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重预防机制在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2019-09-10 07:22魏诗程
消防界 2019年15期
关键词:安全生产应用

摘要:双重预防机制是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是国家根据现阶段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安全生产突出问题的积极探索,是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重要手段。福建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龙岩管理分公司(以下简称龙岩管理分公司)在多年运营安全生产中打下牢固基础,本课题以双重预防机制在龙岩公司应用为例进行阐述,进一步探索风险预防及隐患治理,预防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双重预防机制;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生产;应用

福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突破5400公里,路网密度居全国前列,经过高速公路各级管理部门的不懈努力,全省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但随着路网范围不断扩大,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生产所面临的问题日益严峻,这就急需一个规范、高效的机制来化解。

国家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从2011年起就积极推进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工作,相继出台印发了《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国务院安委办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为双重预防机制在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生产的应用提供指导方向和理论依据。

如果说“亡羊补牢”指的是传统安全管理模式,那么“未雨绸缪”就是双重预防机制在新时代下的安全管理模式,真正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守住事故应急救援的最后一道底线,实现生产安全管理“一张网”。

一、双重预防机制的概念

双重预防机制是指安全生产过程中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有机结合。其根本特征是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树立“预先防范、关口前移”理念,从各个工作岗位及生产场所的风险辨识作为切入点,将辨识出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分级防控,同时结合隐患排查,找出在风险管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缺陷不足,及时将隐患进行整改闭合。

(一)风险分级管控

《风险管理术语》(GB/T 23694—2013)把风险的含义定为:以某个事件的后果(包含情况的变化)及其发生可能性的组合。同时在标准里提及两种常规的风险矩阵算法:风险值(R)=可能性(L)×严重性(S)以及危险值(D)=可能性(L)×人体暴露频繁程度(E)×后果程度(C)。这侧面印证风险不仅仅是主观的直接评价,也是一个客观估量的过程。

(二)隐患排查治理

安全事故隐患通常是指把生产经营单位或者个人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上的缺陷或者环境的因素等容易引发事故发生的要素。在前期编制完成风险防控措施台账的基础上,对风险进一步分级管控,要求各个层级对不同的单元按照对应的检查频次进行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各级部门在隐患排查中发现的隐患需要立即进行整改闭合,对发现的隐患及时进行记录并持续跟进处理情况。

(三)双预防机制的内在联系

隐患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安全风险管控不当,因此风险分级管控是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和前提,而隐患排查治理是对超出标准风险的管控。风险的分级管控有利于进一步排查事故隐患,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形成完善的双重预防机制体系。

二、双重预防机制在龙岩管理分公司的应用

龙岩管理分公司所管辖高速公路路段涵盖了福建省境内大部分高速公路的地形条件,且公司运营管理模式较为成熟,在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生产管理已积累一定经验,具备在其管理范围内建立推广双重预防机制的条件。以下就双重预防机制在龙岩管理分公司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前期准备

确定管控对象,对龙岩管理分公司在运营安全生产过程中收费、养护、路政、机信、服务区等作业过程及作业办公场所进行分类,查阅高速公路相关业务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基础资料,对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培训。

(二)危害辨识与风险识别

根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和《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13861-2009)标准的相关规定,对龙岩管理分公司在运营生产过程中的生产系统、装置设施、作业环境、作业活动等进行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和风险辨识。

(三)风险评估

对龙岩管理分公司在运营生产中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对作业和服务过程的危险源进行辨识,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对设施设施、场所与环境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应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和作业风险分析法(LSR)分别对不同的危险源进行定量分析与定级,从而定性分析各个风险大小。

(四)风险分级与管控

将对各个岗位业务以及工作场所辨识出的风险及危险程度根据数值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极其危险)、较大风险(高度危险)、一般风险(显著危险)和低风险(分为轻度危险和稍有危险)四个等级(危险分为五个等级),同时四个等级分别对应着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进一步建立龙岩地区高速公路运营作业安全风险清单,在各个业务生产场所绘制四色(“红、橙、黄、蓝”)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以及生产场所的安全风险特点,通过工程技术、管理措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理等管控手段降低和监测风险。对安全风险分级、分类进行管理。在重要业务岗位以及工作场所张贴安全风险告知栏和警示标志。

(五)隐患排查

及时排查高速公路运营过程中因风险管控措施失效或弱化而形成的隐患,针对管理部门和基层单位,制订符合实际的隐患排查的周报表、月报表以及检查清单,明确和细化各个岗位及场所隐患排查的事项、内容,对易产生重大风险的加强排查力度和频率,推动公司内部全员主动参与排查隐患。

(六)隐患治理

对于排查出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向管理分公司业务部门及安全管理部门报告。根据隐患的大小与类别,结合隐患治理“五落实”(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原则,制订并实施专门的治理方案。

(七)效果评估及个改进

组织高速公路行业技术人员、专家或者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对排查出的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定期对机制程序进行回顾、检查或分析,及时完善更新内容,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高速公路双重预防机制体系。

三、结语

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与应用过程中会出现员工缺乏安全风险意识、专业人员缺少安全风险技能、公司执行相关规范标准有阻碍等困难,但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细化责任措施、改进培训教育等手段可以化解所遇到的困难与矛盾。下一步在龙岩管理分公司实施双重预防机制应用基础上,对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的成果进一步凝练提升,形成福建省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的标准和指南,在全省高速公路运营范围实施推广。从而不断提升全省高速公路运营系统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风险的预防能力、管控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促进基层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刘佳兵.“双重预防机制”在基层安全管理上的应用[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18(5):10-12.

魏诗程.浅谈风险分级管控在福建省高速公路运营生产安全中的应用[J].今日消防,2019(4):24-25.

邱有富.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若干问题之探讨[J].安全与健康,2018(4):44-47.

作者简介:

魏诗程(1990—),福建龙岩人,研究方向:安全管理。

项目名称:

2018年度福建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项目编号:201818);2018年福建省高速公路科技项目(项目编号:201804GS)。

猜你喜欢
安全生产应用
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的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