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西藏历史档案文献研究综述

2019-09-10 07:22赵丽
兰台内外 2019年17期
关键词:文献

赵丽

摘 要:清代西藏历史档案文献的研究工作是学界一直以来的研究重点,而且研究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本文试着从国内外学者和机构对清代西藏历史档案文献的工作进展和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述评。

關键词:清代历史档案;西藏档案;文献

一、国外相关研究的梳理

伯戴克(L,Petech)的《十八世纪前期:中原和西藏》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藏、蒙、汉古籍史料典研究了公元1200年至1799年西藏统治阶级的更迭以及宗教教派发展过程。第二部分在广泛搜集藏、汉文档案文献和国外人士进藏记录文献的基础上,研究十八世纪前期中国朝廷与西藏的关系。桥本光宗译的《西藏喇嘛》是一部综述性史料文献。1924年田中一翻译该书续集,即《西藏的今昔》,主要讲述了中国西藏的宗教历史,以及当时与英国的来往情况。穆朗取材《东华录》写成《从十七和十八世纪近代的中亚》一书,洛克希尔以《圣武记》为史料基础,研究了清朝后期中央政府对西藏达赖喇嘛的态度写成《达赖喇嘛及其与中国满洲皇帝的关系》。两部作品都是运用中国文献,记叙了清朝西藏藏事、宗教等方面的内容。佩特奇《二十世纪中国在西藏建立保护领地时期的中国和西藏》也是和前面的作品一样以西藏的历史档案文献作为史料基础并结合编目完成的作品为基础材料,论证了中国政府对西藏行驶管辖权,西藏一直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77贞兼绫子 (日)编,钟美珠译《西藏研究文献目录》(日·中文篇)。该书收录目前所见数量最多的藏学目录,收录范围十分广泛,具有重要的文献检索价值。

1891年,洛克希尔对清朝马少云的《卫藏图识》的英译本《西藏—来自中国资料的地理学,人种学、历史学、历史学扎记》,并附有翔实的注解。

德西迪里的《西藏纪事》、霍斯廷的《德西迪里书信文件集(1713—1721年)》、马卡姆的《乔治·博格尔西藏传教记及托马斯·曼宁拉萨游记》和迪斯考克尔的《博格尔驻藏使命》,都是对外来的使者、传教士等入藏事件的记录。

2000年Hartmut Buescher和Tarab Tulku编目的《藏文手稿及木刻本目录》第一卷出版,对丹麦皇家图书馆收藏的藏文文献进行了编目,内容主要包括文献特征及内容简要介绍等。

综上,国外学者在对清朝时期西藏的档案文献的研究,特征很明显,体裁或是国外馆藏的梳理辑录,或是通过我国的部分档案文献做某一个专题研究,比如宗教相关的达赖、班禅或者是英国使臣在藏的纪实等等,或是对清朝某一个时期的档案史料的整理撰述等等,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在对整个清代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等方面完整的档案文献研究需待进一步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的梳理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存西藏和藏事档案目录(汉文部分)》该目录所收档案条目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有关西藏和藏事的汉文档案,共17213条,起于康熙十一年(1672),迄于宜统三年(1911),内容十分丰富。各类档案按时间顺序排列,其中内阁、军机处、宫中、内务府由于档案条目较多,以先文种,后时间顺序的原则排列。《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存西藏和藏事档案目录》,该目录收录了该馆所藏有关西藏和藏事档案文件,从清末光绪十五年(1889)十二月起,至1949年12月止,共25827条。这本目录辑录的内容主要是清末民初的中央政府对西藏实行管辖权治理权的具体政策,以及大事记。《四川省所存西藏和藏事档案史料目录(1388—1949 )》该目录共有档案条目4559条,其中清代有关西藏和藏事档案1448条,所收档案大部分为汉文,也有部分为藏文或汉藏合璧。

《噶丹颇章所属卫藏塔工绒等地区铁虎年普查清册》,简称《铁虎清册》,是对西藏卫、藏、塔工、绒等地区部分宗溪的土地的差赋进行了清查,并将清查结果报西藏噶厦政府审核,加盖印章制定清册,它成为噶厦政府长期税赋征纳的基本依据。

藏、汉文《清代西藏地方档案文献选编》是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档案丛刊之一。全书精选西藏自治区档案馆馆藏档案文献编目出版,辑录时间自崇德八年到宣统三年,涵盖整个清代历史时期。内容主要包括西藏政体政务、法律法规、驿站交通、民生贸易、赋税钱法等。《西藏与历代中央政府来往政务公文选编》通过对西藏与历代中央政府之间政务来往中形成的各种原始公文的选编,对西藏与历代中央政府来往政务公文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和整理。《西藏地方历史档案丛书》第1卷为“雪灾篇”,第2卷为“水旱灾篇”,第3卷为“多种灾(冰雹、霖冻、大风和虫害)篇”。该书分藏、汉文两种版本,是我国第一次出版有关西藏地区气象灾害的历史档案资料。

