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思考

2019-09-09 07:31赵艳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教学思考高中信息技术生活化

赵艳

【摘要】:高中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和其他学科有一定的区别,它有较强的实践性,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以生活为出发点,从生活中截取素材,将其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中,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同时,辅以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交流,通过完成任务而获得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这样更利于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教师的教学也才会变得更加有效。

【关键词】:生活化 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思考

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程,这门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到了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应进一步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以生活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展开合作学习,这对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和学生信息技术技能的培养都具有积极意义。

一、基于生活化的信息技术教学原则

首先,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应遵循生活化原则。遵循生活化原则,就应紧扣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生活中截取学生所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来创设情境,由此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遵循生活化原则,就应该着眼于學生的应用能力培养,以任务形式组织学生展开合作学习,让学生在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探讨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同时,要将信息技术课程由课堂向生活拓展,以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而引导学生展开应用,真正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

其次,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应遵循主体性原则。实施生活化教学,其目的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客体。为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不仅要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参与度,还要注重优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真正经历信息技术知识的构建过程,在应用中培养学生的技能。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参与到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

最后,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应遵循应用性原则。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学目标的预定,还是课堂活动的组织,或是课后任务活动的设计,都要力求凸显能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基于生活化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

为更好地对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展开探究,笔者选取了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中的“文本信息的加工”展开教学实践并结合教学实践展开分析。

(一)课题:表格信息加工

(二)教学内容

一般字处理软件的常用编辑功能(纸张大小的选择、版面的分割、图文的排版)。

(三)教学过程

1.播放视频,导入新课。借助课件,播放《再别康桥》的诗歌,课件同时呈现诗歌内容,诗歌的标题、内容以不同的字体、字号、颜色呈现,由此而引入新课。

2.呈现任务,展开合作。呈现任务:(1)将纸张设置为A3,并分为两栏;(2)录入《再别康桥》诗歌内容并根据要求设置字体、字号和颜色等(以幻灯片形式展示具体要求:页边距、字体大小、颜色)等。

呈现操作提示:如字体颜色的设置:(1)选中要设置颜色的文字;(2)执行“格式”→“字体”,弹出对话框;(3)切换到“字体”对话框,找到“字体颜色”,点击其下方的自动右边的小三角形,即可选择颜色。

小组合作,相互交流。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及操作提示展开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任务。在该环节中,教师巡视小组合作学习情况并适时给予指导。

3.归纳总结,评价激励。以小组为单位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汇报,总结任务完成过程中所学习到的知识点、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归纳总结并结合小组的合作情况对小组实施评价。

4.布置课后任务,应用实践。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一篇诗歌,利用所学知识,将其制作为小报。

三、基于生活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思考

结合教学实践不难发现,实施生活化教学后,教师不再充当讲授者角色,而是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多是要通过情景导入新课,以任务形式来组织学生展开学习。为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为更好地实施生活化教学,可从以下四方面展开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该环节更多的是要结合教学内容,从学生生活中选择学生所熟悉的素材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以引入新课程。如“表格信息加工”中以学生成绩的排名、平均分等来引入新课。

(二)布置任务,给予提示

实施生活化教学,以生活情境导入新课后,教师要及时向学生呈现当次课堂所要完成的探究任务。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学生实际,要紧扣教学目标,要清晰明了。出示任务后,教师要结合任务而给出操作提示。信息技术操作性较强,进入高中后,大多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一般工具的应用,出示操作提示,目的让学生根据操作提示展开任务活动,通过操作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合作完成任务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以问题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深入交流。如“文本信息的加工”中字体颜色的设置,除了采用利用“格式”→“字体”进行设置,还可问学生是否有其它的操作方法,由此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掌握常用工具栏的应用。

(三)课堂归纳,评价激励

该环节更多的是根据学生的合作交流情况,引导学生汇报,结合学生的汇报而对课堂中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在该环节中,教师要结合相应的知识点进行操作演示,帮助学生回顾知识点。如“页面设置”,可边操作边讲解,提示应该注意的问题。当然,此时的讲解并非照本宣科,更多的是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是以精讲的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

对小组学生的评价要结合学生完成任务的效果、时间、方法等展开。如“表格数据的图形化”中学生所选的图表类型是否符合数据要求、操作是否准确、图表数据图形化是否美观利于读者浏览等。在教学实践中,最好能以量化的方式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这样才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四)课后拓展,应用提升

实施生活化教学,通过课堂教学而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后,要及时布置课后实践活动,以此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提升。如“文本信息的加工”后布置制作小报任务,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制作小报过程中熟悉文字处理工具的应用。同样,在“文件的下载”的教学后,布置学生下载自己所喜欢的歌曲、明星图片、视频等,让学生在下载过程中掌握常见文件的类型和下载途径。

课后任务的完成,可组织学生自主完成,也可单独完成,学生完成任务后,通过网络(QQ、微信、邮箱)等方式将成果传给教师,教师及时审阅并给出评价。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教师虽然布置了课后练习任务,但没有及时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价,导致任务完成情况不佳。其实,当前大多学生家里都有电脑,也有条件完成任务,布置任务后,要及时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反馈。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切实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学需要,从生活中选取有利的素材,将其引入到信息技术课堂中,以此而激活信息技术课,激活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同时,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展开实践,这样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霞.高中信息技术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2009,(08).

[2]胡强.新课标与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大众科技,2007,(02).

[3]赵爱颖.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感悟[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0).

[4]那文怡.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探讨[J].中华少年,2018,(20).

猜你喜欢
教学思考高中信息技术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