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寒暑假阅读推广研究

2019-09-10 07:22赵昕王孝文高珑
兰台内外 2019年17期
关键词:寒暑假阅读推广高校图书馆

赵昕 王孝文 高珑

摘 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学生的阅读现状,在探讨高校图书馆开展寒暑假阅读推廣活动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寒暑假阅读推广工作常态化、推广流程完善化、推广形式多样化、推广内容层次化、推广平台丰富化等策略。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寒暑假;阅读推广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古人讲,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治心养性,一个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书。”大学是未来人才的摇篮,也是集中精力阅读的关键时期,但是我国大学生的阅读水平低迷却是不争的事实。加上近年来课业和就业压力增加,以及网络文学和快餐文化的飞速发展,只有很少一部分大学生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大部分学生都忙于应付考试、实习、社团活动等而无心阅读。高校图书馆充分利用大学生相对空闲的寒暑假时间开展阅读推广活动,能够对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水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大学生阅读现状

大学无疑是人一生中集中精力学习、提高个人修养、扎实未来发展基础的重要时期。阅读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能够填补知识上的空缺,也是提高个人修养的必经之路,大学生的阅读水平影响着个人发展,更影响着其情感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由于我国的基础教育基本以课堂灌输和重复训练为主,大多数学生没有广泛阅读的经历,没有体会过高品质阅读的乐趣,虽然对阅读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是我国大学生的阅读现状却不容乐观。

1.课外阅读量不大且时间短。根据调查,复旦大学有20.7%的学生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少于1小时,有47.9%的学生平均每月阅读课外书1-2本,相比美国大学生平均每周的阅读量为500-800页,差距很大,甚至有高达10.7%的学生很少读书,大部分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不足且阅读量过少。虽然这仅仅是复旦大学的情况,但是作为中国排名前十的大学之一,大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时间尚且如此,其他大学生的情况可想而知。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微信、微博等快餐式信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逐渐减少,加上从十年寒窗的压力中彻底解放出来,大多数大学生投入到阅读和思考的时间非常少。

2.课外阅读随意性、娱乐性和功利性较强。由于从小在应试环境中长大,只有很少一部分大学生有阅读计划,且能够严格执行,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有阅读计划,但是很难长期坚持,而大部分大学生完全没有阅读计划,对自身知识结构没有清晰的认识,想起来就随意找本书看看,甚至很多书都只读了一半就闲置了。虽然文学类书籍受到大学生们的青睐,但是图书馆借书榜单上竟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一系列休闲娱乐小说,文学经典名著却少有人问津,加上近年来职业作家、写手的涌现,动漫、小说、成功学、创业论充斥着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无法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印证了“全民娱乐”的社会现状。此外,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辅助教材和考试书籍也是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热点,阅读完全为了应付考试,考试结束后就弃之不用,功利性倾向严重。

3.课外阅读多流于浅阅读。著名教育学家徐特立曾经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说得是阅读过程中应进行批注、摘抄、撰写读后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这样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阅读内容,加强记忆,将所读知识内化,且有助于将来随时回顾,反复思考。但是据调查,高达四成大学生阅读过程中基本不做读书笔记,这样碎片化、跳跃性、快餐式的浅阅读仅仅是满足当时的愉悦,对于积累知识、引发思考收效甚微,阅读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会令人产生思维惰性,不能培养大学生对于社会、人生的判断和思维能力。

二、高校图书馆寒暑假阅读推广的意义

虽然我国大学生阅读水平低迷,但是大部分学生认可阅读的价值且有较强的阅读意愿和需求,只是大一大二课业压力较重,课程常常从早排到晚,大三大四又要面临就业的压力,需要通过实习来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此外还要参加学校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硕士博士面临的科研压力更不必说,在这样的环境下,在校期间留给课外阅读的时间非常少,大学生也没有心思去培养阅读的习惯。假期阅读是在没有学业压力的情况下进行的,大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享受阅读,高校图书馆寒暑假前借阅量井喷式增长的现象说明大学生希望利用假期阅读的意愿非常强烈。高校是未来人才成长的摇篮,高校图书馆通过寒暑假阅读推广,帮助大学生提升自我学习能力、提高自身修养,培养大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全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一些大学生假期总觉得无聊、没意思,每天过着黑白颠倒的日子,以睡觉、玩乐消磨时间,自觉无趣又提不起精神。高校图书馆寒暑假阅读推广可以督促和引导大学生,提高阅读意识,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利用假期时间多读书、读好书,在阅读中获得快乐,充实假期生活,防止大学生浪费宝贵的假期时间。

2.提升阅读素养。阅读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具有较高阅读素养的人必将拥有更强的学习能力。有研究表明,阅读10本以上书籍的学生相比阅读更少的学生更易提高阅读水平。高校图书馆寒暑假阅读推广可以促使大学生积累一定的阅读量,引导大学生阅读经典著作,并在阅读的过程中予以指导,帮助他们跨越阅读障碍,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大学生的阅读素养。

3.保持阅读的持续性和连贯性。研究显示,寒暑假疏于阅读的学生可能会丧失25%的学习能力。寒暑假本来应该是对书本知识查漏补缺、扩大知识面的好时机,然而一些大学生因为惰性使自己的学习能力倒退。高校图书馆在寒暑假进行阅读推广,可以保证大学生阅读的持续性和连贯性,以防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寒暑假降低。

4.促进家庭阅读、社会阅读。温家宝总理说过:“书籍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读书可以改变人,人可以改变世界。”大学生在寒暑假将书籍借回家阅读,同时给家人提供了更多的阅读机会,特别是对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平时没有机会和能力购买书籍,大学生假期借阅回家的书籍显得更加珍贵。此外,大学生坚持阅读的良好习惯无形中会带动身边的兄弟姐妹、亲戚朋友,推动家庭阅读和社会阅读。

