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卡在应急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

2019-09-10 07:22潘春勇
消防界 2019年15期
关键词:实践效果应急预案应急管理

潘春勇

摘要:应急管理工作对企业来说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目前,主要手段是制定应急预案,建立管理体系及明确在发生突发事件时的应急职责、处置程序、应对措施与联动协调等,这是有效减少突发事故损失的有效手段。应急预案包含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应急恢复等重要环节及内容。本文以应急预案的卡片化在实践中的应用为切入点,具体阐述了应急卡在应急救援过程中的作用及实用性,并就应急卡在实际运用中的效果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应急管理;应急预案;应急卡;问题;实践效果

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事关企业稳定发展和员工生命安全的天字号工程。应急管理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预防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是应急管理永恒不变的追求目标。目前各企业按照国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88號要求,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29639(下简称“导则”)都编制了适合本企业事故处置的应急预案;由于按照《导则》要求编制的应急预案内容包含信息、资料等繁多,携带不方便,在事故现场处置时,不便于使用查询,不能充分发挥应急预案的指导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切实有效发挥应急预案的指导作用成为应对事故的重要课题。

一、应急预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石油消费量稳步提升,因此全国各大炼油企业也不断提高装置原油加工能力。据统计,2008-2016年间,国家石油表观消费量从 2008 年的 3.65 亿吨增加至 5.78 亿吨,累计增长58.34%。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我国原油加工能力2.85亿吨/年,截至 2016 年底,我国炼油产能约为 7.5亿吨,与2002年相比增长了263%。随着安全生产形势的变化,企业的应急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可以说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大部分企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应急救援都集中依赖《事故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但两者过于系统性,且复杂繁琐,未能很好地结合现场实际,导致许多现场应急工作没有得到较好的指导和落实。如何促使企业各类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等在生产经营中的有效落实,是目前许多企业在实际应急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从各企业事故应急预案总体编制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事故风险分析不到位、应急处置方法不科学等,应急预案对实际救援无指导意义;与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难以满足指导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实用性不强。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应急预案篇幅冗长,实用性不强。目前,企业内各类应急预案都是参照预案编制导则模板进行编写的,且编写水平参差不齐,篇幅冗长,内容复杂,一个单元的处置方案少则几十页,多则上百页,一线员工往往难以全面系统掌握。并且基本都是处置原则,没有细化到各项具体的处置措施,缺乏针对性,与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要求及实际存在较大的差距,不能很好地指导员工有针对性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无针对性的处置措施实用性不强。

(二)应急预案不够细化,内容较笼统。现场突发事件实际是需要对某一特定场景出现问题后的具体处置,然而许多企业的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就是一个处置原则,内容不够细化,较为笼统,未能充分明确和考虑突发事件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及其后果,也未能结合自身应急处置能力的实际配置相适应的应急救援力量。

(三)对关键的处置措施及手段等进行简单描述,导致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较差。预案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组成,应急预案对应不同层级,且内容较多。培训过程中,由于不同预案针对不同人员,混合式培训将导致各层级人员难以理解、消化各自应急预案所需掌握的重点内容,导致在多数企业贯彻学习中存在一定难度,不能有效推广,使应急预案流于形式,最终造成了应急预案落实困难。

(四)员工应急能力有待切实提升。员工能力提升需要一个过程及时间的积淀,在实际安全生产过程中,企业员工的实际应急能力及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原有应急预案培训很难让员工实际应急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有些新员工甚至没有经历过真实的事故,一旦出现事故便惊慌失措,不知如何应对,难以迅速、准确、有效地处置或控制事故的扩大,降低其所造成的伤害。假如在事故发生时,员工的应急处置不当,或者避险逃生的方法不正确,就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在这种现状下,需要切实可行、指导性强的应急预案对现场实际应急情况进行指导与指引,才能真正避免事故的扩大化。

目前企业应急预案客观存在的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那么将会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埋下隐患。怎么样让应急预案能更贴合实际,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性,在应急救援工作中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制定简单易行、便于操作的现场应急指导性标准,加强现场应急管理水平,提升现场员工应急处置能力迫在眉睫。

为提高应急预案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真正起到指导为一线救援人员,科学、合理、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编制一套简捷、实用、可随身携带的指导性文件就成为充分发挥应急预案指导作用的关键环节。为了增强现场处置方案的可操作性,解决紧急状态下岗位人员“做什么”“怎么做”和“谁来做”的问题,提出了设置应急处置卡的管理理念。应急处置卡简明扼要,是一种针对实用的预案,不仅便携好记、利于培训,而且能真正起到应急提示的作用。

