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国防大数据能力”亟待解决的五个问题

2019-09-10 13:19张严瑞
锦绣·上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国家安全军民融合

张严瑞

摘要:新时代,大数据成为全球的重要战略资源。本文针对国防大数据能力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认清“数据驱动未来世界”的大趋势、扭转国防安全思维的“时代错位”、加快搭建“大国防大数据一体化能力保障体系”框架、强力推进大数据军民深度融合式发展、加强大数据管理及国防科研内外统筹五个方面深入分析,以期加快发展“国防大数据能力”,提升全面维护国家安全水平。

关键词:国防大数据;军民融合;国家安全

当下,伴随着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战争云”、“星融网”、“全域战”等战略前沿掀起的疾风骤雨,全球已开始进入将大数据作为战略资源的新时代,数字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国家安全形势与国防安全需求骤生前所未有的新变化新特点新趋势,要求加快发展国防大数据能力建设,通过军民深度融合,推动构建“大数据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体系”,提升全面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和水平,全方位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数据安全保障。

一要认清“数据驱动未来世界”的大趋势。“数据驱动未来世界”。“谁能驾驭未来的数据价值发现之旅,谁就能赢得世界的未来”。身处数据爆炸时代,面对多元数据汇合奔腾之大数据激流波涛,无论是个人生活、企业经营,还是富国强军,哪方面都无法置身其外。大数据所蕴含价值的激情释放,已铺就了一条“通往价值的新道路”。立身其中,关键在驾驭数据洪流,专注于数据核心价值发现,并转化激发和用足其潜能。

从海量繁杂数据中洞察事实并做出反应,是大数据技术的核心价值。驾驭数据的核心是多算法数据分析,数据分析的核心是相关数据整合转化为意向行动。大数据分析驱动意向行动,创新构建“国防大数据一体化战略能力体系”,依靠可信数据分析,可以把握国家安全需求方位,驱动国家安全决策精准,提供国家安全创新机会,提升国家安全竞争優势,洞察解析和发现国家安全异常等等。

在网络智能化条件下的“全域战”已经悄然向我们走来……“国防大数据一体化战略能力体系”,就是要巧用打赢“全域战”的胜机理,让“数据主导、体系支撑、精兵作战、联合制胜”充分发挥威力。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国防大数据一体化战略能力体系”,实现“全域知”与“全域战”的有效融合,促进由信息不完全决策向信息相对完全决策、由“知”与“战”分离决策向知战融合决策、由“知”与“战”能力单独发展向知战能力全域融合综合发展的转变,并不断产生国防战略能力的新质战斗力。因此,构建“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的一体化国防战略能力,尽快实现智能化时代大数据支撑下的“知”与“战”全域融合有机制胜数据保障体系,势在必行。“知战融合”不仅成为现代国家安全的基本指导原则和国防的目标指向,也是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目标完全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和发展方向。当下,全力推进习主席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致力构建“国防大数据一体化战略能力体系”,这既是时代呼声、现实需求,更是中国新时代实现国家总体安全目标的战略抉择。只有确立数据国防价值观,才能适势而为赢未来。

二要扭转国防安全思维的“时代错位”。思维的高度,决定思想认识的深度、岗位行动的效度和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战略的程度。置身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技术推动的信息化以致智能化时代,“思维差”也许比“技术差”更加可怕。大数据是一种特殊的战略资源。新形势下推进国防大数据建设,应从根本上转变传统数据观念。但当前一些国家决策部门依然存在挥之不去的“旧国防思维”与“大国防要求”间的“思维错位”,表现为:“新要求”“老观念”、“新体制…老做法”、“新任务”“老经验”、“新目标”“老思路”等等,致使国防建设创新驱动这个内生动力,口头上叫得响,实践中难上位。不突破思维的固限,不扭转“思维错位”困局,国防安全思维就难以适时嵌入网络大数据多关系协调匹配的创新发展要素,难以牵引国防安全理论、要素、技术、管理、聚才、实践的创新发展。要真实过硬地重塑网络信息时代一体化国防大数据保障体,实现国防战略能力的弯道超车,才能赢得应对未来复杂局面,实现总体国家安全的主动权。反之,将严重迟滞网络智能化时代推进国防大数据一体化保障体系建设,习主席总体国家安全观就难以落到提升国家国防安全战略能力的实处。所以,举国上下,都要因时而思、适时而为。不可观望等待。

