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落实“四个坚持”的方式

2019-09-10 07:22沈麟
关键词:四个坚持人才培养高校

沈麟

摘  要:当前,高校人才培养落实“四个坚持”的具体方式可从四个方面加以细化:完善自身家国一体观念,绝对认同党的领导地位;保持古今中西互鉴的文明视角,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着眼个人成长与人格完善的动力,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及在培育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通过以上四方面的努力,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助力中国稳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关键词:四个坚持;高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9)12-0038-05

习近平对广东工作作出“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新理念发展,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批示,给予了广东党建工作明确的方向。[1]如何将这种理论精神具体贯彻落实在青年高等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党和国家历来重视青年工作,把振兴中华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新理念发展,坚持改革开放”这“四个坚持”必然要有文化教育与青年培养层面的具体落实方式。习近平指出,文化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灵魂。[2]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离不开广大的青年学子,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从人的一生发展来看,学生阶段也是激发青年理想担当与现实责任感的最佳时期。“四个坚持”不仅适用于广东工作,也是党对全国各级党组织和人民的共同期望与要求,是全局性的战略纲领以及目标方向,必须坚决贯彻到底、不可动摇。青年学生作为国家公民群体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党员还是群众身份,都应该充分理解并紧紧跟随这一政策导向。

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多是“90后”甚至“00后”,这一批年轻学子的成长过程深受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氛围影响,强调经济、市场、自由、贸易、交流、开放等理念,此等风气和热潮几乎覆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原来那种基于传统社会对土地的热爱或者温情脉脉的感觉几乎全部被打散。而这样的状况对在城市出生长大的孩子来说体现的更加明显:这一批学生对社会的感知,包括对审美、价值的推崇都相当西化,除了学校里最基本的爱国主义教育,个人并没有与国家及文化传统有非常强烈的实在关联感。[3]年轻一代学子因受到多元化的西方现代性经济、社会与文化观念等的影响,自身生命与观念跟国家和传统之间的割裂感就相对明显。

因此,教育者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如何让新一代的年轻人重新理解什么是国家,明白国家和党政领导与思想建设之于个人日常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以及有什么实际的帮助与影响。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也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展教育强国工程应当首先落实的建设任务。

一、以家国一体观引导学生认同党的绝对领导

党是一切工作的领导,文化教育领域自然也是如此。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文化部分的第一条指出: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4]因此,学校上下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针对学生个人,尤其是面向非学生党员群体,可以从家国一体观出发,从家庭观念上引导学生展开由“小家”到国家的递进思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家庭,这是自我熟悉并理解的部分。在小家庭中,家长往往代表着权威,对家庭的重大决策和发展方向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而国家是每个人心中的大家庭,中国共产党就好比家庭中的家长角色,尽职尽责地为家庭健全发展考虑。但权威不意味着特权,而只意味着更多的承担和付出。现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廉政建设等方面都严抓严管,相信中国共产党是有能力、有担当,并且能以严于律己的精神带领祖国走向繁荣兴盛,为实现广大人民美好幸福生活不懈努力。

作为大家庭的一员,我们也要充分维护家长的权威性,统一意识,主动积极拥护党的领导。在学校工作中则具体体现为,必须坚持高校党委在学校中的领导核心地位,这是早在1961年9月中央政治局常委通过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中就明确规定的内容。[5]学生应遵守学校的核心理念,通过熟悉校训、校院两级规章制度等方式充分体会什么是一个家族的核心品质,并且坚持在日常中践行。另一方面,院校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应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小家,将自己对亲人的深厚情感扩大到对学校、社会与国家的理解认同上。中国古典文本《大学》认为,人的发展应当遵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路,家国一体观或许能为当下学校思政教育提供一种不失温情的新思路,这也吻合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崇,从而让学生认同党对国家发展的领导地位。

