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纲”为“纲”

2019-09-10 07:22施训洋谈明生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6期
关键词:中考技巧效率

施训洋 谈明生

摘要:对于即将参加中考的孩子们而言,升入理想的高一级学校,数学必须要得高分。因此,怎样做好数学复习是关键。数学中考总复习要以《2019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考试纲要》为准绳,关注学生实际,注重夯实基础,总结归纳解题方法和技巧。要认真总结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反复研究历年中考数学试题并注重其与课本的联系,并要及时调整复习进度。

关键词:中考 方法 技巧 效率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新一年的中考又将到来。学校办得好不好,关键看中考;中考考得好不好,关键在领导。现今,各级主管部门都高度重视毕业班质量提升工作,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必须站到前台。对于即将参加中考的孩子们而言,升入理想的高一级学校,数学必须要得高分。因此,怎样做好数学复习是关键。

一、认真分析、掌握学生实際

就我班情况来看:上学期期末成绩,最高分只有130分,竟然没有一个140分以上,及格人数仅有17人,平均分仅72分。从试卷内容来看,难度并不大,不至于考得如此差;从个人的教学态度来看,付出的努力不亚于以往任何一届;从孩子们平时表现来看,基础知识的掌握也是可圈可点。问题究竟出在哪里?静下心来细想,原因有以下几点:为了尽早上完所有课程,没有开展有针对性的复习;没有组织有效的测试,对孩子们的作业要求不严格,放任自流;有部分孩子自以为是,对所有内容不求甚解。

通过试卷分析,发现孩子们存在如下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审题不清。说到底,审题不清就是粗心大意,也可以说自以为是。越是简单的问题,越容易出错。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中,存在一个隐含的必备条件——二次项系数不为0,有的孩子在解题过程中总是容易忽略。

(2)解答过程和书写格式不规范。如直接写结果或过程烦琐,这是长期养成的坏习惯导致的。有的孩子没有具体过程,只有答案,例如解方程组,仅写出方程组的解,而没有体现解的过程。

(3)计算不够细心,如代入数值时负号丢了;概念把握不准,如分式加减丢掉分母。

同时,一部分相对优秀的孩子在复习过程中没能紧跟节奏:你在讲这题,他在做那题;你在认真分析,他在自干自得。他们可能以为简单的内容不需细听,殊不知越是简单越容易出错。还有极个别孩子,大约确是基本功的问题,很难提升,尽管费了很大心思,也是白下了功夫。读一些同行的文章,他们对于这部分学生的提高各有招数,自己也曾努力效仿,苦于能力使然,终是败下阵来,想想这几个孩子连乘法口诀与应用尚有困难,也就不那么自责了。

其实,于大多数孩子而言,数学学习根本在于积累并运用,知识的体系是呈阶梯性的,更具有网络性。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积累方法,运用所学,解决问题自然是水到渠成。基本数学思想、方法,都是现成的,简单习题就是模式的套用,内容拔高的习题往往需要学生有创造性思维。

二、厘清思路、组织复习

中考数学复习基本思路:夯基础,积方法,求突破。从历年数学中考题来看,基础知识占比较大,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失分较多,确应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警示。从上学期的测试情况看,也是基础出了问题。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是复习的着力点:如非零数的0次幂等于1,看上去很简单,但解题时总有人不清楚;又如9个基本三角函数值,有相当多的孩子记不住,归根结底还是不善于推理。梳理并归纳基本的知识点,有利于准确解题。 数学方法重在积累,学习过程中可以创新但不可以创造,不要把错误的思路当作创造,解题技巧就是方法。在具体解题过程中要先思考,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如整体代入法,可以减少运算量;又如分类讨论法,可以避免重复和遗漏。

数学复习做题策略:不要滥选资料,数学中考复习资料大多雷同,普遍来源于各地历年中考数学试题,做通一本,足以应对。另外,做题不是关键,发现自身出现的问题才是根本,要结合复习,及时有效地补缺补差。

复习阶段,关键在于引导发现问题:知识点上的遗漏、解题过程不规范、解题思路的偏差。重点在于组织学生积累解题方法、总结解题技巧。对于重点题型要关注分析过程,使学生得到启发。

