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2019-09-10 06:03于家波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6期
关键词:纠正错误错误题目

于家波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受固有思维及学习能力的限制,难免在学习中出现错误。但错误如果运用得当,也可以被转换成一种强大的学习资源,发挥出独特的教育作用。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如何将错误资源进行转换以及更好地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浅析。

关键词:

小学数学 错误资源 有效利用

对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进行观察分析可以发现,大部分的教师对于错误资源这一特殊的教学资源的认知较为浅显,认为其是一种反真理、反常识的错误认知,从而在实际教学中对教材内容过于依赖,过于强调正确的理论,没有很好地利用和挖掘教学过程中的错误资源,使得学生不敢犯错,问题回答积极性降低,与教师互动过程中出现一种不懂装懂的心态。这一教学现状并不利于对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学习兴趣日渐降低,导致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提升。

一、转换教学观念,允许学生犯错

目前大部分教师在学生出现错误时的态度较为严肃,甚至无法理解学生为什么犯错,一旦发现学生犯错则严厉训斥,从而使得学生害怕犯错,学习自信心严重下降,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降,不敢在课堂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回答问题。因此,若想对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进行提升,教师必须转换教学观念,在学生犯错时保持宽容、平和的态度,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对问题仔细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使得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学会发现问题和错误,学会如何解决问题和纠正错误,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精神,更好地促进其全面发展。

例如在小学一年级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设计这样的题目:“一年级(1)班组织了18名学生进行足球比赛,目前球场上来了9名学生并且开始踢球了,其中一队已经踢进2个球,现在还有多少名学生没来球场?”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在题目理解方面能力较差,尤其是对题目中有效信息和无效信息的区分方式并不是很懂,因此有的学生根据自己对上述题目的理解会列出“18-9=9(名),9-2=7(名)”的列式,得出有7名学生没来球场的错误答案。当发现学生这样列式时,教师先不要立即否认学生的错误,应引导其再一次读题目,引导其区分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和无效信息,逐步引导其得出正确答案:“18-9=9(名),答:现在还有9名学生没来球场。”

二、引导学生正视错误,树立正确的错误观念

犯错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可怕的是不知道怎样面对错误。在小学教学中,教师除了转变教学观念,在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容忍和善待的同时,还需引导学生正视错误,而不是对学生犯错置之不理,应该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错误观念。很多学生面对错误时,采取回避的态度,从而很难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数学能力难以提升。对此,教师应对学习较差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对其面对问题的回避态度给予理解,通过应用各式各样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氛围进行改善,使得教学氛围轻松和谐,学生敢于质疑和表达自己的看法,更利于教师对其进行引导纠正,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例如在小學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讲解R2的时候,根据题目得出“7+4×3=7+12=19”的列式,依据这一列式教师可设计类似的习题让学生巩固练习:“8+1×2,5-9÷3,4×5÷2”,有的学生在计算的时候会存在为什么8+1×2和5-9÷3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而4×5÷2却是按列式的先后顺序进行计算。当学生在下面小声讨论的时候,教师不应制止,而应鼓励学生大声讲出,然后让其尝试在计算8+1×2和5-9÷3按照先后顺序进行计算,这时学生就会发现其中的问题,然后教师加以引导,引导其理解在计算无括号加减乘除混算式时应遵循先乘除后加减的计算规则。

三、利用错误引导学生反思,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利用错误资源展开教学,可在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能力,更好地对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进行培养,使得学生的学习灵感和潜能被充分地挖掘出来。但分析目前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并不知道自己哪里犯错了,犯错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对错误进行纠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错误引导学生反思,让其学会举一反三,培养学生自我纠错的良好习惯。

四、利用错误展开合作学习,发散学生思维

通过引导学生对错误进行分析和自觉纠正可有效地防范学生犯错,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和自省能力的提升。从小学生数学现状观察可以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发现自己犯错的时候比较懊恼,且并不知道如何对这些错误进行规避,不知道如何纠正错误。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鼓励学生将自己对于问题的想法表达出来,并让其用自己的逻辑进行推演,然后在适当的时候让其他学生加入讨论中,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探究错误的根源,通过强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来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让其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明白如何规避错误和纠正错误,对于错误的态度得到纠正,学习自信心得到提升,不断地在学习过程中挑战自己和正面克服困难。

例如在小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有无括号混合运算的区别的时候,可列出这样的错误算式“(4+3)×2=4+6=10”,然后让学生纠正其中的错误,算出正确的答案。在学生纠正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思考方式会不同,从而得出不同的答案,学生在表达想法的时候也会发生冲突,在课堂中进行辩论,这时教师先安抚学生,让其冷静下来,然后让不同想法的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合作得出正确的答案,分组合作学习交流,不断地进行演算,使得其更好地对问题所在进行分析,并纠正错误。

五、利用错误展开探究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角色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与学生探讨数学问题的时候,应重视对其的引导,而并不是将知识强加到学生的身上,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和错误进行分析和反思,可培养学生自省自知意识,使得其明白自己的错误在哪里,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纠正,使得其数学思维得到充分的培养。因此,数学教师应妥善运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错误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教学,使得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更好地深化其数学学习进程,使得其数学能力得到提升。

总而言之,错误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十分之高,可有效地推动学生的思维散发,树立起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得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激发出来。教师应巧妙应用数学中的错误资源,对教学观念进行转变,利用错误资源培养学生的反思精神、自省自知能力、探究精神等,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怡.巧用学生学习错误成就精彩数学课堂[J].基础教育研究,2016(14).

[2]黄荣.原来错误可以如此美丽——充分利用错误资源,提高课堂效率[J].教育教学论坛,2014(32).

[3]韩英.利用错误资源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浅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5(11).

[4]葛亦陈.让错误资源成为课堂精彩的生成点[J].数学教学通讯,2016(25).

猜你喜欢
纠正错误错误题目
在错误中成长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从错误中学习
错误也有美丽时,成功孕在错误中
试论如何提高中考体育项目训练的有效性
浅谈数学中“纠错法”的教学策略
追根求源
“怒”与“努”
“浮”字等
你的情绪够稳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