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润“五景” 追梦前行

2019-09-10 07:22潘心超安立斌
关键词:红色特色校园

潘心超 安立斌

临朐第四中学,位于临朐县五井镇政府驻地,1958年建校,现有2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34人,专任教师99人。近年来,学校把“兴衰资于人,得失在于教”作为办学的指导思想,突出“红色文化润泽心灵,五景教育助力人生”的办学特色,注重挖掘当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和人文精神,注重历史传承,呼应时代召唤,以红色教育为主线,串起生态校园、尚德教师、灵秀学生、智慧课堂、多彩课程“五景”教育明珠,致力于打造“红色润五景”特色品牌,为学生成长打好精神底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提升。

一、 外显内化,创设红色文化新生态

1. 绿色生态,润物无声。做好校园美化绿化,形成了规划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花木高低搭配、错落有致,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一轴一园”“三区三带”绿化格局。树木长青,红花绿草,生机盎然,良好的生态环境,使校园始终展现着愉悦宜人的感染力,将校园打造成绿色的生命场。

2. 红色生态,净化心灵。打造浓厚的红色校园文化氛围,高标准建成了“两馆一路一长廊”红色教育阵地,即党史馆、校史馆、红色长征路、红色精神长廊,将莲花山战役、八路军第一纵队、校友许其亮事迹等当地红色文化要素和人文精神融入其中,加强党史国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3. 书香生态,入脑入心。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全天候向师生开放,建立红色书架,每年订阅报纸杂志30余种,更新图书近千余册。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班班建立图书吧,配备经典名著、时尚杂志,供学生随时取阅。大力实施语文素养提升工程,经常性开展读书会、朗诵会、演讲会,鼓励师生多读书,读好书,用书香浸润灵魂。

4. 人文生态,凝神聚魂。确立人本化的管理理念,健全人文化管理制度。淡化制度约束,注重成长激励、文化熏陶、感情共振,通过定期体检、心理讲座等人文关怀,座谈会、恳谈会等特色活动,用文化感染陶冶,用情感穿针引线。通过讲述师生成长故事,传播校园好声音、好故事、好形象,增强师生凝聚力、责任感、使命感。

二、 千姿百态,建设红色课程新体系

1. 基础课程扎根。落实国家课程,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优化课程结构,把红色理念落实到学科课程,在学科教学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视学生情感体验和内化自觉。

2. 特色课程引领。依托红色基地、红色龙头学科,开展劳动体验、研学旅行、红色阅读等特色活动,建设多本融合的特色红色育人课程,如通过唱红歌、读红书、讲红色故事、演红色戏剧等具有浓郁特色的活动,寓教于乐,宜身怡心。

3. 拓展课程延伸。牢牢把握国家课程的基础性特点,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整合,以年级任课组为单位,对各学科课程编制适合我校师生的导学案,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增强适用性、实用性。

4. 活动课程体验。依托红色社团,开展三特色活动,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组织编写了习惯养成、理想信念、人生规划三大系列和生命健康、安全法制、诚实守信、感恩奉献、传统文化、爱国主义六大专题活动课程。

三、 务实高效,打造红色课堂新范式

1. 集体备课,集中群体智慧。推行“三定五統一”的集体备课模式,即定时间、定课题、定中心发言人;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基本内容统一、作业统一、检测统一。利用每周的“半天无课日”校本研训时间,分学科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通过加强集体备课,集中群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

2. 听课磨课,促进交流提升。分阶段确立课堂突破目标,以备课组磨课为主要形式,建立磨课三层督促落实机制,强力推行磨课制度,通过常态化、不间断的相互听评课,促进交流学习,提高教师自身驾驭课堂能力。

3. 作业创新,注重增强实效。本着务实有效的原则,开展特色作业研究。学生作业类型不拘一格,还可以是自主性特色作业、巩固性分层练习、拓展性思维训练、探究性应用等。精简作业量,重视批改与反馈。

四、 创新理念,开辟红色育人新模式

1. 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厚植爱国情怀。通过升旗仪式、主题阅读、午间十分钟演讲和各类文体活动,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学习、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开阔了视野,增强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

2. 与思政课、生涯教育相结合,注重价值引导。加强思政课改革,突破单向式灌输模式,把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把铸魂育人的信仰信念教育与学生个人的职业生涯教育相结合,增强思想理论的亲和力、针对性,不唯知识讲授,更重视价值引导。

3. 与提升军事素养相结合,磨砺坚强意志。利用体育课、校园体育活动,加强日常体育锻炼,培育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强健的体魄。利用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升旗仪式,传授国防和军事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在宿舍内务管理、餐厅就餐秩序、学生集会等方面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培育学生自我规划、提升效率、团结奉献能力。

4. 与劳动教育、科技创新相结合,拓展教育阵地。充分利用校办农场资源,借助劳动实践课、校园值周等载体,教育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组织七巧科技、机器人、科技创新等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勤于钻研、勇于创新的习惯和能力。

五、 思方行圆,构建红色教育新机制

1. 健全现代学校制度。以目标管理为核心,以常规管理为基础,以评价导向为激励,健全“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学校制度。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运行机制、监督机制,实现学校治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形成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教师依法执教,社会依法支持和参与学校管理的新格局。

2. 建立管理权限清单制度。树立底线思维意识,明确学校管理权限,建立管理权限清单制度,全面推动学校管理权限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现代教育治理结构,为维护广大师生合法权益、推动学校依法自主办学提供保障。

3. 建立内生动力的管理机制。以团队项目认领制度为主要形式,变革现行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管理文化,通过项目自主认领,对管理团队的权利结构、组织规模、角色设定、成员观念、态度行为,进行目标性的、系统性的革新,项目团队成员自主、协调、互动、借力,以提高组织管理效能。

猜你喜欢
红色特色校园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追忆红色浪漫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