三、找准着力点、提高效率

1.研究《2019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考试纲要》,了解命题方向

了解这些命题方向,有助于我们从大的方向上做好备考工作。

2.重视“课本”,以本为本

在数学复习中,一定要通读课本,这是打牢基础的关键,也是创新学习的开始。万变不离其宗,任何试题追根溯源都是可以从课本中找到影子的。复习过程中,要更多地将中考试题与课本例题进行相似度研究,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教材的重视度。

3.注重复习的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中考复习“不是要西天取经,而是变‘知道’为‘做到’”。不能将中考复习简单理解为为了中考23道题而强化训练,根本还是要提高孩子们的解题能力和培养他们的解题习惯,不能眼高手低。要努力使学生会做,探究题目之间的联系,扎扎实实夯基础。数学复习基础在于课的设计,关键是选好素材,让大多数人乐于探究。首先帮助孩子们回顾并总结重要知识点,其次让孩子们根据条件编拟试题并解答,最后呈现有梯度的安徽省历年中考试题。教得再好,如果孩子们不主动参与,一切等于零。要敢于放手让孩子们去评讲习题,有时他们的方法更简洁。

要善于选一些典型例题,让孩子们根据给定的条件创设要证明的结论,并说出这样创设的依据和目的,再让出题的孩子给予证明,最后与原题进行对比;将重点题进行分类评析,引导孩子们思考探究,总结解答思路与方法。尽力做到:每道题都探究出尽可能多的方法;每道题的解答过程都规范。

数学复习在于方法的积累,解题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有的几何题用方程思想加以解决反而更简单,如最短路径问题大多需利用轴对称转化为线段最短问题……

4.善于与学生沟通,做好孩子们的思想工作

现在的孩子都是有个性的,特别到了九年级表现得尤为突出,即便是谈话也得找个机会,若是时机不对,不仅起不到效果,反而会加深孩子对自己的偏见。有的孩子总认为老师针对自己,不能有效地增进师生间互信,进入了一个误区。我常以为:孩子对于老师的喜好程度,直接影响着他的学习效果,爱上这门课程从喜欢上教授这门课程的老师开始。所以,有效溝通可以提高复习效率。

5.及时总结复习效果,调整复习策略

例如:“函数”部分的复习结束后,从配套测试情况来看,效果不是很好。从孩子们答题看,综合性强的问题做得不够好,不能将方程、不等式、函数统一起来。主要原因在于:过于注重进度,而忽视了对知识的全面系统剖析;过于注重表象,而忽视了对孩子们解题思路的关注。

于己而言,高估了孩子们的水平,其实大多数孩子基本功有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计算能力。对知识点的延伸与拓展引导学生思考不够,往往以讲为主,不能很好地调动孩子们的思维。

于孩子们而言,主动性仍然不强,对稍复杂的问题缺乏耐心,不能有效组织知识加以解决;对规范运算过程仍然不够注重,必要的步骤被简化;对简单问题想得过多,使之复杂化,导致失误。

通过认真总结,在下一步的复习中,就要做适度调整。不断发现孩子们的弱处,同时也不断地自我反思,以期收到复习的最佳效果。

6.要突破自我,提高复习效率

有的孩子有厌学心理,认为下再大功夫也学不好数学,其实他们没能发现中考数学并不难,而将时间和精力过多放在了难题上。清晰的复习脉络,可以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补缺补差的前提是发现缺与差。无目标的努力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只有找准方向才能事半功倍。对比、发现、巩固、提升,让复习更有效率。

数学学习重在应用,大多数时候可以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归纳,进而按一定的套路来解决问题。简而言之:归纳、识记、代入、解决问题。比较而言:孩子们少了点耐心,数学学习急不得;孩子们不够细心,数学解题马虎不得。琐事缠身,身为老师的我,与孩子们交流、沟通也远不及先前。

于教师而言,复习必须做到“三严”:严肃、严格、严厉。首先,课堂严肃,不给他们放纵的机会;其次,要求严格,不给他们偷懒的理由;最后,批评严厉,不给他们骄傲的借口。

此外,复习过程中要力求克服两个错误:过于注重进度,而忽视了对知识的全面系统剖析;过于注重表象,而忽视了对孩子们解题思路的关注。

唯有反思才有进步,教无定法,因人而异。多思考、多对比,引导每个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成功与失败只是少了一点坚持!

猜你喜欢
中考技巧效率
“慢”过程 “高”效率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求数列和的几个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中考“三数”大扫描
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一)
提问的技巧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
例谈三角恒等变换的常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