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开展语文中的文言文教学对策

2019-09-10 08:53薛薇
高考·上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文言文传统文化

薛薇

摘 要:中学阶段,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此时正是形成印象、养成习惯的关键阶段。在组织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方式方法,引导学生不仅记住一系列文言文语法、词汇,更要清楚地认识到其中蕴藏的文言之美。在组织教学中,教师尝试与学生形成互动,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受韵律美、通过记忆掌握常识、通过情景带入理解内涵、通过拓展延伸感受其中的传统文化色彩。

关键词:中学语文;文言文;传统文化

前言:文言文是我国传统语言文学的一种称法,在对文言文的诵读学习中,我们能够感知传统文学语言的精简精简凝炼与格式技巧。在当前的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带学生掌握文言文学习的方法,也要指导学生了解到文言文的魅力,全面达成文言文的教学工作,促成日常教学的发展。本文即针对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展开分析,探索文言文教学策略。

一、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学习意义

文言文之所以成为学习的难点所在,除了与现代汉语截然不同的语言结构,还在于学生本身缺乏对文言文的认知,将其当做学习的负担所在[1]。在组织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引导学生加强对文言文的学习意义认知,笔者对此做出如下概括:其一,是我国传统语言文化知识的补充。虽然传统语言在当代已经不再使用了,但是在其中,蕴藏的,是我国传统文化、精神思辨、审美思考与哲学意识,这些作为宝贵的哲学意识与精神,需要我们加以传承与创新。作为一种精神动力,也能切实的推动教学工作发展。其二,文言文作品通常精简凝炼,对其学习,能够增加我们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体验与学习,增强阅读理解能力,为接下来的语文学习做出铺垫。

二、文言文学习策略思考

(一)诵读以增强节奏韵律感在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推进文言文教学,首先可以从“音”的角度入手,要求学生在诵读中有所感悟、体验。在我国传统文学中“诗、乐、舞”三者是结合的,节奏韵律本身就是文学的一部分。在组织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互动,为学生创设诵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诵读[2]。我国文言文素材中自带节奏韵律感,应当加以关注并利用,作为学生学习的关键内容。在组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很多时候,学生从开始的朗读混乱,停顿不当,到找到文言文固有的节奏韵律,真正的投入其中进行朗读,也就意味着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进入到了第一层次。在诵读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范读,为学生做出示范,找到与朗读内容相配合的音乐作品,与学生互动,完成诵读。丰富读的形式,不仅是读对、读准,更要读出文章的情感与气势。

(二)带学生体验文言文之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带学生体验文言文的美,找到属于文言文的独特韵律,才能更好地促成发展。在组织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根据所学知识,找到学习内容,并且全面阐释,找到其现代化的解读。例如,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更好地达成发展,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做出铺垫。在组织教学中,教师能够完善教学工作,促成发展,全面更新教学知识,引导学生体验文言文的美,找到学习的乐趣所在。在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通过情景演示、课堂讨论等,或是用充满传奇的演绎《陈胜吴广起义》,或是与学生讨论“仲勇”悲剧的成因等,全面促成教学的发展,引导学生用现代思维与传统文化碰撞中进行思考。引导学生用现代汉语去改写知识点,也是当前教学发展的关键环节。在组织教学中,教师能够尝试带动学生,用现代汉语去改写文言文等。在文言文学习中,最为基础的一项内容是文章的翻译,很多学生在用现代汉语注解文言文时,会出现直译、逐词翻译等情况,实际上回破坏文章美感,影响阅读体验。在中学教学中,教师更多的关注到如何进行阅读与体验,如何找到学习的乐趣,才能更好地促成发展。

(三)进行适当的阅读扩展

在组织学生阅读过程中,可以适当进行一系列基础知识的拓展。在学生阅读之余,进行进一步的拓展阅读,如对作者和时代背景的了解[3]。每位作者不同时期,根据自身的人生境遇、生活场景等,都出现了不同的变化,也会有不同的人生思考。尽管学生在不同时期,对作者的文章体验、人生境遇会有很大不同,但是在学习生活中,会出现一系列的独特思考,但也正是在这种交流中,才能更好地促成发展,完成成长及思考,全面促成到日常教学工作的发展。阅读拓展,还应当包括作者所处的时代、年代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成发展,推动学生的成长。

(四)创设体验情境

在当前的教学组织中,教师可以尝试为学生创设体验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在当前的初中文言文中,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与体验,以组织教学工作的发展,完善教学工作,促成学生的成长。创设体验情境,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成长,发展完善的教学工作。创设体验情境,借助现代多媒体带来的声音、视频、知识点等,才能更好地达成发展,留给学生更多的关注,完善情境体验,留给学生更多的体验,带动学生以多模态的状态去学习文言文、找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所在,真正的为学生带来更开放的思路与独特思考。情境的成功创设,助推教学与学生的学习。

在当前的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找到学生学习的盲点,才能更好地促成发展,引发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了解文言文的意义所在,真正透过引导,使得学生了解并进入到文言文学習中,摆脱被动学习。

参考文献

[1]王福.浅析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高考,2015,16(4):68—69.

[2]苗胜伟.谈谈如何有效开展初中语文中的文言文教学[J].学周刊,2017,19(10):79—80.

[3]李玉梅.对如何有效开展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反思[J].科教文汇,2017,18(10):86—87.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文言文传统文化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文言文阅读专练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