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语言类课程的学习方式及总结策略

2019-09-10 00:57邓智文游沁学
高考·下 2019年2期
关键词:学习方法策略

邓智文 游沁学

摘 要:语言类课程学习涉及的环节较多,包含听、说、读、写教学,有助于增强高中生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高中生作为中学教学的主体,有必要掌握一些学习方法,提升自身语言类课程学习能力,发展自身思维能力,进而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对此,本文着重分析学习语言类课程的意义,论述语言类课程的学习方法,提出语言类课程的学习策略。

关键词:学习方法;语言类课程;策略

1.学习语言类课程的意义

高中语言类课程所涉及的学科内容繁多,包含英语、语文等学科,学习语言类课程有助于发展高中生语言表达能力。在语言类课程中,高中生具备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仅能够增强对语言类课程的理解与感悟能力,还能够增强课程的学习兴趣,进而更好的学习语言类课程。然而,由于传统教育的弊端,使高中生形成被动学习模式,掌握的学习方法也较为单一,导致语言类课程能力不强。因此,新时代背景下高中生要与时俱进,改变单一式学习模式,在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学习语言类课程,增强自身语言表达能力与运用能力,进而提升语言类课程教学质量。

2.语言类课程的学习方法

2.1坚持不懈的学习

有一种学习方法叫做浸泡式学习方法,特别适合语言类课程学习,即学习者运用零散的时间进行学习,做好学习累计,从点滴做起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积累。该种学习方法,是一个长期学习过程,高中生在学习中一旦养成浸泡式学习习惯,会伴随高中生终身,有助于高中生实现终身学习模式。在日常学习中,高中生可以创设学习氛围,以这种氛围为基础运用语言表述自身想法,促进语言的运用与语言表达能力,进而增强高中生语言学习兴趣。

2.2多读,培养语感。

部分高中生在学习中,认为多读没有用,不如不读。其实不然,我们所获得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获得的,阅读是人类打开思维的一把钥匙,对增强高中生认知能力具有促进意义。同时阅读能够增强高中生语感,强化高中生对语句、单词的记忆力。尤其是语文课程,需要高中生每一天阅读一篇课文,在课堂教学中,听教师示范读,抓住教师语感技巧,进而培养学生阅读语感。高中生在阅读中,需要将自身情感融入到其中,大声的朗读,进而提升学生语言组织能力与运用能力。

2.3每一天积累一个语句

在语言类课程学习中,需要高中生坚持不懈,每一天积累一个语句或者是词汇,每一天写一段话,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将有趣、有内涵的语句、词汇、段落记录下来,收录到小笔记本中,一有空就拿出来朗读,品味这些话的内涵,不仅增强高中生对知识的感悟能力,更能够帮助高中生积累写作素材,进而提升高中生写作能力。

2.4互联网学习方法

信息技術的发展改变了当代高中生学习模式。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各个学校与时俱进,构建校园网络平台,整合相关知识,融入到互联网平台中,高中生通过登录平台,获取相关语言类课程知识。据相关数据而知,当代高中生可以说人手一只智能手机,高中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登录到互联网平台中,获取相关知识内容,转变自身学习模式,增强高中生自身自主学习能力,拓展自身思维,进而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生应该转变被动学习模式,采取互联网学习模式,进而提升高中生语言类课程学习能力。

3.语言类课程的学习策略

在学习语言类课程中,高中生要找寻自身学习的兴趣点,增强自身学习语言类课程热情,进而才能够促进高中生更好的学习语言类课程。高中生只有对语言类课程具有一定的学习兴趣,才能够全神贯注的学习语言类课程。因此,高中生要增强自身学习语言类课程热情。通过上述,知晓语言类课程的多元化学习方法,因此,在学习语言类课程中,高中生要做好课前学习、课中学习、课后学习模式,做学习的“主人”,不能够做学习的“奴隶”。

3.1课前学习模式

在课堂教学之前,高中生要根据教师的指引,借助互联网平台,学习相关的语言类课程知识,之后阅读课文,采取标注的形式,边读边思考边标注,然后,试图解决知识疑惑,增强自身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能力。最后运用自身言语,结合对课文的感悟,将课文的内涵概括出来,记录在笔记本中,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工作。

3.2课中学习模式

在语言类课堂教学中,高中生要跟随教师的指引,积极主动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在教学中提出自身对知识的疑惑,与同学、教师一同探讨这些问题,解决自身对知识的疑惑,对语言类课程具有一定的掌握,然后跟随教师的指引,与其他高中生形成小组合作模式,一同探讨语言类课程知识内容,发挥自身主体性,阐述对知识的见解,然后在小组成员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中对知识具有新的感悟。在小组合作中,高中生应该充满热情,与同学之间积极探讨问题,进而才能够增强自身学习语言类课程能力。

3.3课下学习模式

等小组成员探讨完问题之后,小组成员阐述自身想法,并且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反思,根据教师的观点,回想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积累学习经验,避免再次犯错。借助课下时间再次学习互联网平台知识,弥补自身不足,用心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在作业完成之后,即使教师没有告知自己写课后感,高中生也应该主动写课后感,将自身对教学的感悟或者对课文的感悟,运用纸笔记录下来,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进而增强高中生学习能力。

4.总结语

综上所述,语言类课程学习对发展高中生思维能力、培养高中生综合素养具有促进意义。在语言类课程学习中,高中生要知晓多元化的学习方法,明晰语言类课程学习规律,合理的将这些学习方法运用到语言类课程学习中,进而增强高中生语言类课程能力。

参考文献

[1]孙金丽.新课改下如何促进高中生的语文学习迁移[J].文学教育(上),2018(12):100-101.

[2]郑宏.汉语语言类课程的人文性传承——以《汉语与传统文化》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47):236-237.

猜你喜欢
学习方法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小学英语复习的方法与技巧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心得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浅析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意义及学习方法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