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应用效果的研究

2019-09-10 02:16杨威
种子科技 2019年15期
关键词:秸秆应用效果

杨威

摘   要:针对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北方地区的温室蔬菜作物上应用的增产增收效果,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论证,取得了详细、丰富的试验数据,为这项技术在义县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秸秆;生物反应堆;应用效果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就是采用催腐剂使生物物料(秸秆)快速腐熟的一种生物技术,是使有机物料(秸秆)在有氧条件下快速进行好气性分解,产生热量和二氧化碳,并同时释放出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及有机物质等产物,进而可以有效改善温室内的土壤环境条件。不但提高了温室内蔬菜作物所需要的二氧化碳的浓度,还改良了温室内的土壤板结状况,提高了温室内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从而促进了保护地蔬菜作物高产优质的创新型实用技术的示范、推广和应用。

1   示范材料和方法

1.1   示范材料

选择山东天合菌种、沈农酵素菌。

1.2   示范作物

西葫芦、旱黄瓜、西红柿。

1.3   示范方法

方法采用垄台下内置式秸秆反应堆技术。

(1)挖沟槽、铺好足量的秸秆。首先,在定植行的垄台上挖沟槽,沟槽的深度在20~25 cm,沟槽的宽度一定要略大于畦上两行作物的栽植行距,一般应该在60~70 cm。然后,在挖好的沟槽内平铺玉米秸秆,每667 m2温室秸秆用量应该到4 000 kg左右,也就是每畦8~10捆。把玉米秸秆的捆拆开后均匀地铺满所挖的槽沟,稍微踩实,然后覆土。覆土时畦沟两头的秸秆要露出10~15 cm,以利于以后灌水和通气。

(2)拌菌种、撒菌种。每500 kg玉米秸秆需要用菌种1 kg,同时掺麦麸15 kg,搅拌均匀后加适量的清水,然后将拌好的菌料均匀地播撒于玉米秸秆上。播撒菌料一定要均匀,播撒完菌种后,要及时将土回填15~20 cm,踩实然后作栽植畦。最后,浇足水使秸秆浇透,水面高度要达到栽植畦高的2/3以上为宜。

(3)项目的落实与安排。近几年来,当地在温室蔬菜生产中引进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分别落实在城关乡东关村高效温室棚区、高家街村温室黄瓜种植区、前窑村温室角瓜(西葫芦)种植区及温室番茄(西红柿)种植区、前杨乡前杨村温室黄瓜种植区。代表农户有高家街村马枫林种植的密刺黄瓜、王宏林种植杂十黄瓜;东关村胡振江、姚长崎种植9618黄瓜;前杨村于振江种植密刺黄瓜;前窑村吴世军、关小光种植冬玉角瓜、乔红种植佳粉番茄。试验示范面积累计已经达到9 hm2。

近几年以来,当地在温室蔬菜生产上引进了3种秸秆生物反应堆菌种。应用方式虽有所不同,但每667 m2温室都使用玉米秸秆近5 000 kg,水剂的促腐剂菌种使用起来操作简便可行;山东天合菌种需拌加40 kg麦麸,还需堆放3~4 d才可操作,但发酵速度快;沈阳农业大学的菌种产品可直接拌入粪土中,操作也很简便。

2   示范的结果与分析

经过对40多户示范户的测产、调查、分析数据表明,该项技术在义县当地的温室蔬菜生产中能够起到以下几大作用。

2.1   有效促进作物的健康生长

根据调查数据表明,在应用了此项技术的温室中,蔬菜作物的植株缓苗快、长势旺盛。据田间示范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城关乡高家街村王洪林的温室中种植的“杂十”黄瓜于11月20日定植,于2月21日调查。处理区平均株高1.5 m,茎粗0.96 cm;对照区平均株高1.1 m,茎粗0.72 cm;处理区比对照区株高提高0.40 m,茎粗增加0.24 cm,而且处理区的根系发达健壮,根量也显著增加。使用该项技术的蔬菜作物的根系条数能够比对照增加3倍以上,并且主根长度是对照根长的2倍以上,根系的粗度也比对照增加3倍以上。而且,叶片舒展、色泽深绿,商品品质显著提高,卖相好、价格高,有效提高了经济效益。

2.2   使温室中的蔬菜作物采收期显著提前

数据表明,城关乡高家街马风林种植“密码”黄瓜1月20日定植,处理区2月15日根瓜采收,对照区2月22日根瓜采收,提早7 d上市;城关乡前窑村乔红种植“倍营”番茄12月4日定植,处理区1月23日采收头穗果,对照区2月2日采收头穗果,提早9 d;城关乡前窑村关小光种植“凯撒”角瓜于12月1日定植,处理区1月17日头茬采收,对照区1月22日头茬采收,提早5 d采收。

2.3   具有显著增产增收的作用

根据调查数据表明,该项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坐果率,从而提高经济产量。城关乡高家街王洪林的黄瓜1月5日采收至5月12日调查,每400 m2采收黄瓜4 211.5 kg,合计产量7 016.5 kg/667 m2。处理区1月5日采收5 401 kg,合计产量9 001.5 kg/667 m2,每667 m2增产28.3%。处理区比对照区增加收入41%。城关乡前窑村乔红的番茄,处理区比对照区增产2 040.5 kg,增产20.4%,增加收益32%。城关乡前窑村关小光的角瓜处理区比对照区增产1 882 kg,增产幅度22.8%,增加收益33%。

2.4   节约蔬菜生产成本,改善产品品质

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但可以使温室内的蔬菜作物的植株生长旺盛,抗逆性显著增强、发病少,而且比对照区节约农药50%,节约灌溉水30%~40%,同时也提高了化肥的利用率。由于作物秸秆腐烂分解,显著提高了温室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因此,也提高了土壤蓄水、保肥能力。

2.5   提高地温,缓苗快

11月27日应用该技术,地温提高3 ℃;1月18日的地温提高4 ℃,发苗整齐且健壮。

2.6   抗病抗逆性增强

应用此项技术,植株生长旺盛、抗性增强。城关乡高家街王宏林种植黄瓜,于12月20日定植至2月21日,试验区黄瓜平均株高1.5 cm左右,对照区平均株高只有1.1 m,且试验区黄瓜根系健壮,株高色深,60 d内没有感染任何病症,没有土传病害发生。城关乡前窑村关小光种植的温室角瓜于12月13日定植至2月22日,调查期间试验区角瓜比对照区平均多生长2节,而且根系健壮,与对照区比较,基本上没有感染“鸡爪病”。

3   結论

通过该项技术在义县当地温室蔬菜作物上的试验、示范应用,大量的测产调查数据证实了该项技术是改良温室土壤、实现温室蔬菜生产良性循环、达到增产增收目的的先进实用型新技术。所以,以后在该项技术的推广中,要不断加强技术培训与技术指导工作,为该项技术在当地的大面积推广奠定理论基础,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收稿日期:2019-10-23)

猜你喜欢
秸秆应用效果
秸秆计划烧除 吉林打算这样干
油菜秸秆在不同腐熟还田模式下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九台区秸秆利用取得新成效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SONG OF SMOG AND F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