大数据时代的国防安全思维,拉动国防战略能力体系建设的军地深度融合。从人类进入现代互联网时代开始,包括国防安全博弈在内的各种博弈就进入了非零和博弈时代。在国际上,不同国家和军队之间,既有战略竞争,也有战略合作;在国内,军队和地方更需要打破界限,构建军民一体化新型国防战略能力体系。因此,习主席抓住机遇,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就是要求我们改变传统国防安全思维方式,做好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切实解决信息资源共享难、技术标准统一难、军地需求对接难等原有问题。从体制、政策入手,打通军地融合发展通道,建立中外军事高效信息交流平台,创新国际军事斗争策略,掌握军事大国应有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主导权。真正聚合一切资源和力量,强力推进强军兴军和总体国防安全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总之,思路决定出路。国防安全思维应时而变,也是当且仅当的战略任务,应引起足够重视。

三要加快搭建“大国防大数据一体化能力保障体系”框架。以大数据信息为导向驱动的新时代国防战略能力,主要通过数据信息中介能力域和组织机制来实现,并直接服务于国防建设决策。国防大数据一体化战略保障体系框架由数据、保障、系统三个域构成。(1)数据域。可细分为国防资本能力数据、国防动员能力数据、国防作战能力数据和国防战略能力数据四个部分。其中,国防资本能力数据主要包括党绝对领导下的国防政治资本、物质资本的和技术创新资本投入、积累、产出、效能数据。国防动员能力数据主要包括政治、经济、人力、自然、工业、交通、能源、资本、知识、技术、政府、国际、国防等全社会各类战略性资源数据。国防作战能力数据主要包括战略威慑、战略投送、一体化作战、综合保障等旨在实现新时期军事战略的作战能力数据。国防战略能力主要包括设计、制定和实施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所需要的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2)保障域。可细分为数据保障、知识保障、安全保障、任务保障等部分。其中,数据保障主要负责提供我国国防能力、战略前沿技术、军民融合实力、强国国防能力、总体安全态势、时空地理信息、气候水文形势等战略性数据保障服务,是系统业务的核心。知识保障主要负责提供数据分析、国防知识、新知识发现、趋势预测、战略谋划、风险预警、辅助决策、智库论坛等知识保障服务,是系统业务核心的核心。安全保障主要负责提供与数据安全相关的制度、技术、管理、教育,以及基于云计算的等级保护和分级保护服务。任务保障主要负责提供与重大任务相关的数据、知识、安全等一体化综合保障主动服务。(3)系统域。可细分为业务、安全、运维、法规、标准五个部分,可以提供以业务为核心的多功能服务。其中,业务部分是一体化数据保障体系的核心。业务部分具体又分为接入控制、业务应用、业务支撑、数据与设施资源四层。各层主要构成如下:一是数据与设施资源层。该层包括国防资本能力、国防动员能力、国防作战能力、国防战略能力、战略前沿技术、世界国防信息、总体安全态势、军民融合实力、时空地理信息、气候水文形势等各类数据库、知识库资源,以及先进的区块链、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基础设施资源。二是业务支撑层。该层包括数据库、在线分析、知识库、区块链应用、地理信息、运维管理等系统,以及数据交换、应用接口等中间件。三是业务层。该层包括数据保障、知识保障、安全保障、任务保障等业务,以及数据维护、态势评估、感知预警、数据推送、数据可视化等主要应用。四是接入层。接入层面向党、政、军相关部门和关联企业,提供接入、认证、信息发布与推送等一站式服务和管理。