二、从古今中西互鉴的角度理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

习近平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6]这意味着我们既要借鉴国外高等教育的优秀经验,也要继承中国本土教育的传統特色,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使我国高等教育同当代中国的实际发展需求相匹配。事实上,我们正站在古今中西文化高度交汇融合的十字路口,这就对当下的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提出了较高要求。想要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培养学生具备古今中西互鉴的文明视野,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明确当下相关领域发展面临的全球性处境与挑战。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思想。[7]该思想的丰富性要求我们在兼容并蓄、维系“和而不同”的交流过程中,必须首先明确并坚定自己的立场。习近平指出,中国高校的根本性质是社会主义大学。[8]因此,一切文化的比较与研究,必须坚持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基本方向,在这个方向内,恰当看待每种文明具有的独特价值,继而才能站在人类命运的高度,为解决国际化问题找出新的出路。

应避免盲目的文化热,而是将之转为理性的沉思。这意味着思想的融会贯通,但它并不是以彻底推翻旧有传统文化和简单评判对错的方式出现,而应当是基于中西互鉴的全球化视野,力图对当下已有的思想资源加以整合,积极引领人类走上新高度,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9]应培养学生形成基于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的战略意识,唯有这样的胸怀与担当,才能在文化交流发展方面形成实际的渗透和彼此的互鉴,才能真正触及中西文明的核心思想,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学生要主动培养自己的使命担当感,思考作为一个中国人,自己可以通过怎样的努力为在世界范围内解决人类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个人的力量固然是有限的,但长江后浪推前浪,众人拾柴火焰高,如果每个青年学子都能有这样的文化担当意识,那么长足而深远的文化发展和中国文化形象在世界舞台上的提高当是必然趋势。要引导学生看到每一个人都在追求自身的价值与意义,但个人的意义不可能仅从单独的个体身上实现,而总要在个体与某种更大的事业、更长的历史文明的关联中去寻求。如果一个人仅仅是为个人的名利奋斗,这个路恐怕是走不长的,因为缺乏更强的动力去驾驭和推动它。我们需要在前人努力的基础上,把自己融入这份共同的事业,才会感到生命的意义,才能实现更大的目标和进步。

三、在个人成长与人格完善的基础上“坚持新发展理念”

习近平提出五大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10]高校应积极探索从各层面将这五大理念落实在具体政策和活动中的方式,从而惠师惠生,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

第一,创新发展。改革并不只是国家和社会层面的改革,自我革新对一个人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创新的前提一是具备良好的学习认知能力,二是自身要有足够主动、积极的创新意愿。这种意愿势必建立在个人渴望通过自我更新、不断超越自我的基础上,愿意从家庭、工作、人际、性格、亲密关系等各方面挑战自己,打破惯性,克服缺点,勇于突破安全区从而创造更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重点是要让学生发自内心的认识到创新之于个人生命完善发展和的重要性。

第二,协调发展。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各学科领域的不同特点并将其综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各学科领域对一个人产生整体的塑造作用。比如文、理、医、工、农、艺各有所长,理论学习与实践劳动应当协同并进,自然与文化都是构成这个宇宙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等。每个人因为天生的特质不同,能够认清自己的优缺长短,从而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平衡调整,这当是完善自我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

第三,绿色发展。从国家层面来讲,绿色发展主要与生态文明及美好绿色环境的建设息息相关。具体到文化领域来说,十九大提出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倡导讲品味、格调、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11]学生在读书阶段应学会引导自己主动阅读经典文本。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跨越时空代代流传,是因为它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滋养并启迪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当下正处于自晚清一百多年来中国文明终于走出低谷而全面复兴的时代,如果要培养自己对问题的深刻洞察力与批判力,回到传统、回归古典阅读是学生能够迈出的扎实有效的一步。重新到中西方经典中寻求滋养生命的养分,不仅能滋养个体生命,使人从当下流行的名利追求中解脱出来,更能超越个人生命,形成基于整个中国文明乃至全球性的人类发展视野。[12]

第四,开放发展。如今我们已不会再去问要不要学习其他文明先进之处这样的问题,因为这已是大势所趋。闭门造车早已行不通,取而代之的是思考如何让开放发展带动国内外文化的联动性问题,从而提高开放后的深入会通能力,促进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从文化角度来看,开放发展不仅是一种政策,同时也意味着一种谦逊的姿态。一些本原性的问题探索,诸如人的生存处境,对生命、爱与美好的深层追寻等并没有国界,也不受时间或历史阶段的限制。因此,广泛借鉴人类不同文化的智慧是必要的。要做好开放的文化比较研究,既需要开阔的视野,更需要基本的立场和关切。要坚持以中国精神为主、为本,在这个基础上为世界积极贡献智慧,否则我们永远只能跟在别人想过的问题后面走。

