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互联网+”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

2019-09-10 08:53闫宏宝
高考·上 2019年12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信息化教学互联网+

闫宏宝

摘 要:基于“互联网+”的背景下,学校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积极引进了各种技术设备,并带来了新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当熟练掌握“互联网+”的模式,全身心的投入到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之中,以此来迎合“互联网+”的时代。对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围绕着“互联网+”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展开论述,供相关人士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信息技术;信息化教学;创新

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把互联网的创新渗透到教育行业之中,已然成为当前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互联网+”的背景之下,相关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积极寻找现代信息技术方式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将目光放在教学环节的上面,尽可能将信息技术渗透到教学活动当中,以此来实现以具体应用为目标的教学目的。

一、全面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课程预习效率

针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来说,促使学生在第一时间预习知识是提升其计算机操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教学的关键步骤,可以在无形当中强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基于“互联网+”的背景下,网络空间存在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所以这就为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相关知识点时,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引導学生事先预习并灵活运用这些学习资源,这样做不单单可以将学生的知识面加以拓宽,而且还能将学生的预习水平加以提升。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各种网络媒介学习相关知识亦或是利用信息载体学习相关知识,显然这样可以潜移默化的促使他们在实际学习期间受到一定的熏陶,以便激发他们内心的潜能,显然这对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打个比方来说,在学习装饰幻灯片等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在上课的前期阶段构建一个微信群,并事先把课程发布到指定的地方,继而为学生预习提供应有的便利。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借助于微信群布置与之相匹配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按照任务要求独立自主的完成,显然这样做可以在无形当中促进其学习水平的全面提升。如果学生在学习期间碰到不能解决的问题,那么这个时候可以采取上网搜索亦或是参考他人解题等多种来搜集相关信息,以便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由此可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单单可以促使学会僧事先掌握新的知识,而且能对插入音频、动画等相关装饰设计手段做到熟练掌握。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基于“互联网+”的背景之下,信息技术教学活动隐藏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所以,当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此项教学活动时,一定不要只把目光放在教材的上面,还应当充分参考网络空间中的虚拟性学习资源,在这种状况之下才能促使课堂教学变得活灵活现。如果想要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那么教师就要采取针对性的手段引导学生把之前学习过的知识渗透到相关学科当中,目的是为了促使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和其他学科融为一体,以此来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显而易见的是,当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以后,其他学科教师就可以在适当的情况下为学生布置与之相匹配的练习,并引导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搜索的方式寻找答案。打个比方来说,借助PPT建立一个物理模型,亦或是利用互联网所搜相应的材料;还可以利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将某些习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分享给同学;不只是这样,还可以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数据库,把学习资料、考试成绩等相关内容存储到相应的数据库中,为日后查找和应用提供应有的便利。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尽管很多学生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他们对教学内容却持观望态度。究其原因主要与以下两点有关:一是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地位加以明确,认为自身才是课堂的主要角色,而只是将学生当作汲取知识的容器,这样久而久之下去就会致使学生产生抵触的心理;二是这与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化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并没有采取恰当的手段将相关知识有机的和学生生活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也没有将目光放在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上面,继而对信息技术课程新课改的推进产生了较大的阻碍。基于“互联网+”的背景之下,教师应当依据互联网的各种先进性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促使他们可以深刻意识到创新的乐趣,继而把创新思维模式渗透到学生的潜意识当中。打个比方来说,在学习信息采集和加工等相关内容时,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教师应当将一个电脑合成的图形呈现在学生面前,像教师本人亦或是全班同学集体照的合影,紧接着告诉学生自己学会这节课以后也可以实现对照片的加工,并顺势为学生详细讲解这节课的重点与难点,目的是为了促使他们深刻体会到这门课程的独特魅力。不仅如此,还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手段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如何采集和加工图像的方法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最后还要将项目教学法当作主要教学方式,为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设计一个教学任务——自己完成一个创意作品亦或是以小组形式完成一个创意作品,灵活运用之前学过的软件以及技术,并引导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查找资料亦或是借鉴优秀案例等方法去完成。显然通过这种方法不单单可以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各种能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综上所述,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加以提升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基于“互联网+”的背景下,怎样将教育真正渗透到互联网当中,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不断实践。如果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那么一定要建立起终生学习的理念,顺应时代的发展,科学引导学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方式来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难题,以使得学生迎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梁姗姗.“互联网+”环境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18(06):49-50.

[2]万翠敏.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展互联网+教学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5):103-104.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化教学互联网+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