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2019-09-10 07:22史颖莹
天津教育·下 2019年2期
关键词:美术情感评价

史颖莹

一、情感教育理念概述

情感教育理念即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并在课堂教学内容中进行情感与认知教学的区别与联系,最大化刺激学生情感联系,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教学作用。教师通过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与培养学生自身的情感,激发其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对知识充满探索欲,进而不断形成自身的思维方式,促进其正确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

情感教育理念是理智、理念的对立面,但两者同样都是完整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与唯理智教育不同的是,其教育目标在设置的过程中不仅仅包括学生的现状学习水平与学习能力,其同时还强调学生在整个受教育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而对于知识的获取以及相关的智力能力训练也不再是整个教学目的核心,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更加从内心情感出发进行相关交流,教师不再是一个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权威的建立者,而是与學生处于相互平等的关系,两者是朋友的关系,从情感的角度互相交流学习,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

二、情感教育理念的特征

(一)兴趣性

情感教育中的兴趣性是指情感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是进行单方面的授课,是教学课堂上的主导者,而学生则是课堂上的被动接受者,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一定的沟通交流,缺乏有效的师生互动,一方面使得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产生的疑问不能得到有效解决,进而导致问题越积越多,对学习产生困难,从而导致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和兴趣,而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亦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难点与盲区,从而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则是枯燥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学习枯燥感,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情感教育能够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变得活跃起来,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课堂教学高效开展。

(二)审美性

审美性则是指在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将整个教学活动不仅看作一个教师的教学作品,而更应该是一种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具有审美性的活动,一种教师与学生同时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并被对方吸引的一种活动。双方在活动的过程进行情感上的沟通交流,共同促进课堂的高效展开,使得教学活动不再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活动,亦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活动,而是更加上升为两者用心灵共同创造审美的活动,从而给双方都带来一定的情感体验与收获。

(三)成功性

成功性则是指教师在情感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激发每个学生内心产生成功体验的情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与失败,但教师更应该让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从而让学生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在日常生活中则是指要有被人尊重和看重的体验,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则是要有成功的体验,即学习的进步与成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从而能够形成对自身的良好暗示,产生积极正面的自我评价,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实现美术水平的提高。

(四)创造性

情感教育理念的创造性则可以通过两方面来体现,一方面体现在对学生创造力的激发。以往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只是单方面地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进行授课,更有甚者直接将美术课当作临摹课展开教学,忽略对学生进行美术基本功、鉴赏力以及相关学科思维的训练,例如美术教学中的观察力与鉴赏力训练、语文教学中的语感训练、数学教学中的逻辑训练等等,大大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而通过使用情感教育理念可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其是指教师在实践情感教育理念的过程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和程序。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带年级和班级学生基本情况,在情感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展开工作,从而促进教学课堂高效开展。

三、初中美术教学的现状

当前初中美术教学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于学校对于美术教学的不重视。受传统应试教育教学思想,美术并不作为学生期末考试与升学考试范围之内,因此一直处于可有可无的学科地位,不被学校所重视,缺乏对美术学科建设的投入力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低下、相关美术教学的材料准备不充分、课程安排设置不合理等等都导致美术教学课堂的低效;另一方面则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教师只是沿袭以往的授课方式,单方面进行相关授课,以完成课本中的教学内容为目的进行机械式教学,并未引导学生的兴趣,对于所有的学生都是采取“一把抓”的教学形式,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讲课的过程中,没能将美术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也缺乏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进而导致美术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下降。

四、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有效前提便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有利于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鉴赏力,从而促进学生美术学习水平的提高。例如在以星空为主题的美术创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相关多媒体播放设备展示关于星空的图片、动画,或是播放相关纪录片,让学生对星空进行更加形象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自身的情感融入画作之中,进行相关创作。同时,在创作之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引导学生向同学展示,并讲述创作思路,从而不断促进美术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

(二)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师生互动

在美术教学的课堂上,必须改变以往单一的“授之以鱼”的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者的教学模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基于此展开相关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课堂感受到被关注、被肯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在提倡课堂上人人参与,可以让学生自参与,完成相关绘画任务,也可以自主建立学习小组,完成相关学习任务,既加强了合作自主意识,又培养了他们的综合素养。师生互动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应该鼓励孩子大胆表现自己,活跃课堂氛围,进而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除此之外,为了让学生拥有更好的情感体验,相关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户外活动,例如带学生去户外写生,让学生亲身投入并有所感触,获得切身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初中美术的高效教学。

(三)创新教学评价标准,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在美术教学的评价中过于注重结果性评价,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甚至直接以“画得像”进行相关评价,不利于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不利于学生美术素养和绘画技巧的形成与提升。因此教师要想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入情感教育,就要创新教学评价标准,由结果性评价转变为过程性评价,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使学生能够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而不断促进美术学习水平的提高。例如,在多元化评价学生的过程中,一方面以学生的期末考试作为参考,另一方面还要以学生在平时授课过程中的课堂参与度与表现情况作为相应的评价标准,同时还要参考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转变教学评价主体,对每个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及时指出其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优秀之处和需要改进之处,从而促进学生美术学习水平的不断提高。

五、结语

在初中美术教学渗透情感教育的过程中,相关教师应立足于情感教育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并根据初中美术教学的现状,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师生互动,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不断创新教学评价标准,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实现对学生的多元培养,促进学生美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实现初中美术教学的高效开展。

(责任编辑 周子莹)

猜你喜欢
美术情感评价
美术篇
情感
台上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