5.推动通识教育。美国哈佛大学20世纪70年代推行的“通识教育”强调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重视学生研读经典文本,倡导扩大学生阅读视野。我国通识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学生阅读量和阅读内容匮乏。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寒暑假阅读推广普及通识教育理念,引导大学生阅读人类文明经典,吸收几千年来文化积淀,增加大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拓展视野,培养健全的人格和深入思考的能力。

三、高校图书馆寒暑假阅读推广策略

1.寒暑假阅读推广工作常态化。无论平日还是寒暑假,持续性和长期性都是阅读推广非常重要的因素。寒暑假期间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大多处于休假状态,导致高校寒暑假阅读推广工作几乎停滞。但是寒暑假学生的阅读不仅不应该停止,反而是非常重要的时期,并且学生对于寒暑假阅读推广的需求度也很高,据调查74.6%的大学生非常认可寒暑假阅读推广工作。高校图书馆应克服困难,在放假前完成寒暑假阅读推广的相关工作,比如提前做好寒暑假阅读推广的推送内容,在寒暑假按时发出即可,保证阅读推广工作在寒暑假仍然照常进行。此外,我国阅读推广在深度和持续性方面与国外有较大差距,经常由于推广活动主办者热情消退而不能持续进行,寒暑假阅读推广更易受到此类因素的影响。所以高校图书馆应该制定分阶段、系统的寒暑假阅读推广计划,给予学生寒暑假阅读强有力的保障,通过不间断的寒暑假阅读推广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寒暑假阅读推广流程完善化。南开大学王知津教授从时间上将阅读关怀划分为前阅读关怀、阅读关怀和后阅读关怀,对应于寒暑假阅读推广活动,可分为假期前、假期中、假期后三个阶段。目前,大部分高校寒暑假阅读推广都仅仅停留在假期前这个阶段,且以推荐书单一种形式为主,基本没有假期中的阅读指导与交流,也没有假期后的评估总结。

高校图书馆应在假期前在全校范围内大力宣传寒暑假的阅读推广活动,激发大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和热情,同时开展相关的阅读指导工作,帮助参加活动的学生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学习如何通过读书笔记等形式进行深层次阅读。假期中,高校图书馆应通过微信公众号、QQ群等方式,监督学生按照计划进行阅读,并及时解答阅读中的问题,推送与所读内容相关的延伸知识,方便学生们互相交流阅读心得,以书会友。假期后,要开展面对面的交流活动,对优秀的成果进行展示,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上宣传,让更多的同学关注寒暑假阅读推广活动,并总结推广活动中的不足,为下一个假期的活动积累经验。

3.寒暑假阅读推广形式多样化。高校图书馆可以借鉴国外公共图书馆的寒暑假阅读推广形式,通过丰富的活动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将填压式的阅读技能培训转变为读者主动地信息探索。目前,国内已有高校开始探索新颖的寒暑假阅读推广形式。比如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策划了“I-Share暑期游学阅读”体验式阅读推广活动,图书馆工作人员根据书籍内容设计多条游学路线,比如“探寻孔子故里—《论语》”等,学生可以选择推荐线路也可以自行设计,游学过程中学生需要撰写读书心得和游记、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阅读和游学心得、用相机记录旅行中的小美好,还可以逛逛当地的书店或图书馆、了解当地的一项民风习俗。这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将枯燥的阅读与寒暑假旅行融合在一起,让书本中的知识实实在在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也让读者有兴趣回到书本去探寻更广阔的世界。

4.寒暑假阅读推广内容层次化。为了提高阅读推广的效率,阅读推广活动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面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对于还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大一大二年级学生,阅读内容应该“广而博”,如果一开始就推荐学生阅读较难理解的经典,不仅不能帮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反而打击学生阅读的热情,应将“浅阅读”与“深阅读”结合,让学生广泛涉猎不同领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积累一定的阅读量,以提高阅读能力。大三大四的学生更适合“专而精”的阅读,这个阶段主要是“深阅读”,对知识查漏补缺,加强薄弱项,涉猎经典著作,提高个人修养和思想水平。

5.寒暑假阅读推广平台丰富化。由于寒暑假学生大多不在学校,推广平台对于寒暑假阅读推广至关重要。高校图书馆一方面要加强图书馆网站的建设,使读者在寒暑假也能登录网站自学精品课程、充分利用图书馆数据库、多媒体等资源。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要广泛利用大学生热衷的社交平台进行寒暑假阅读推广,引导读者在平台上分享阅读动态、交流读书心得,互相监督,同时也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寒暑假阅读推广活动并参与进来。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寒暑假阅读推广活动,帮助大学生充分利用空闲时间探寻阅读的乐趣、养成阅读的习惯,在积累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逐渐提高阅读能力和深度,进而提高学习能力、激发思想活力、培养浩然之气,为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面对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同时也实践了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参考文献:

[1]史怡琳.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其思考[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3,23(01):14-17.

[2]郑红京.假日阅读——基于大学生问卷调查分析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3,33(01):152-155.

[3]王知津,宋正凯.基于人文精神的图书馆阅读关怀[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06):12-14+44.

作者简介:赵昕(1991-),女,汉族,陕西西安人,硕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情报;王孝文(1988-),女,硕士,馆员,研究方向:图书情报;高珑(1983-),女,硕士,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情报

猜你喜欢
寒暑假阅读推广高校图书馆
陪娃写作业,就像渡了一次劫
论寒暑假的关系
热胀冷缩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寒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