第五,共享发展。这一条重视的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习近平在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中说:“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13]国家是一个大家庭,虽然各区域、民族、阶层的文化发展水平与程度存在区别,但在根本原则上,大家长平等友爱对待每一个家庭成员。个人要主动培养对共同体的认同,小到家庭,大到国家,荣辱与共。学生党员干部要率先发挥自身党员先进性,力所能及地对需要帮助的同学给予支持。能者多劳不意味着标榜个人的价值,而是懂得兼顾其他。这需要理想和信念的力量。社会实践是能帮助焕发青年人理想和信念的好方式,丰富人生阅历方能长才干,在实践中使学生更好地成长完善,也为国家公平正义的整体发展有所奉献和担当。

马克思曾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社会整体的发展,但整体是由个体构成,所以推己及人,自己对他人與社会的期望是什么,自己应先努力做表率,这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担当这份文化使命,为实现文化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在培育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战略决策,而广东是最早实施特殊政策与灵活措施的实验田,率先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脚步。改革开放意味着“新”,意味着突破旧有限制,意味着与时俱进发展。习近平曾指出:“广大青年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上下求索,开拓进取,树立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壮志。”[15]十九大报告中亦再次提及“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尤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将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更好构筑中国精神和力量,开创中华文化新辉煌。[16]因此,我们必须审慎衡量在文化问题上创新与传统的关系。创新不是要彻底推翻旧有模式,那些随时可以改变的价值与信念往往是没有根基的。在谈论自我创新的过程中,对待过往价值传统绝不能持一概否定的态度。在大力提倡和弘扬中国梦的当下时代,我们作为中国人的根基是什么?这是当下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改革开放不仅仅意味着我们向外部世界敞开国门,同时也意味着中国文化要向外走出去。既然要走出去,就应该承担起与它所蕴含的思想价值相匹配的责任,而这必须要在我们自家先站稳脚跟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也就是拥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对文明的切身理解离不开中西古典教育的培养,也只有这样,青年学子对中国传统文化血脉的自觉承担才是可能的,“实现中国梦”才不是一句空的口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应转化为个人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并內化于个人自身生命感受与生活经验中。这样一来,每一个中国人都将是中国形象的名片,中国梦的构建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而良好的个人素养则是展现中国文化魅力与风采的最好方式。

五、结语

习近平对广东党建工作提出的“四个坚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新理念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应当找到具体可行的落实方式。文化的发展对国家的整体繁荣富强具有重大意义,青年学生更应主动回应时代的使命呼唤并且引领未来。从高校人才培养层面来看,“四个坚持”理论精神可从四个方面加以细化落实:完善自身家国一体观念,绝对认同党的领导地位;保持古今中西互鉴的文明视角,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着眼个人成长与人格完善的动力,坚持新发展理念;在培育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努力,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助力中国稳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正如习近平所说:“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17]青年学子要有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人民命运、时代命运紧密关联在一起的笃定,在实现文化强国的过程中,为国际性、全球化人类问题的共同解决积极献策。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作出重要批示[N].南方日报,2017-04-12.

[2][4][7][11][1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徐川,余聪.以爱国主义教育涵养国民心态[N].光明日报,2019-11-19.

[5]中共中央.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教六十条”)[Z].1961.

[6]习近平.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 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N].新华网,2014-12-29.

[8]中国之声.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召开[N].新闻和报纸摘要,2014-12-30.

[9]甘阳.通三统[M].北京:三联书店,2007.

[10]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2015-10-29.

[12]甘阳.文明·国家·大学[M].北京:三联书店,2012.

[13]习近平.习近平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N].中国网,2014-05-03.

[14](德)卡尔·马克思,(德)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

[15]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新华网,2013-05-04.

[17]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中国青年报,2014-05-04.

责任编辑  牛志鹏

猜你喜欢
四个坚持人才培养高校
牢记“四个坚持”推动部队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立足“四个坚持”践行“四个一线”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