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园动物应激及管理

2019-09-10 08:35张骏玛陈晓祥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19期

张骏玛 陈晓祥

摘要:圈养野生动物产生应激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而于动物园动物的应激特点进行分析,对应激行为进行归类,分析其中存在的危害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该文对动物园动物的应激原因及其表现进行讨论分析,在此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以求减少应激对动物园圈养动物产生的不良影响。希望能对相关从事动物园工作的人员提供一定帮助及建议。

关键词:应激;应激原;应激管理;圈养野生动物

中图分类号:S865.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9.029

0 引言

目前动物园中有动物种类繁多,并且其饲养方式以及展览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曾经的单一饲养方式已不适用于目前动物园的发展,目前产生的问题是应激原的增加对动物的影响。应激是对动物福利潜在指标的评价,对动物园应激问题进行研究目前也提上日程,对现代动物园应激问题进行讨论研究也越来越重要。应激的产生会对动物产生多重负面影响,让动物的繁殖、免疫等功能下降,同时会对动物的行为产生异常,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文中对动物园动物的应激原因及其表现进行讨论分析,有一定的实际性意义,在此过程中参照的资料都是动物园中不利应激影响及需要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其主要目的是为可不断改善圈养动物环境,能改善动物生存环境,对动物应激进行处理,进而能对野生动物进行科学的饲养,以便不断提高动物福利。

1 应激原

对于应激原的称呼是根据动物机体反映出来的情况而确定应激原[1]。其中动物园中主要有环境应激、营养水平应激及管理应激等多个方面[2-3]。而应激原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约束性应激原

动物园中的饲养环境不同于野生动物的原始生存环境,因此,其中有众多的局限性,让动物的生長活动受到限制,导致其无法主动的避开有害环境,而这点也是动物常见的慢性应激问题。

1.2 感觉性应激原

这方面主要是因为各种动物的听觉、嗅觉、视觉会逐渐进行影像,导致动物自身产生焦躁不安,进而产生应激反应。

1.3 物理性应激原

动物园中及周边环境的各种噪音等也是圈养动物中常见的应激原。

1.4 化学性应激原

有些圈养的野生动物有能分辨空气中气体的天性,如若空气中存在有毒有害气体,则会导致动物产生应激反应,严重时可导致动物死亡。

1.5 心理性应激原

动物之间的争斗及等级问题对于动物也有很大的影响;饲养员不能温和对待动物,并且动物对饲养员及兽医等长期猜测、惧怕等也会导致动物产生应激反应;动物园参观者对动物的骚扰等,导致动物产生惧怕,进而导致出现应激反应。

1.6 转运性应激原

这点主要是动物在交替、引入及输出等方面中,由于条件不合适,进而导致应激反应。

1.7 热应激原

热应激也会导致动物的采食量明显下降,尤其是反刍动物。当温度突然升高,会增强机体散热,导致皮肤表面血管舒张、充血,最终导致消化管道血液不足,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速度,导致瘤胃内充盈,进而抑制采食。

2 动物应激临床表现

在实际工作中,应激对于动物有严重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1)外表。受应激的动物体重是否减轻,被毛是否顺滑,且体格是否消瘦。

(2)精神。受应激的动物在精神上通常表现萎靡、沉郁、活动性明显少或极度兴奋、狂躁不安、且具有很强的攻击性;严重时可出现自残肢体等行为[1,4]

(3)消化系统。受应激的动物,在消化系统上通常表现为食欲减退,严重时会出现食欲废绝;代谢减弱,对采食的饲料或食物的转化率极低,进而导致体重急速下降,生长缓慢,生产性能降低,发育迟缓,最终导致免疫力低下,甚至会出现死亡[5]。

(4)心血管方面。受应激的动物会表现为心率加快,心脏收缩压升高,血压也随之升高,同时会出现低血氮,高血钾,在活动激烈时可能会导致动物猝死。

3 解决方案

3.1 树立动物福利观念

动物福利是指动物如何适应其所处的环境,满足其基本的自然需求。科学证明,如果动物健康、感觉舒适、营养充足、安全、能自由表达天性并且不受痛苦、恐惧和压力威胁,则满足动物福利的要求。因此,饲养管理人员应该要耐心训教驯化、诱导动物;耐心对待圈养的野生动物,与其建立亲密信任的关系,以有效预防应激给动物带来的伤害。最重要的是要秉承一个原则是不要盲目消费动物,有必要有责任关注动物的需求。

3.2 强化管理机制及控制

对于动物园的应激行为进行控制,需要找出动物的应激原,同时让动物逐渐减少应激行为。首先需要明确应激控制目标,保证动物不被过度的应激,保证动物能健康生长。同时还应当提高应激识别能力,要在第一时间发现动物应激反应,且立即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列出信息原,长期下去,形成科学系统的对比分类。同时对动物管理员定期进行系统的培训指导,逐渐提高管理员对待事物的认真态度,不断减少动物应激行为。

3.3 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给动物提供适合的居住环境也是有效减少应激反应的重要措施之一。针对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改善其生活环境,如大熊猫、金丝猴等珍惜野生动物圈舍内要保持通风,保证充足干净的饮水、天热时,要注意遮阳措施,防止热应激;天冷时,要注意防风和保暖,防止冷应激,同时也要保持通风[6]。

3.4 添加剂及药物合理应用

3.4.1 抗应激添加剂

维生素类制剂(如V、V、V、V等)、微量元素(锌、氟、锰、碘、钻、镍、铬、硒、铁、铜等)、电解质(如糖)、氨基酸(色氨酸、酪氨酸、γ-氨基丁酸等)、中草药添加剂等都是常用的抗应激添加剂,合理地使用可有效预防和改善动物应激的发生,减轻应激给动物机体带来的损伤,尤其是针对冷应激和热应激。

3.4.2 应激药物治疗

当动物发生应激反应时,可通过药物进行治疗。如当发生全身性应激反应时,可进行退热和抗菌消炎治疗,可肌肉注射针剂,如安痛定、盐酸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磷酸钠等。

4 结束语

圈养野生动物虽然有部分原因是为保护动物,但是不管如何,都违背了自然规律,不同动物有不同的生活习性与生活环境,而单一饲养环境很难满足各种动物的生存需求,因此,这些因素造成各种应激反应。

参考文献

[1]陈晶.苏州动物园搬迁中动物应激的发生及对策[D].苏州:苏州大学,2017.

[2]刘小青,吴其锐,王静,等.动物园动物的应激行为与动物福利管理[J].野生动物学报,2012,33(1):51-53.

[3]王万华,王志永,李勇军,等.动物园动物的应激及其管理[J].野生动物,2009,30(6):318-320.

[4]张强,赵鹏鹏,金学林,等.圈养珍稀野生动物应激性疾病及防治[J].动物医学进展,2011,32(2):129-133.

[5]王建东.常见的动物应激反应及其防治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1,7(11):29-30.

[6]王哲奇,徐元庆,石璐璐,等.热应激对反刍动物采食和瘤胃功能的影响.动物营养学报,2019,31(8):23-24.

作者简介:张骏玛(1990-),女,汉族,江苏南京人,本科,助理畜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