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森林火灾“相处”的日子

2019-09-10 20:36李桂王莹莹
文萃报·周五版 2019年18期
关键词:漠河林区直升机

李桂 王莹莹

近来,频频发生的山火引起广泛关注。从历史数据上来看,每年的3月15日到6月15日,是森林火灾高发频发的时段。更值得注意的是,90%的森林火灾是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就此,我们采访生活在林区的人们,了解林区消防意识的变化及消防设备的迭代,试图了解林区防火灭火之难。

“不管老人小孩,都要知道防火的重要性”

位于中国地图“鸡冠”部位的大兴安岭,生长着中国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也是中国境内森林火灾最高发的地区之一。对生活在林区的人们而言,预防火灾,已经成了每个人刻在骨子里的记忆。

每到防火期,消防车、装甲车和直升机齐出动,进行防火宣传。“大家穿得整整齐齐,站在车上,绕着整个海拉尔(呼伦贝尔市辖区之一)发传单,基本上是车头对车尾,围着整个城市绕一圈,至少有三四百辆车。”与此同时,直升机从天上往下撒传单,地上的人用大喇叭宣传。

在最北部的漠河,防火宣传也是不留死角。“我们现在的防火宣传,确保上到拄拐棍的,下到刚懂事的,不管老人和小孩,只要能记事的,都要知道防火的重要性。”漠河市图强镇防火指挥部副主任马坤介绍,“每年我们的防火宣传要做到家家户户无死角,都要入户的。”入户时,宣传员不仅会发放手册,还会登记每一户的具体信息,最终,人们要把签好字的宣传手册挂到家里醒目位置才算完成。

从星星之火防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林区防火便是要从星星之火防起。“对于野外抽烟者,可以进行制止、警告、罚款或者拘留。”馬坤介绍。为加强防范力度,图强镇森林防火指挥部还制定了禁止野外吸烟的5条规定,包括:防火期内在野外吸烟者,非公职人员一律依法处以经济重罚;公职人员一律开除公职;在场不加制止的领导干部一律撤职等。

风会助力火势蔓延,因此,林区人对风极为敏感。以前,触响警报的是5级风。“禁止一切野外用火,电也不行。”马坤解释,以前大家住的都是平房,做饭主要靠烧柴,5级风的警报一拉,家里就不能生火做饭了。若此时谁家烟囱还在冒烟,消防车会直接向烟囱里灌水。

“当时没有手机能看天气预报,每当风大的时候,镇里的消防队就会拉响警笛,长长的一声表示不许烧火,相对短的几声表示解除警报。没有警笛的林场,会升起一面旗,告诉大家超过5级风了。”黑龙江漠河的“80”后王玉玉还记得,为了防止饿肚子,林区人会“观天象,做准备”——如果天空中出现了像细小的鱼鳞般的卷积云,第二天有很大概率会起风,小吃铺会提前多做几锅包子、馒头,大家都会有意识地多买一些放在家里。

从“皮条子”到灭火弹

1987年,在林场上班的马坤时年23岁。5月6日下午5点多,他听到有地方着火的消息,但很多人没什么反应,以为火势不大,照常准备按时睡觉。到了晚上9点,屋外忽然传来大喇叭的声音:大火已经烧到图强镇,敦促人们抓紧时间疏散。“那天风特别大,你看到火的时候再跑就来不及了。”大火借着风力,从图强镇西头烧到了东头,几十公里的距离,只在不到十分钟之间。这次火灾最终吞噬了211人的性命,过火面积达1.7万平方千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特大森林火灾。

在马坤的印象里,“5·6火灾”之前,“没有人扑打过火;灾后,防火办和灭火队就开始筹建了”。

马坤也见证了中国森林防火的一步步升级。防火部成立之初,灭火工具十分简陋,只有被称之为2号工具的“皮条子”——一种自制的灭火工具,把汽车轮胎扒层皮儿,用铁棍子卷上,或者用桦树条捆着,跟绑扫帚似的。其他装备也很简单。

此后,有了国家的重视,相应投入也随之加大。

1988年,马坤所在的防火办收到了第一批风力灭火机;1990年开始,巡护直升机开始投入使用;2002年,火灾现场有了气象观测车、移动信息应急车、通信车、野炊车和诸多叫不上名来的设备,甚至连降雨火箭炮都准备好了。

如今,斯蒂尔灭火机、水枪、油锯、组合工具等常规灭火装备及直升机救援,已成为国内越来越多森林火灾扑救的“标配”。

(摘自《看天下》第10期)

猜你喜欢
漠河林区直升机
去漠河舞厅来一曲
漠河采冰
浅谈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漠河游记
浅析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的方法
张学勤:我为林区建设“鼓与呼”
直升机很热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