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六立一达”课程体系,铸造天立学生教育神话

2019-09-10 09:55陈晓鸽
锦绣·上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改革

陈晓鸽

摘要:可以说,“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近日在第二届“北京教育论坛”上,专家表示,时代变化了,要求变了,呼唤核心素养的出现。讨论中国的核心素养要结合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特点,要适应中国现阶段的国情、校情。哪些素养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我们的学生和国民所需要的。“核心素养”课标的来源,也是确保课程改革万变不离其宗的DNA。

关键词:课程改革;标准修订;学科核心素养;课程评价标准

课程改革的回顾

一、十年课程改革的贡献与成就

树立了“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的课程理念;建立了注重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的课程设置原则;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的教学方式;实现了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建构;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考试等考试招生评价制度的改革;建立了以校为本,注重教研,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体系。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配套性:政策、制度、经费、条件

·适切性:地区、学校差异

·有效性:教学方式转变、课程管理与监督

·科学性:模块的划定、难度、容量

·操作性:课程标准、综合素质评价、综合实践活动、通用技术……

三、课程标准修订的依据

1.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包括职业院校)。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自教育功能定位,理顺各学段的育人目标,使其依次递进、有序过渡。

2.统筹各学科。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进一步提升数学、科学、技术等课程的育人价值。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统筹课标、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全面发挥课程标准的统领作用,协同推进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评价方式、考试命题等各环节的改革,使其有效配合,相互促进。

4.统筹一线教师、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力量。围绕育人目标,协调各支力量,形成育人合力。

5.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一一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研究制订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根据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反映人才培养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

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完善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

四、高中课程标准框架

1.学制:三年

2.课时:每学年41周(教学+社会实践);周35课时;每课时45分钟;18课时为1学分。

3.结构:必修、选修I、选修II

一一必修:共同基础。

一一选修I:根据个人需求和升学考试要求选修,由国家根据学生专业倾向和个性发展需要设置。

一一选修II:自主选修,包括国家在必修与选修I基础上设置的拓展、提高性课程和校本课程。

4.目前修订中的突破

·核心素养为纲,学科核心素养贯穿始终;

·体现新时期高中教育定位,体现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

·以问题为导向,以适应未来为起点;

·将学业質量标准嵌入课标,与高考密切衔接;

·引领、推进教学方式的变革。

课程评价标准

一、评价原则

1、科学性原则:对课程的评价要运用科学、客观的系统评价方法,提高课程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2、可操作性原则:课程评价方法要简单可行,易于推广,可操作性强。

3、素质培养的原则:对课程进行评价要注重考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评价内容

(1)课程设置评价标准

1、满足社会、地方需求: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充分考虑到社会、地方经济发展对学生学识和能力的需求。

2、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校本课程应尽量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发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3、体现教师特长和学校特色:根据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师资和条件,努力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和学校特色的形成。

(2)课程方案评价标准

课程方案评价的要素主要有:课程目标是否符合学校的办学宗旨或者说学校教育哲学,目标是否明确、清楚;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否合适,所需的课程资源是否能够有效获取,内容的设计是否具体有弹性;课程组织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课程评价的方式、方法是否恰当;整个课程方案是否切实可行等。

(3)教师课程方案评价标准

教师的课程方案内容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教案、PPT课件等。

课程实施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定。主要是四看:一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二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反馈,三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四看教师的教学案例、教案等。

(4)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标准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作出评价,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对学生评价主要是发展性评价:一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性、参与状况等,二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实习鉴定、技能竞赛、各类教学活动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一、社会责任

1.诚信友善。重点是自尊自律,诚实守信;文明禮貌,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等。

2.合作担当。重点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对自我和他人负责;履行公民义务,行使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正等。

3.法治信仰。重点是尊崇法治,敬畏法律;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依法律己、依法行事、依法维权;崇尚自由平等,坚持公平正义等。

4.生态意识。重点是热爱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行动等。

二、国家认同

1.国家意识。重点是了解国情历史,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热爱祖国,认同国民身份,对祖国有强烈的归属感;自觉捍卫国家尊严和利益等。

2.政治认同。重点是热爱中国共产党;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等。

3.文化自信。重点是了解中华文明形成的历史进程;承认和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理解、欣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

三、国际理解

1.全球视野。重点是具有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2.尊重差异。重点是了解世界不同文化;理解、尊重和包容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多元文化交流等。

四、人文底蕴

1.人文积淀。重点是积累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2.人文情怀。重点是以人为本,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五、科学精神

1.崇尚真知。重点是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和成果;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有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等。

2.理性思维。重点是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理性务实,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规范行为等。

3.勇于探究。重点是有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能够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并通过科学方法检验求证、得出结论等。

六、审美情趣

1.感悟鉴赏。重点是学习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懂得珍惜美好事物等。

2.创意表达。重点是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具有生成和创造美的能力;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提升生活品质等。

七、学会学习

1.乐学善学。重点是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自主学习,注重合作;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等。

2.勤于反思。重点是对自己的学习状态有清楚的了解;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合理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等。

3.数字学习。重点是具有信息意识;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趋势等。

八、身心健康

1.珍爱生命。重点是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2.健全人格。重点是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积极交往,有效互动,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3.适性发展。重点是能正确判断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有计划、高效地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

九、实践创新

1.热爱劳动。重点是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广泛参加各种形式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具有动手操作能力等。

2.批判质疑。重点是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敢于质疑;善于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新设想,并进行理性分析,做出独立判断等。

3.问题解决。重点是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定合理解决方案;具有创客意识,能将创新理念生活化、实践化等。

小结: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个定义应当从两个维度来理解。其一,“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是指学生自身发展应具备的素质需求,具有个体性质。其二,“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是指学生应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素质要求,具有社会性质。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改革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思政课教学研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浅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