《清宫珍藏历世班禅额尔德尼档案荟萃》本书收集清代有关历世班禅额尔德尼档案190余件,均选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代汉、满、蒙、藏文档案。包括内阁起居居注、蒙古堂档、奏表、杂档等。《六世班禅朝觐档案选编》是六世班禅朝觐皇帝的相关仪式活动。《清初五世达赖喇嘛档案史料选编》以第一历史馆内的宫中、内阁等全宗结合官修文献史料进行编研,收录了自崇德二年至康熙六十九年,辑录内容包括清初朝廷与西藏的交往、五世达赖喇嘛进京朝觐、皇帝册封达赖等方面的内容。《珍宝—历代中央政府册封达赖班禅史料文物 历世达赖班禅敬献中央政府礼品精粹》的档案文献形态为图像档案,集中记录了历代皇帝和朝廷册封达赖、班禅的档案文献及历代达赖、班禅在各个时期敬献给清庭的贡品。

《英国与中国西藏》是一本关于英国史料记载侵华事件的书。主要内容包括:英国对华陆路战略的展开、清朝的战后回应对策及对南亚次大陆的认识、撤除西藏的藩篱、英国侵藏的准备阶段等。

吴丰培主编的《景纹驻藏奏稿》《联豫驻藏奏稿》是辑录清时期驻藏大臣景纹、联豫等人给朝廷的上奏文书。《景纹驻藏奏稿》记载了该时期藏区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比如平定瞻对之案、布鲁克巴与按楞英印战争、吐多卜降巴之案、噶布伦之更替等。这些档案文献均属于藏事要件,记载详细,补充了这段历史时期的空白,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联豫驻藏奏稿》是清代最后一任驻藏大臣联豫上奏给朝廷的奏章文书,记载了当时有关内政、外交的档案文献。并且还收录了帮办大臣温宗绕的奏折、罗长椅赴印劝达赖回藏的文书材料以及用兵波密的文书等等。

吴丰培辑录的《清季筹藏奏牍》(第一辑)收录了从清代康熙到宣统年间多位驻藏大臣关于西藏事务的奏牍。《藏乱始末见闻记四种》是吴丰培出藏后的回忆录,记述了西藏纷乱的远因和近因。第一篇为西藏篇,第二、三篇是藏事陈略,第四篇是藏乱纪略。主要回忆了驻藏大臣联豫等人在西藏与西藏地方政府及达赖等人的纠纷、引起西藏之乱的经过。

《清代藏事辑要》是张其勤原稿,吴丰培增辑,《西藏研究》编辑部重新编辑的。此书用编年体形式记录自清朝建立之初开始一直到同治末年共200多年的清政府对西藏地区治理的重要档案文献。吴丰培辑的《清代藏事辑要续编》是把清代朱寿朋所编的《光绪朝东华录》中把关于西藏事务的档案文献摘录编纂而成。

《西藏历史档案荟萃》是以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的馆藏为主,结合中国策二历史档案馆的馆藏,书中收录的清朝档案的数量达46件,收录了从顺治到光绪等每位皇帝及慈禧太后为加封、赏赐、灵童坐床等事颁发给达赖喇嘛和班禅的圣旨、谕旨、敕谕,还包括驻藏大臣为藏民迁徒、百姓安居、官员升调等事发布的印照、告示等,以及西藏地方政府官员呈驻藏大臣的文书以及钦定二十九条章程和金册、玉册等。

《西藏奏疏》是一部由驻藏大臣孟保自行刊刻面世的有关西藏的奏稿。基于此,西藏社科院西藏学汉文文献编辑室编印了《西藏奏疏附西藏碑文》。

三、总结述评

首先,研究西藏清朝的档案文献作品,是由编者、机构、企业和档案馆根据原始档案文献编辑而成,属于档案文献编研的基本类型:抄纂。这种类型适用于大中型综合性档案馆,也是其编研工作的重点任务。都是在严格遵守存真、求是、慎改、标注的八字原则下,高度忠实于档案文献的原文原义,对档案文献原文采取全录、节录、摘录等不同的形式辑录,或者对原文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分别编印成白文本、校点本或评注本等,均是通过对原始档案文献原文的系统组织排列来编成作品的主体。这样的作品在原始文献的基础上加工整理,改变了清朝西藏档案文献原有的“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面貌,很大程度上更科学系统长久的为人们提供利用。

其次,这些对清朝西藏档案文献作品的研究,大部分属于专题研究,以一个或者几个馆藏为基础进行编撰,或者某个人物的名人档案,或者是清代某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发生的大事件的辑录,这样的档案文献研究作品对于研究某个专题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是对于集中、全面、系统的把握清代西藏整个的历史进程方面的档案文献研究还亟待学界做更多工作。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历史系等编著.西藏地方历史资料选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09.

[2]侯希文编.西藏与历代中央政府来往政务公文选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03.

[3]许广智,达瓦编著.西藏地方近代史资料选辑[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7.11.

[4]西藏自治区历史档案馆编.清代西藏地方档案文献选编[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3.12.

[5]赵云田著.清代西藏史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2.

[6]中國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历史室,西藏自治区历史档案馆.藏文史料译文集[M].1985.07.

[7]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编.西藏社会历史藏文档案资料译文集[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7.08.

[8]曾国庆,黄维忠编著.清代藏族历史[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2.07.

猜你喜欢
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Architectura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A brief analysis of building waterproof materials
Carriage to eternity: image of death in Dickinson and Donne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Hand Hook Lace in Fashion Design
A Narrative Study on The Bellarosa Connection
The Use of Futures and Forward in Risk Reduction,Speculation and Arbitrag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An analysis of media coverages of Diaoyu islands dispute from American media and Korean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