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班级德育工作策略与探讨

2019-09-10 07:22林会爱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34期
关键词:德育管理小学班主任立德树人

林会爱

【摘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国家对教育发展、人才培育的重视程度达到了新的境界。小学班主任作为学校培育学生品质与道德的重要力量,做好德育教育工作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教育新理念下,本文从小学育人工作实例着手,分析现阶段小学班主任班级德育工作存在的不足,探究具体的德育工作策略,以供同行们参考借鉴。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

在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九年义务教育学校中,小学班主任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落实落细素质教育,坚持立德树人。通常而言,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心智开始成熟,和一、二年级的学生相比稍显成熟,但和五六年级学生相比还存在很多可塑性。作为学生在校期間接触最多的教师,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效率必然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

一、现阶段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现状分析

一方面,小学班主任肩负着本班教学工作的任务,另一方面,班主任还要对班级管理与学生成长负责,是班级管理的具体组织者与引导者。经笔者平时观察发现,现阶段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德育工作的开展不务实

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存在形式单一的问题,德育效果并不理想。很多班主任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收获不能成正比,也找不出根源所在。例如,一些班主任在面对三、四年级学生时,自己的德育思路已被学生和家长摸得一清二楚,德育班会、思想说教等。形式化的德育工作开展缺乏务实创新精神,甚至很多班主任仅仅是为完成德育任务开展工作,完全无视国家关于德育教育的方针政策,导致德育工作浮于表面,与“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先进德育教育理念相差甚远。

2.德育工作与社会现实脱节

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目标是为新时代培育有道德、有理想的人才,国家教育部的相关文件中明确指出德育的总目标是培育具有良好政治素养、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才,这为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明确了方向。因此班主任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着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更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现实相适应,坚持与时俱进开展德育教育。现阶段很多班主任将德育工作隶属于学校层面,忽视了与社会发展的结合,缺乏社会实践形式的融合,社会上很多有利、有效的德育教育资源被忽视,导致德育工作与社会现实严重脱节。

3.缺乏德育工作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德育工作的开展非小事、非易事,这是一项系统且艰巨的任务。然而,仍有一些老师认为几次活动就能实现德育任务,这是不合理,也是不现实的。德育工作涉及内容和领域丰富,教育学、心理学、德育观等基本的专业知识领域都涉及在内,但很多老师缺乏对这些领域知识的系统学习,不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整体上而言对学生的影响力缺失,德育教育难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缺位是一方面,班主任的意识与态度也是另一方面,德育工作的开展局限于上传下达的形式开展,难以贯彻落实德育工作方针政策,更忽视了三、四年级学生的特点,导致德育工作的创新不够。

二、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现阶段的小学德育工作并不能满足培育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新时代的德育工作需要各种力量的努力,从班级学生的实际状况、问题所在着手,创新德育工作的方式与策略,具体分析如下。

1.明确德育工作的意义与地位

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从理念与方针的层面着手,不断优化小学阶段德育教育体系。在新时代素质教育理念指引下,班主任要从德、智、体、美、劳等多个方面贯彻执行对学生的培养,不能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率的唯一标准,在评价形式上也要坚持过程论与结果论的结合,以提升评价的科学性。例如,在班级管理实践中,面对三四年级的学生时,班主任首先要向学生强调道德素养与学习成绩同样重要的意识,不能顾此失彼。班主任作为学生素质培养的主要落实者,要给予对德育教育足够的重视,明确德育工作的意义与地位,要立足于德育工作实践,做好对德育工作的部署,将德育工作与日常教学、班级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将德育工作落地见效。

2.创新德育工作开展形式

小学班主任要自觉参与到多种形式的学习与培训当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多模块的知识,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和业务技能水平。作为德育工作的一线践行者,班主任自身也需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学生、感染学生,严守职业道德操守,强化和保障德育影响力。现阶段,德育开展形式的创新需要班主任去主动营造新型的师生关系。例如,班主任要放下架子,要主动平等与学生沟通交流,与学生一起制订班级公约,以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在环境熏陶下提升德育教育的影响力。创新德育工作的开展形式,就要摆脱传统说教德育的局限性,在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时,班主任为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可以通过借助多媒体教学、社会实践学习等形式巩固德育效果,在相互尊重、友好和谐的前提下开展德育活动,以提升各个层次学生的综合素养。

3.贯彻落实赏识教育,寓爱于德育教育中

三、四年级小学生的自尊心与好胜心不容小觑,稍有不慎就会触及他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这就需要班主任全面贯彻落实赏识教育,在爱与温暖中感化学生,是比说教形式更有效的德育教育方式。陶行知先生任职校长时曾发生过这样的一幕:陶先生看到有一名同学在操场上欺负另一名同学时,先是制止他,而后要求其在体育课下课以后到办公室找他。当这名同学到办公室后,陶行知先生先是赠与了一颗糖果给这名同学,说第一颗糖是因为你信守承诺来找我;而后又赠予了一颗糖果,说第二颗糖是因为我制止你的时候你停住了,这代表你很受教;而后又给了这名同学一颗糖果,说第三颗糖是因为我弄清事情的缘由,你并不是没有理由地欺负他,对吗?此时这名同学已经羞愧地低下了头,连连认错说是自己不应该欺负同学。在三颗糖果的爱的教育中,校长说出了同学的优点,而学生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达到了理想的德育教育效果。班主任应该自觉践行这样的原则,善于观察学生的优点与长处,巧妙戳穿学生的短处,水到渠成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与道德素养。

总之,虽然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千头万绪,但并非是无章法可循的。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实施班级德育工作过程中,关键是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德育教育的内容,在不断积累经验中敢于开拓创新德育教育的形式,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奋力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倪悦.新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价值及实践路径探索[J].才智,2019(03).

[2]陈大伟.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03).

[3]刘辉.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融入德育的有效途径[J].文教资料,2019(01).

猜你喜欢
德育管理小学班主任立德树人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试析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基于以人为本的高职德育管理艺术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加强德育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