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写作:奏响“看、听、说、写”四部曲

2019-09-10 15:01宫萍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倾听观察想象

宫萍

【摘要】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知识与能力的形成,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重要因素。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激发学生对写话的浓厚兴趣,才能使其写出精彩的语句。通过观察情境图,养成倾听的好习惯,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由课堂走向课外,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写话水平。

【关键词】倾听 观察 情境 想象

心理学家拉扎勒斯说:“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当看到学生们几乎是千篇一律的作文时,笔者总感叹学生似乎没有了想象力,语言匮乏,缺少了真情实感。如果学生在低年段时,就能够在教师的指引下,对写话产生兴趣,那他们是不是就可以写出自己真正想说的话,写出他们想象中的事物,表达出对周边事物的认知与感想了呢?从“我”“想说想写”到“敢说敢写”,再到“会说会写”的过程,需要教师的引导,激发兴趣,锻炼学生的观察、倾听、想象与表达的能力,进而才可能写出精彩的语句。

一部曲:看

活用配图,有序观察,练习说话

部编版的教材根据儿童的年龄发展特点,配上了许多精美的插图,那鲜艳的色彩和生动的人物形象活灵活现,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把教材中的插图巧妙地运用起来,作为低年段学生看图写话的好材料,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还可以学习、模仿文中的词语、句式来说话,降低说话写话的难度,使自己更有自信。笔者会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先说想到的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连成一句话。这样由简单的一两个词语到一句话,使本来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说的机会。如教学一年级下册的“识字1”时,笔者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让学生用几句话把看到的说出来。学生看后说:

“春天来了,柳树的叶子变绿了,粉红粉红的桃花开了。”

“夏天,荷花开了。雨点落在池塘里,雨点落在荷叶上。”

“秋天到了,枫树的叶子红了,叶子边却是白的。”

“冬天真好,雪花一片一片地落下来,我们堆了一个可爱的雪人。”

……

二部曲:听

学会倾听,搜集信息,酝酿感情

听,主要是指课堂上的倾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中第一条就是“学会倾听”,可见,倾听不仅仅是听教师的讲解,还要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不仅要听清楚,还要听完整,更要听得懂,并结合自己的思考,随时准备补充或反驳。有很多时候,教师刚提出一个问题,或是同学的发言才说了一半,就会有学生抢着举手,由于缺少严密的思考,常常会答错,或回答的不完整。

因此,教师适当安排听力训练是很有必要的。特级教师薛法根的做法就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薛老师总会在课堂伊始读一两段与文章关联密切的语段,读完之后他会提一两个问题。不仅如此,薛老师的词语听写也“别具一格”,他坚持听写时只读一遍,且速度较快,这样学生的听力和注意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提升。笔者在教学活动中也会加入生字词的听写,课文内容听写,听记长句子,作文训练等,还经常让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重复别人的发言,鼓励更多的学生多说话、乐于说话。

部編版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一课,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洪水给人们带来的灾难,理解“泛滥”一词,笔者事先让学生看了洪水的短片,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去听,听听洪水泛滥时的声音,接下来笔者提问: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耳畔响起的是滔滔的洪水声,在学生的脑海里传来了信息:

“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小姑娘抱着一棵快倒的柳树,拼命地喊着:‘救命啊——救命!’”

“我仿佛看到了人们住的茅草房被洪水冲走了,茅草漂得到处都是。”

“我仿佛看到了家里养的猪啊、鸡啊都被冲走了,它们在洪水中拼命地挣扎。”

……

随着大家的发言,整个课堂的气氛都活跃起来了,每个学生都在努力地想象,即使是平时最不爱发言的学生,也忍不住想要站起来说两句。

三部曲:说

巧设情境,大胆想象,先说后写

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而作文又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把握不好,它将成为语文学习的最大障碍。因此笔者尝试着用多种方式让低年级学生就能把写话当成一件有趣的事。儿童天生爱幻想,他们喜欢神奇的童话世界,对此充满了好奇和渴望,所以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什么难题时他们就会发挥想象,借助想象中的人物和情景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如何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来说呢?

