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同成年自闭症患者的路径探析

2019-09-10 19:52梁文楚黄建齐刘慧君施钟政
科海故事博览·下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社会认同

梁文楚 黄建齐 刘慧君 施钟政

摘 要 随着自闭症患者成长,成年后脱离了特殊教育机构的托管,但仍需要合理的照顾,步入社会将面臨许多难题,对于成年患者,国家的政策法规,社会配套机构设施,专业从业人员目前处于较为空白的状况。因此,成年患者亟需得到社会关注,获得社会认同,本文以成年自闭症患者获取社会认同为切入点探析其路径。

关键词 社会认同 成年自闭症 路径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1943年由美国医生Kanner命名。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及统计手册第五版资料显示其主要症状有:难以与他人建立适当的社交关系,交流能力发育失常,伴有重复的刻板行为,甚至有认知损伤等行为。新确诊的患者人数日益增长,与此同时,已成年的患者人数也在增长,亟需得到社会关注,获得社会认同。

一、成年自闭症患者的生存现状

现代医学仍未明确自闭症的病因,随着各学科研究的逐步深入,民众的知识经济水平的提高,小龄患者经确诊后大多能投入到康复训练中,但大部分特教机构只接收12岁以下的患者。通过早期的干预,孩子的症状有所改善,成年后的状态取决于他们症状的程度及干预情况,低功能的患者需要经常护理,高功能的成年患者可以过着相对正常或独立的生活,成年患者没有了机构的托管后,靠监护人对其进行干预训练,与此同时,他们的监护人也渐渐老去,成年患者缺少合理的照顾。另外,国家对自闭症患者的补助对象主要集中在学龄前儿童,因此,对于成年患者,国家的政策法规,社会配套机构设施,专业从业人员目前处于较为空白的状况,成年患者面临着较为尴尬的境地。

二、成年患者获得社会认同的意义

成年自闭症患者在脱离机构的管理后,将面临来自社会和就业的压力,但他们仍需得到一定的护理和社会支持,这一定程度上给他们适应社会环境,适应工作和相对独立生存带来困难。成年患者要想更好地适应社会,可通过提高其社会认同,减少或消除群体间的隔阂,而患者要获得社会认同,需要提高社会成员对该疾病的认知,患者个人需提高学习能力,提升生活技能,锻炼生存能力。

三、社会认同成年自闭症患者的路径

(一)倡导全纳教育理念

2019年4月2日,是第12个世界自闭症日,本次世界自闭症日的主题为“消除误区,倡导全纳”,很多人对该疾病存在认知误区,以致无法在人群中识别出患者,或是浮于字面理解,不需要特殊支持等,也因为这些误区,该群体难以融入社会,被拒绝入学。全纳教育是1994年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的一项宣言,提出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的教育理念。目前我国有“随班就读”的实践,这种教育形式为全纳教育打下了基础。倡导全纳教育理念,可在学校营造平等的氛围,通过学校的建筑,景观,校风,学风,行为规范,人际关系,开设主题课程等构建包容性的校园文化,树立全纳教育理念[1]。反对歧视排斥,努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提高社会对患者的认同。

(二)打造关爱自闭症群体的支教品牌活动

国家出台了“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相关支教政策,以促进教育公平,另外,在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或是接受过中高等教育的志愿者,发起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支教活动,以此作为回馈社会的一种形式,社会对相对落后地区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基于此,接受过中高等教育的志愿者可以尝试开展有关关爱自闭症群体的支教活动,地点并不限于落后地区,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不局限于单纯的支教活动,渐渐发展成以支教为分支活动的综合性系列活动,如探访自闭症家庭,让社会各界给自闭症群体倾注更多的关注,还可联合当地企业,设计各类主题调研等,组织案例分享会,成功经验分享会等,助力自闭症家庭实现他们的梦想。爱心企业和志愿者可携手当地团委,在有意愿设立活动点的机构搭建平台,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持续助力该群体的健康成长,让更多人关注到这个群体,获得社会认同。

(三)适当增加成年患者直接接触社会的机会

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自闭症患者得以确诊,我国已有超过1000万的自闭症人群。由于该特殊人群难以与他人建立合适的人际关系,甚至有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视为“家丑不可外扬”,当孩子超过特教机构接收年龄后将其留在家中,孩子与外界交流少,与他人的隔阂加深。在监护人的陪同下,患者可适当到公共场合增加直接接触社会的机会。社会上完善就业和扶持政策,为有工作能力的患者提供就业机会,成年患者的监护人坚持对其进行干预训练,提高患者的学习能力,提升生活技能,锻炼生存能力,改善生存质量,让患者有更多机会进入公众视野,纠正民众对自闭症的误区,更好地获得社会认同。

(四)新媒体形式下的间接群际接触

间接群际接触干预能够改善一些弱势群体与污名群体的偏见,能够对社会预警提供更具指导性的意见[2]。随着网络的普及,新媒体形式打破了时空的约束,人们可以多方面地动态获取信息,通过新媒体形式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关注自闭症群体。如通过微信等搭建平台,可发布相关自闭症知识,特殊群体的生存现状,发展动态等相关推送。公益广告是有温度的广告,可设计相关主题的公益广告,培育和弘扬平等、友爱等传统美德,通过制作相关主题影视作品,动画等扩大收看群众范围,提高自闭症患者的社会认同。

四、结语

自闭症群体数量不容小觑,该疾病目前仍无法根治,随着患者成年,监护人的老去,获得社会认同,消除歧视,平等关爱,集体参与,更好地助力自闭症群体健康成长。通过倡导全纳教育理念,营造平等友爱的氛围;爱心企业和志愿团体可打造关爱自闭症群体的支教系列活动,有条件可与当地特教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增加群众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机会,尽可能让患者走进社会,贴近生活。自闭症群体获得社会认同,当该群体走出家庭,走出特教机构时,也能同样拥有平等的关爱。

参考文献:

[1]缪学超.英国全纳教育进程中的普通学校:职责、经验、挑战与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19(6):22- 23.

[2]艾娟.间接群际接触改善群体态度的有效性:研究与启示[J].江汉学术,2016,35(4):109- 113.

★基金项目:2018年广西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813643050。

猜你喜欢
社会认同
进城农村青年社会认同问题探析
司法公正社会认同的价值、内涵和标准
国内针对农民群体角色转换的认同研究综述
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社会认同的变化及其影响
民族传统体育仪式的文化解读
《彩虹艳尽半边天》对黑人女性的社会认同
略论我国中小城市社会工作职业化的瓶颈及破解
核心价值观:重构微媒体公信力的基础与根本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个体化趋势及社会治理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