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课程中法治思想的融合与发展

2019-09-10 18:25张薇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0期

张薇

摘 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越来越完善。初中政治教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时期是相对比较特殊的时期,初中生尚未形成完整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生理方面以及心理方面都会产生较大的变化,因此,教师应注重对初中生的法制思想教育,将法制思想的教育融入到政治课程之中,不断提升初中生的法治意识,从而为初中生的成长以及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分析了法制思想在初中教育阶段的重要性以及法制思想与初中政治课程之间的联系,并对初中政治课程中法治思想的融合与发展策略提出建议。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程;法治思想;融合与发展

引言

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不断进步发展,必须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让他们知道法律规定不能做的事情是不允许触碰底线的。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融合法治思想,可以让学生敬畏法律,形成正确的思想。

1一些初中思想政治课存在的问题

初中生的心理和心智未成熟,缺乏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自我约束能力不够,当面对看电视或者其他娱乐模式与写作业两者权衡时,不知道如何抉择。在初中政治课程中融入法治思想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还能够提高初中生对法治思想的兴趣,加强法治思想学习。但是一些初中思想政治课程仍存有问题,必须正视这些问题,找出好的解决方案。

1.1课程内容与社会和学生身心发展情况不相符。

初中思想政治课程主要讲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自我、与他人与国家社会。初中政治课程主要通过对思想政治的学习,加强对自己的认识,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的关系,了解党和国家政策方针,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形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而一些教学课程缺乏这些东西,缺乏创新意识。现如今,社会不断发展,尤其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新的发展。因此,政治教材要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发生变革。有些地区的教学,缺乏与时俱进的理念。课程内容与初中生的心智发育水平不太匹配,一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没有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是太过于简单就是难以理解。例如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中第二单元第四课的内容社会生活讲道德,讲道德有礼貌是从幼儿园就贯穿始终的思想,这一课的内容安排到八年级政治课程中未免过于简单,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八年级第九课的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现如今的孩子都生活在美好生活里,不懂得危险是什么,更不懂得如何维护国家安全,仅凭借课本中的问题不能增强学生对国家安全的认识,所以这一课设置在八年级有点过早。

1.2一些教师的教学思维滞后。

除了课本的不足外,教师的教学思维存在一些问题,现在国家实行新课改,课堂上不能仅仅以老师讲课为主,还要穿插学生自主回答问题、提出疑问、课后思考等,是学生与老师双向互动的模式。

1.3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化。

一些老师的教学方式老化,吸引不了学生上课兴趣,只是老师一味地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稍微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就容易开小差,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的知识很少,遇到不理解的没有时间思考。有些老师会在讲完一小节之后问学生有哪里没听懂或者根据自己刚才讲述的内容出一道思考题,如果学生都能正确回答出来就证明学生对本小节掌握得还是很好的。例如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这一章节的第46页,有一道课后思考题,简简单单的思考题可以折射出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情况,一些老师选择跳过这一环节,只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却不注重自我思考能力。反家庭暴力法规定:“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针对这一法律法规让学生谈一谈法治与我们的关系,如果有学生回答:法治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从各个方面保护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法治思想,当我们或者身边的人遇到伤害时,要及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个时候老师要对其发言给予肯定,面对错误的说法进行纠正,引导其形成正确的思想。

2初中政治课程法治思想融合与发展策略

2.1提升教师的法治教育水平

为提升初中政治课程法治思想教育的质量,学校首先应注重提升教师的法治教育水平。学校可以聘请相关法律专业的教师进行教学,或者通过举办法律方面的培训来提升教师的法治教育水平。教师应将自身所掌握的法律知识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在进行政治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灵活运用现实案例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应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法律方面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料,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初中政治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得到法治教育。

2.2为学生创造遵纪守法的环境

初中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中度过,校园是初中生接触最多的环境之一。因此,学校应为学生营造出遵纪守法的学习环境。首先,学校应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并确保相关制度得到有效的落实,在校园中,无论是学校的管理人员还是教师亦或者是学生,只要违反了相关的管理制度,都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只有这样才能在校园中营造出“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的法治氛围。除此之外,对于校园周边的环境,学校也要加强重视,学校应联合相关的执法机关对校园周边存在的社会不良现象予以清除,给初中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

2.3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开展教学

教师在初中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将法治思想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使初中生在日常的学习之中不断增加法律知识,并逐渐形成正确的、完整的法律意识。在初中政治教材之中,有许多的教学内容与法律思想具有比较紧密的联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并结合相关的法律知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初中生的知识体系。这样教师既可以依托教材进行教学,也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政治课程中融入法治思想,可以提升初中生的法律意识,增加初中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因此,学校以及教师应加强对法治思想教育的重视,積极为初中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将法制思想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从而不断提升初中生的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张金国.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进行法治教育[J].信息化建设,2015(05):83.

[2]金宏亮.浅谈如何将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教育[J].赤子(上中旬),2015(04):262-263.

[3]左勇.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培养[J].新西部(理论版),2014(08):163,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