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2019-09-10 08:53陶梅
高考·上 2019年12期
关键词:环境教育化学教学渗透

陶梅

摘 要:环境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需求,是地区发展的需求,更是学生发展的需求。本文,将立足环境教育对象广泛性、全民性、终身性、持久性特点,针对课堂教学活动中环境教育具体渗透问题展开详细阐述,以提高学生的环境综合素养,让他们慢慢养成良好环保习惯,不再出现破坏环境的行为。

关键词:化学教学;环境教育;渗透

环境教育,是以环境保护为目的,以提高环境保护行为准则为手段的教育过程。目前,我们的环保意识仍然不强,只是偶尔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在这样一个教学环境下,大部分学生都未能养成良好的环境素养,对环境教育知识的学习不够热情,甚至会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随手扔垃圾的情况,错误认为环境保护与自己无关。

一、巧用教学内容,渗透环境教育

课堂,是环境教育渗透的主阵地。而教材,是环境教育渗透的重要素材。在环境教育具体实施中,应紧扣课本上的教学内容,挖掘一些与环保意识培养相关的知识点,引发学生对环保问题展开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对于教材中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重视其与环境教育有关,也可是涉及工业生产的知识点。精心安排这些环境教育知识,可帮助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慢慢养成良好环保意识。《空气》这一节课教学内容就与环境教育有关。实际教学中,可紧扣这一节课教学内容,先为学生直观呈现“室内空气比室外空气污染程度严重2-3倍”、“大气污染致癌”、“汽车尾气排放”的图片,吸引学生关注空气污染问题。接着,给学生预留5分钟时间,要求他们自主讨论空气污染危害性。通过讨论,他们将了解到空气污染可能会引起呼吸道疾病,可能会让植物产生伤斑,会让植物品质变坏等等。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们将开始关注环境,有一定环保意识。

二、巧用化学实验,渗透环境教育

曲格平曾说:“没有一个清洁美好的环境,再优裕的生活条件也无意义。”因而,要利用好化学实验向学生渗透环境教育,让他们有强烈的环境保护责任心。环境教育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应通过几个方面来实现。其一,应教导学生正确处理实验中产生的污染物,及时回收污染物。其二,应指导学生通过改进实验减少对有害物质的使用,把对环境的危害降至最低。其三,我们作为学生的榜样,要注意设计更多绿色实验,影响他们养成环保意识。在《常见的酸和碱》一课教学时,我结合浓硫酸性质学习这一方面知识点设计了一个“浓硫酸脱水性实验”。实验中,考虑到向蔗糖内加水再加入浓硫酸会产生SO2气体,而SO2是一种有毒气体的现实情况,做了适当改变。期间,先准备了一个水槽,再向水槽中加入了少量氢氧化钠,后将小烧杯放在水槽内木块上,开始进行实验,并注意将一个大烧杯倒扣在水槽的小烧杯上。这样一来,有毒SO2气体就被吸收了,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实验结束以后,我向学生介绍了这个绿色实验的环保之处,对他们实施了环保教育。

三、巧用具体事例,渗透环境教育

在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温室效应、雾霾、水资源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峻。环境教育的實施要利用好这些具体事例,通过与具体事例进行结合,揭示事例中的化学本质,更利于唤醒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当学生渐渐意识到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后,他们的内心深处将油然升起强烈地环保欲望。但是,为让学生获得更多直观感受,应尝试在具体事例讲解时带领他们实地考察污染点,进而更加重视环境污染问题。在《化学肥料》一课教学时,为了向学生渗透环境教育。实际教学中,可引入这样一段案例资料:据长江日报报道资讯显示,我国农业尿素用量是其他国家的3倍。其中,在南方的一个省份,菜农表示:“我们一亩地要用1000斤尿素。”针对这个问题,叶志彪曾指出:“尿素的过度使用,不仅污染了水体,还让土壤出现了盐碱化问题。”看到这则新闻报道资讯以后,学生们将深刻意识到过量农药化肥的使用会污染环境。接着,他们将主动学习N、P、K等常见化肥,对化肥使用利弊展开思考,学习如何合理使用化学肥料,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四、巧用知识竞赛,渗透环境教育

对于环境教育的渗透,还要注意利用好趣味性较强的知识竞赛活动。环保知识竞赛中,学生们将形成强烈的竞争意识,能够主动学习材料中与环保知识相关的内容,巩固自己对环保知识的掌握,以取得知识竞赛的最终胜利。环保知识竞赛,是一个可行性的教育手段,要发挥好它的环保意识培养作用,发展学生环境综合素养,让他们主动端正自己的环保行为。在化学环保知识竞赛具体组织过程中,可以答题方式来进行,提前设定好百分制竞赛制度。知识竞赛中,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问题。如温室气体量增加会造成什么后果?如何合理处理实验室废液和废渣?现今清洁能源有哪些?汽车尾气属于哪一种类型污染源?同时,布置有害化实验材料回收和有害气体SO2收集等实践操作任务。通过参与化学环保知识竞赛,学生们既能实现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又能从中了解一些环保知识,知道环保重要性,且更容易接受环境教育。

总之:个人与环境、社会共同发展是重要的,为实现这个目标,要把握好课堂上空气教学、爱护水资源等相关教学内容,积极渗透环境教育。对于环境教育教学,利用好实验教学、知识竞赛等多种教学手段,打造一个益于学生环境综合素养发展的教学环境。在高效教学环境下,巩固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促进他们养成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杨丽.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J].科教导刊(下旬),2018(2):99-100.

[2]方贵林.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案例初探[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16):23-24.

猜你喜欢
环境教育化学教学渗透
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