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孙辈提供隔代照料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2019-09-10 07:22王双祺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隔代照料孙子

王双祺

在我国,实施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家庭结构缩小,形成了“4-2-1”型的家庭结构。大量年轻人迫于生活压力与养老压力必须选择努力工作,从而缺乏时间照料子女。并随着全面二胎政策的开放,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帮忙子女照看孙子女。因此,由祖辈照料孙辈逐渐成了一种普遍的家庭照料方式。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4-2-1”型家庭结构与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使隔代照料成为一种普遍的家庭照料方式。但是学界对于隔代照料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却未达成统一共识。本文利用中国养老与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库)2015年的数据,运用线性概率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并用Probit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提供隔代照料与不提供隔代照料的老年人在自评生活满意度上的不同。

1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针对隔代照料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做了许多研究,但尚未达成统一定论,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提供隔代照料会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有积极正面的影响。首先,提供隔代照料可以为老年人带来精神上的满足感。其次,孙子女可以代替子女陪伴老年人,有助于帮助老年人维系与家人的关系,帮助他们消除生活中的孤独感。靳小怡等(2017)利用2013年深圳市P区农村流动老人专项调查、2015年河南省Y县农村老人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孙子女照料强度的增加会显著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第二种观点则认为隔代照料会为老年人的生活满意状况带来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照料会占用老年人的时间,影响老年人的正常生活与社交活动,并给老年人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导致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下降。肖雅勤(2017)使用 2013 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研究发现提供隔代照料对老年人在日常活动能力障碍、自评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三个方面均造成了负面影响。

而近些年的研究表明,隔代照料对老年人所产生的作用可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若老年人能够负担的隔代照料将不会产生负面影响,而过高强度的隔代照料则会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造成不良影响。韩保庆等(2019)使用 2015 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研究发现随着照料时间的增加,中老年人健康自评变差的概率先下降后上升。Tang等(2016)使用中国老年人群体研究的截面数据研究发现提供隔代照料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好,但是随着照料孙子女负担和压力的增加,老年人的心理负担也会增加。因此,解释隔代照料对老年人所产生影响的时,考虑照料强度或照料时间比单纯考虑是否提供照料更为合适。

2数据说明与变量选取

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2015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自评生活满意度。根据调查问卷中“总体来看,您对自己的生活是否感到满意?是极其满意,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还是一点也不满意?”这一题目的回答来定义生活满意度变量。将“一点也不满意、不太满意”定义为满意度较低,记为0;将“比较满意、非常满意、极其满意”定义为满意度较高,记为1。

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为提供隔代照料的时间。由于问卷题目设置所限,本文并未考虑被照料孙辈的数目及年龄。根据调查问卷中的问题“过去一年,您和您的配偶大约花几周,每周花多少时间来照看这个子女的孩子?”来区分老人提供隔代照料的时间。由于照看越多孙辈需要花费越多的精力与时间,因此过去一年中照料孙辈的个数越多,理论上老年人所投入的时间与精力也越多,隔代照料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也越大。因此,在测量隔代照料时间的时候,不能仅考虑给某一位孙辈提供的照料,也不适合用照料时间的均值或最大值来衡量照料时间,一种更合适的方式是将老人对所有孙辈的照料时间加总。参考韩保庆(2019)的方法,将照料时间的定义为  。T为总照料时间, 为受访者过去一年为第 i 个子女的孩子提供了 周的照料, 为受访者每周为第 i 个子女的孩子提供 个小时的照料,k为受访者一共有子女的数量(包括一起居住和去世的子女)。在回归中我们令 t = ln( T + 1) 。

其它:控制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户口、婚姻、居住安排、健康状况、社交活动、与子女见面频率、与子女打电话频率、子女经济支持。具体变量信息参见表1。

注: 如果老年人全天候提供隔代照料,则最长的照料时间为365天×24小时= 8760(小时)。样本中最长照料时间超过8760小时的原因是存在同时照料多个孙子女的情况,样本中不存在对单个孙子女的照料时间超过 8760 个小时的情况。而且样本中隔代照料时间超过8760个小时的比例不到2% 。

3实证结果与分析

3.1统计性分析

表1是对样本数据进行的初步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全体样本的平均年龄为 62岁,男性所占的比例为50.8% ,女性为49.2% ;82%的受访者接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13.7%的受访者拥有非农业户口,86.3%的受访者拥有农业户口;全部样本中,已婚的受访者占76.4%,未婚的受访者占23.6% ;32.5%的访问者与子女同住,67.5%的受访者不与子女同住;56.3%的人会参与社会活动;62.7%的人会接受来自子女的经济支持; 63.6%的受访者每月至少与子女见面一次;84.2%的老年人每月至少与子女联系一次;45.6%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较好。 并且,中老年人照看孙辈的平均时间为 1176.5个小时,按每年365天算,样本中的老年人平均每天照料孙辈的时间约为 3个小时。受访者中有89.8%的老年人自评生活满意度较高。

3.2回归分析

为了分析提供隔代照料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本文首先用线性概率模型回归分析了照料孙辈的时间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之后用用Probit模型检验了结果的稳健性,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主要为以下三点:

第一,线性概率模型与Probit模型结果均显示随着照料孙子女时间的增加,老年人自评生活满意度较好的概率增加。在线性概率模型回归结果中,照料时间的系数为正,并且在1%统计显著水平上显著。在 Probit 模型的回歸结果中,照料时间的系数在1%统计显著水平上为正,与线性概率模型的结果一致。

第二,其他因素比如性别、年龄、户口所在地、婚姻状况、子女经济支持、与子女见面的频率、与子女联系联系的频率、健康变量会对老年人自评生活满意度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

第三,受教育程度、居住安排、社交活动对老年人的自评生活满意度不存在显著的影响。

4结论、研究的不足与政策建议

4.1结论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替自己的子女承担了照料孙子女的责任,但是学术界对于照料孙辈会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产生怎样的影响缺乏实证研究。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2015年的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孙子女照料时间的增加,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较好的概率上升。这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符,在中国社会中,共享天伦之乐的三世同堂被视为完满的家庭结构,在这种家庭结构中,中国老人因此自然而然地承担起照料孙子女的责任,同时,老人也从照料孙子女的过程中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感,进而提高了老人的生活满意度。

4.2研究的不足之处

本文的不足之处:本文仅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2015年的截面数据将生活满意度看为因变量进行分析,这可能会产生内生性问题,因为生活满意度也可能是老年人提供隔代照料的内因。本文的研究无法解答究竟是提供隔代照料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还是生活满意度更高的老年人更可能对孙子女提供照料这一问题。为了解决内生性问题,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考虑使用工具变量来解决内生性问题,或利用面板数据分析提供隔代照料前后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所产生的变化。

4.3政策建议

第一,合理利用家庭结构的优势。由于计划生育的影响,我国的家庭结构呈现小型化,更多地表现为“4-2-1”型结构。这种结构一方面会使年轻人面对更大的赡养老人的压力,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可以有更多的老人去替子女照看小孩,且每位老人提供照料的强度会降低,时间会减少。因此应当充分合理利用这种家庭结构的优势,以减少老年人提供隔代照料的负担。

第二,制定延迟退休政策时应考虑到老年人在隔代照料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延长老年人的退休时间,可能会导致家庭照料婴儿的负担的增加,并可能会降低年轻人生育二胎的意愿。

*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文系2017年宁夏大学校基金(SK1709)项目。

猜你喜欢
隔代照料孙子
学中文
爷爷奶奶来“听课”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痴呆照料面面观
澳大利亚照料者暂歇计划
孙子壵
孙子列传
孙子垚
孙子垚
词汇短语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