今。

(责编:马南迪)

猜你喜欢
宣德梁平王后
中华蜜蜂为梁平柚授粉的效果及梁平柚蜂蜜品质研究
红心王后
洪武、永乐、宣德、成化古瓷鉴定技巧
昆士兰大学
清宫藏瓷中为何少见宣德蟋蟀罐?
王后躺枪
医者
The Color Purple
宣德炉为何是文房首器
宣德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