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新形式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模式的选择与应用探析

2019-09-10 07:22张彦花周胜龙
高考·上 2019年12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新时期

张彦花 周胜龙

摘 要:课堂模式是课堂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与升华的凝结,是教师提升课堂授课效果,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感染力、实效性的有力途径。随着新高考的持续推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逐渐摸索出了自主探究式课堂模式、有对分模式、有高效课堂、有271模式、大循环模式等授课模式。作为高中政治科任教师选择和应用适当的课堂授课模式是新时期、新形式下新高考改革的内在要求。结合新高考以来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出科任教师在选择与应用课堂授课模式是应遵循“三虑三结合”的原则。

关键词:新时期;高中政治;课堂授课模式

新时期、新形式下高考改革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方面都有了质的改变,就内容而言,从小学到高中学段全部使用新教材,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考试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就形式而言,开始推行走班制教学,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学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选课,考试的形式采取语、数、外+三门学业能力测试科目成绩的形式进行,新高考模式分为“3+1+2”模式与“3+3”模式,从目前推行新高考的省份来看,选择“3+1+2”模式的省份要比选择“3+3”的省份要多。现在继续推行“3+3”高考模式的省份主要有:浙江省、上海市、天津市、北京市、山东省几个省市。

一、高中政治课堂授课模式选择与引用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作为高中政治科任教师在新时代、新形式下,革新课堂授课模式,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在选择和应用课堂授课模式时应遵循“三虑三结合”的原则,三虑主要是指:一是要充分的考虑所选模式的适用性,主要看符合不符合学情教情以及学生的实际需要;二是要充分的考虑所选模式的可操作性,一种好的课堂教学模式其真正的魅力并不在于其理论的感染力,而在于其切实可行的操作性,是否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是否能够唤醒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是根本的衡量标准。;三是要充分的考虑所选课堂授课模式的认知度,一种好的课堂模式必须要有持续的认知度,课堂模式源自于教育教学实践,是教育教学实践的经验的凝结和升华,是教育教学实践内在逻辑的知识化、系统化、理论化的总结,因此好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要能够得到同行的广泛认可,能够得到家长和学生的广泛认可,进而有较好的社会口碑,在教育教学实际中达成共识。

二、几种常见的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2014年9月国务院正式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新时期高考改革大幕的正式拉开,截止2019年全国已有三十一个省市出台了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方案,预计到2020年新时期中国特色招生考试制度的基本框架会定型。随着新高考的持续推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逐渐摸索出了自主探究式课堂模式、有对分模式、有高效课堂、有271模式、大循环模式等授课模式。

1.自主探究式课堂模式的实际应用。根据教师平时的教学实践,课前学案可以采取多种较为灵活的方式进行安排,譬如:科任教师在讲解《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计划、市场、价格、政策、利率、税率这些较为抽象的概念,科任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前的实际调查的方式,收集有关市场经济的信息,进而从感性上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科任教师也可以利用周六、周日时间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国有企业和私企,通过体验国企与私企的企业文化进而理解我国经济体制与西方国家的差异。科任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课堂导学案,将计划、市场、价格、利率等概念抛给学习小组,让孩子们通过小组内的合作探究,充分的理解和消化这些经济学术语,进而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

2.对分模式的实际应用。对分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对教学时间的科学分割,注重学生独立意识的培养。对分教学模式对学校的硬件设施要求相对较高,实施对分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必须独立自主的完成课前预习作业,学生通过学校的图书馆、网络信息化教室、电子阅览室等场所,自主查阅资料,自主探索教材及习题册上的相关内容。课堂授课时,科任教师只讲解学生不易理解的难点知识和重点知识,教师的课堂讲授时间不超过20分钟,剩余的时间由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完成课堂拓展和课堂训练部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课为例,学生课前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本、视频、图片等信息,系统掌握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运行体制机制,在课堂上教师重点讲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地位、功能、运行等难点知识和重点知识,剩余的时间可以让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围绕人民代表大会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作比较,阐明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独特性性和优越性。利用课余时间科任教师也可以联系当地的人大,让学生实地的参观学习我国人大的实际运行机制与体制,体验人大的职权,感受人大的权威。有条件地方可以在每年举行两会期间,组织学生列席人大和政治协商会议,感受我国政治制度的独特性和人民性。

3.高效课堂模式的实际应用。高效课堂模式的实质在于课堂授课的实效性,要求科任教师要科学分配时间,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完成大纲中要求完成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高效的完成吸收和融会贯通课堂学习内容。教师认真备课、上课是高效课堂成功的关键,科任教师在课前必须明确每个知识板块的显现方式和呈现程度,明确教学环节和教学策略实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明确班级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在授课程的过程中,提问、扮演、对话、谈论等环节都要紧扣教学目标有条不紊的进行。高效课堂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注重预习案、课堂探究案、课堂复习巩固案的综合运用,科任教师编写学案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上课的实际效果。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为了保障学案编写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学校管理层都会要求以教研组为单位展开集体备课、研课、磨课,集体编写学案。

本论文是甘肃省教科所十三五规划课题GS[2018]GHB066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新时期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思路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生活化策略分析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浅析如何打造高中政治简约课堂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