应急预案卡片化使得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程序化、图表化、简明化、专业化,增加了应急预案的实用性、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现场应急卡、岗位应急卡与入厂证大小一致,便于携带。应急预案卡片化的创新管理,形成了一套方便携带、可随时翻阅、事故状态进行消项,又能充分展现出不同岗位、不同场景的应急处置程序。通过配合应急演练及教育培训进一步检验和完善,很好地提高了企业应急管理水平。

二、应急卡的分类及其应用范围

探索应急管理及事故处置的新型管理运行模式,将应急管理工作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始终,构建完善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应急措施是解决当前应急预案可操作性差的关键措施,因此,将应急预案进行简化提炼,可以实现“便于携带、实用性强、应急措施一目了然、处置操作从容准确、应急有效、减少损失”的目的。

(一)应急卡的分类及内容

应急卡是在应急预案模式历经实战检验、实际使用、调查研究、总结的基础之上提炼而成,实现了卡片式应急预案,最终形成现场应急卡、岗位应急卡、应急程序消项卡、现场情景卡等四种应急卡模式。

1.岗位应急卡应当包括岗位应急职责及分工、事故类型、本岗位现场应急措施以及相关联络人员、联系方式、应急处置程序和乘车地点等多方面内容;

2.事故情景卡必须在风险评告的基础上编制,依据各生产装置,根据工艺流程、操作规程等开展风险评估,分析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的不同类型,提出防范措施和假定风险发生时需采取的应急措施;

3.程序销项卡是生产调度及各部门内操根据事故报告及处置步骤,细化处置措施,保证事故处置过程中程序步骤规范、指挥到位;

4.现场应急卡是针对进入生产区域的所有人员在事故发生初期,能够及时报警并采取初级处置,将气体泄漏、高空坠落、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初级处置措施、报警信息等进行简要说明,让所有人员发现事故能够及时报警并采取初级处置措施。

(二)应急卡的适用范围及作用

1.现场应急卡

适用范围:所有进入危险区域作业的人员

作用:便于携带记忆,提高应急意识;突发情况应急指导,新员工也能处置得当;突出保护人身安全为首位的应急理念,控制事故降低伤害。

2.岗位应急卡

适用范围:所有员工(志愿救援队员)

作用:针对岗位制定措施,提供行动指引;紧急情况职责明确,避免惊慌失措;联络部署,应急指挥,有效应对事故。

3.程序销项卡

适用范围:中央控制室、应急指挥调度、救援队伍

作用:标准程序,让操作更准确;规避风险,应急项全覆盖;协调一致,全面处理问题。

4.事故情景卡

适用范围:生产部门

作用:针对危险场景编制,避免繁多却无重点;处置步骤一目了然,面对危险从容应对;措施分工详细全面,避免遗漏再生事故;

三、应急卡在事故处置中的实践效果

(一)应急卡内容简明扼要,易于员工接受、理解和掌握。卡片化的应急预案具有内容简明、易懂、实用的特点,避免了普通应急预案的篇幅冗长、内容复杂的缺点,易于被员工所接受、理解和掌握,可以使关键岗位的一线员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实在在地提升應急处置技能,强化员工应对突发事故和风险的能力,有效防止危险岗位突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企业安全生产。

(二)应急卡内容规范严谨,标准统一,能从整体提升应急处置水平。卡片化的应急预案在组织、审批、下发使用等各个环节,通过专业审核、层层把关等严密工作程序,紧扣应急处置操作实际,提升了应急卡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规范各生产装置、生产班组整体的应急操作技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整体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三)应急卡的推广应用,夯实了应急救援基础。突发事故发生后,最有效的救援是在事故初始阶段的正确处置,把事故消灭或控制在萌芽状态,防止事故扩大,对控制或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能够对突发事故快捷而有效地进行处置的往往是位于生产一线的员工,他们是应急救援最直接、最基础的力量。卡片化的应急预案主要适用生产一线岗位的员工和生产基层组织,它的实施有力地夯实了事故应急处置的基础。

(四)应急卡的推广应用,营造了企业安全文化。卡片化的应急预案是对各种风险的防范和处置,它在生产班组中的实施可以强化员工的风险意识,时刻绷紧安全弦,增强其安全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浓厚企业安全氛围,营造企业安全文化。

四、结语

应急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只有通过不断地创新管理,优化应急管理程序和管理体系,努力提高应对和防范事故灾难的能力,才能及时、迅速、有效地控制事故,最大限度减少企业经济损失和降低危害程度,促进企业安全、稳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国安全生产协会注册安全工程师工作委员会,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安全生产管理知识[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5.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演练指南[Z].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1.

猜你喜欢
实践效果应急预案应急管理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写及注意事项浅谈
危化企业提高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的对策措施研究
中职导游专业技能教学微课资源实践效果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机制研究
药理学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实践效果研究
民族地区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民族地区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应急预案工作体系的相关研究
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的实践效果分析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