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胜县(平和)县尹扈海去思碑

2019-09-09 16:02朱超源
闽南风 2019年8期
关键词:碑文石碑

朱超源

“雁过留声,人走留名”。轻拂历史的风尘,一块昔日不为人所注意的石碑被撩开神秘的面纱,露出它的庐山真面目。

午休正酣,阿国的手机倏然打入,兴高采烈地告诉我淘到宝了。他知道我平日里对“考古”较感兴趣,电话里催促要我赶紧到新陂来,越快越好,说迟了就遗憾了。神秘兮兮的,搞得睡意全无,到底是什么稀罕物?兴致一下子就来了,事不宜迟,立刻驱车前往,原来是他们村里挖掘到了一块石碑——“去思碑”。

“去思碑”,也称“德政碑”,是古代碑志中的一种。旧时,一些官吏在任上时,泽被一方,颇得民心,卸任离开时,地方的士绅因感其“德政”,于是著文勒碑,刻上官吏在任时仁政善举,并立于闹市醒目之处,一则彰显其功德,再则聊表思念之情,三则榜样教育作用,树勤政廉洁之教材、弘清正爱民之风气。

眼前的这块石碑早已被安放在新陂小学门口龙井宫边的小屋里,花岗岩材质,碑高205厘米,宽98厘米,厚为13.5厘米,不见碑底座,只看到石碑下方嵌入部分像个楔子,碑身斑驳,字迹模糊,石碑左下方有些暗淡,循着字迹隐约可辨碑额用篆体书写“县尹扈公去思之碑”。正文开头刻着“南胜县尹扈侯去思之碑”,“南胜县?”心里不禁一阵窃喜:莫非跟元朝建置——南胜有关?扈侯?莫不是当时的县尹扈海?

其实了解到南胜县县史相关内容还是跟去年的阳明建县500周年到九峰镇采风有关,当时为了探究王阳明奏请朝廷设置平和县的历史渊源,翻阅县志以及网上资料,查询到在明朝之前的元朝,至治年間1321——1323年,就析龙溪、漳浦和龙岩三县部分地域置南胜县,县治在“九围矾山之东”(今南胜镇),至元三年(1337)由于李志甫率领农民起义,占领县城,围攻漳州,震惊元廷。至元六年(1340)起义被镇压,李志甫也遭陈君用纠集地方武装杀害。因觉县治地处深山密林之处,管辖极为不便,遂将县治所迁到“琯山之阳”(即今天的小溪镇旧县村)。至正十六年(1356)县尹韩景晦以“地僻多瘴”为由,迁南胜县治所于“双溪之北”(今南靖县靖城),更名为南靖县。这在《平和县志》就有记载也仅仅是一笔带过,记录更多的是明正德十三年(1518)于九峰设置县治平和的史料。而《康熙平和县志·乾隆南靖县志》记载,元南靖知县就为扈海和韩景晦两人,扈海于1348年前离任,1350年受命率兵征剿叛军方国珍,兵败被俘,最后被杀。难道有关扈海在南胜县的足迹在这里能得到印证?

事实证明我的猜测是正确的。此次专程从漳州赶来的漳州市政协海峡文史馆江焕明馆长、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李弢和文史馆工作人员以及平和法院的黄仁生主任他们几个早早就忙活开了,他们小心翼翼地用大张宣纸把整个碑文拓了下来,用旧报纸把宣纸卷成筒收了起来,打算回到漳州再慢慢校读碑文。趁着闲暇的空隙,我与他们攀谈了起来。据老村长介绍,此次石碑是在村里一次修路的时候被发掘到的,上了年纪的人说那石碑先前是立在村口,后来慢慢倾斜,大伙儿管它叫“倒石碑”;再后来横跨在沟坎上,成了铺路桥;随着县城主干道浇筑柏油路,石碑左下方一部分被柏油泼洒到(就是之前看到暗淡的部分),后来县城道路扩建铺设水泥路,石碑也不知道被掩埋在哪里。因为大家都没有认真去推敲碑文内容,觉得那样的石碑也没有多少价值,所以谁也不在乎它的下落了,直至这次村道改造,挖掘机一工作,那块石碑才重见天日,大伙儿觉得还是应该找个有学问的人好好考究一下,看看碑文究竟写了啥?也好解解心中的疑惑。专家把石碑小心清洗擦拭干净,认真辨识,从碑文上可见“侯名海,字巨源,号秋涧,卫辉人”,扈海、南胜县、至正……所有一切都指向南胜县尹扈海无疑,专家确认这块石碑正是元至正八年(1348)扈海离任后民众所立,嘉靖为风所仆……大明万历六年复立,这块石碑所歌颂的主人公终于浮出了水面。如果从明万历六年(1578)算起,距离现在已经足足有440年了,因为年代久远,所以碑上的文字一时很难一一辨认清楚,不过,拓了碑,揭开这个谜团也就指日可待了。

很快,专家的研究有了结果,在江馆长和李弢研究员的努力下,碑文内容逐渐清晰了起来,“扈侯去思碑者,扈侯既去,其民思而不忘。必何思乎扈侯,以其克尽为令之道也……号秋涧,卫辉人。”余下落款为立碑人及时间,碑文字体清秀,每字四公分大小,22行,每行30字,洋洋洒洒共403字。碑文记录了县尹扈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兴学校、光梵刹、创琳宫……士农工商无一不对其深深眷恋,在其调任清流时,众人感其恩德,特立下“去思碑”以兹纪念。

从年代考究,小溪旧县也是作为南胜县县治所在地,“旧县”这一称呼名副其实。现在山顶社即原来的“城顶”,井边社至今还保留着一座古城墙,被称为“城门尾”,据老一辈人回忆,原先“县学”遗址就是现在的小学所在地,不过岁月沧桑,现在已经面目全非了。村里的“福安寺”香火依旧鼎盛,在袅袅青烟中,我们只能循着黄氏宗祠“追远堂”去追忆远去的时光了。“去思碑”距离旧县村也不过区区几里地,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关县尹扈海的“去思碑”会出现在新陂村的路口了,这绝对不是偶然,在冥冥之中为我们把历史长河中那颗斑斓的砂石淘洗了出来。

石碑虽然无声,但它身上那一笔一划的印痕却清晰地勾勒出沧桑的历史,像一位耄耋老者,轻轻地告诉我们发生在这片大地上久远的故事。南胜县(平和)县尹扈海去思碑的发现,为研究平和县的发展沿革提供了可贵的历史依据,填补了南胜县(平和)有关元代县史的一段空白,值得一书,感谢所有为此付出辛劳的人们!

猜你喜欢
碑文石碑
消失的亚特人之黄金山谷
悠久又多样的碑
皇清诰封奉直大夫刘府君宜人祖姓孙太君“万古流芳”墓志碑
彝族碑文略论
彝族碑文略论
关于辽代翰鲁朵的看法
忘记坟
雷公奇遇记之石碑说话
快乐辞典
古诗里的叠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