四要强力推进大数据军民深度融合式发展。国防大数据一体化能力体系,涉及到军地多域深度融合问题,也涉及到原有军地体制长期分离、各自为战形成的制度体制破旧重塑问题,只有强力推进大数据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战略,才能真实地构建起国防大数据一体化保障体系。正如习主席指出,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高深程度上推进军民融合,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增强国家战争潜力和国防实力。可见,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是从总体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体现着习主席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的高超思维艺术。

推进大数据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破除思想性禁钢、结构性矛盾、体制性障碍、政策性瓶颈等的羁绊是前提。一是破除思想禁锢,就是要破除本位化的僵化思维束缚、局部利益羁绊、消极心态障碍,培育网络信息化时代融合一体化发展的新思维,形成真正的同心合力。二是破除结构性矛盾,就是要破除国家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分离运行的二元结构,构建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一体化军民融合运行体系,打造资源合理分配的国家体系结构等。三是破除体制性障碍,就是要构建军地融合共享体制,加快建立科技创新军地联合攻关体系,加快优化高新技术转化的市场环境,建立各类军民两用技术供给主体平等参与的市场化需求对接机制等。四是破除政策性瓶颈,就还要完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急需的国家层面的综合性、权威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和通用性技术标准保障体系,以及设立军民融合科技成果转化特区,灵活运用国家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投融资等多项政策,形成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产业集群规模和技术协接链条。尽快形成国家总体安全平台上的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国防大数据一体化战略能力保障体系”,统筹推进富国强军协调和智能化发展格局,实现总体国家安全战略任务的国防大数据高质量保障。

五要加强大数据管理及国防科研内外统筹。看似不起眼的海量分散数据,一旦被加以整合分析,将形成国防安全领域十分透彻甚至影响深远的我正敌反双向研究问题。在数据日益“开源”的当下,这已不再是危言耸听。面对日益严峻的信息数据安全危机,要居安思危。国防军民深度融合的大数据科研,不仅要加强对内关键数据的保护,更要注重对外数据的采集、分析和研判。现实表明,由于当下数据的分散搜集、使用和保存,大多数数据管理部门并未意识到手中数据的重要意义,反而对数据予以公开传播。比如,我军院校国防生的招生介绍从不保密,然而一旦将各高校教务信息中的招生信息进行汇总比对,就可形成对我军未来人才数量需求、建设目标、能力素质、职业化程度等情况的详细分析。类似内容自然成为国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再比如,我国公开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就成为当前美国特朗普政府发动贸易战的靶标。我国在网络社会发展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国防、科研、企业等方方面面各类数据被过度公开发布,加之大量保密数据被出卖或被窃取,都会影响大国防安全问题,如此等等。因此,在大国防安全时代,我国各部门和领域的研究与宣传,都应加强内外统筹,在打通内部共享渠道的同时,要设置电子许可证以防范大数据时代日趋严峻的信息泄露风险,做到“宏观公开,具体保密”,把大数据威胁转变为国防利器。就如著名智库兰德公司对各种危机出台的研究报告那样,以针对台海的《恐怖的海峽》研究报告为例,报告中应用了美军“联合一体化作战模型”作为研究的重要工具,反映了美军若参与其中作战的作战思想和战术特点,但对美军在实际作战中极其重视而且大量使用的某些作战要素,既未任何表达,也没任何战术或技术数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及时借鉴。总之,一体化国防大数据保障体系构建,必须施行有效的国防大数据管理措施,以全方位提升国防大数据保障水平效率和释放大数据价值。

猜你喜欢
国家安全军民融合
我国刑法中“恐怖活动组织”的犯罪学分析
国家安全视角下的战略物资储备立法完善
儒学创新为中华文明“走出去”提供战略支撑
军民融合产业的四川探索:产业基金的逻辑和方案
特朗普的“军民融合”政策能兑现吗?
华人卷入两起涉美“国家安全”案
军民融合模式在舰艇指挥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