1.把握教材中心想象,模仿教材的句式

教学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四季》时,笔者问学生:“你们还能请谁来代言春夏秋冬四季呢?而且要用上文中的句式来说一说哦。”

生1:柳叶青青,他对微风说:“我是春天。”

生2:青蛙呱呱,他对小鱼说:“我是夏天。”

生3:枫叶红红,他快乐地说:“我是秋天。”

生4:西北风呼呼地吹,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

……

学生们对身边的大自然总是充满了好奇,他们总有说不完的话,这样的训练,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给了他们充分表达的机会。

2.结合实际体验想象,活用诗歌的形式

在教学《水乡歌》时,笔者让学生们想一想,水乡除了水多、船多、歌多外,还有什么多?也像课文一样,用诗歌的形式来说一说。

生1:水乡什么多?鱼多。千条鱼,万条鱼,大鱼小鱼装满箩,喜得渔民乐呵呵!

生2:水乡什么多?荷花多。千朵花,万朵花,千万花朵齐开放,香味飘得满湖香!

生3:水乡什么多?菱角多。这一个,那一个,颗颗饱满藏水中,采菱姑娘笑呵呵!

……

这样的训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同时也让他们感悟到了诗歌这种文体的无限魅力,语言精练,朗朗上口,充满诗意。

3.借助课文内容拓展想象,实现知识迁移

教学《秋姑娘的信》一课后,笔者对学生们说:“等到寒冷的冬天过去后,美丽的春姑娘就悄悄地来了。她摘下头上的迎春花瓣,也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她会给哪些朋友写信呢?又会写些什么呢?”

生1:一封写给在南方过冬的大雁,告诉它们天气暖和了,可以飞回来了。

生2:一封写给小朋友们,让他们快快脱下厚厚的棉衣,外面已经很暖和了。

生3:一封写给大青蛙,让它们赶快从黑黑的洞里出来吧,池塘又变绿了,不要再睡懒觉了。

……

多么精彩的话语,多么有趣的想象!这样的训练,让学生们在充满童趣和欢乐的气氛中实现了知识的迁移,不仅锻炼了说话的能力,还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部曲:写

教给方法,由兴趣走向自主,由课内走到课外

六七岁的儿童刚进入小学,对新环境充满了好奇和陌生,因此在第一堂课上,笔者会让他们拿着自制的姓名牌自我介绍、寻找朋友。笔者先示范:“我是一年级×班的×老师,我想和你们做朋友,你们愿意吗 ”然后鼓励学生自己出示姓名牌找一个朋友坐在一起。在学习了汉语拼音和积累了一定量的词汇后,笔者又鼓励他们每天记录一句话,这样他们就会在愉快的氛围中自然过渡到写话。到了二年级,学生的见识广了,认识的字词也多了,笔者让学生课前说几句话,可以是昨天晚上的新闻;可以是昨天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可以是前几天看过的课外书……每周一篇的日记,学生写起来就有了素材,写作起来也轻松了许多。

漸渐地,学生们说话、写话都有了进步,很多同学能一下子写出好几句话来。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笔者又开始引导他们用心去观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完部编版二年级下册中《咏柳》《找春天》等描写春天的诗和课文后,笔者就带领学生来到校园里感受春天、寻找春天、描写春天。有的同学写道:“今天,老师带我们去春游,一路上,我看见柳树长出了嫩芽,小草从泥土里探出了头,路边的小花开得那么漂亮,小鸟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飞着,唱着春天的歌。春天真美啊!”冬天到来时,我们全班师生一起踏雪。“雪花在北风的伴奏下,和我们一起在操场上跳舞。”这么美丽的话语,坐在教室里怎么能感受到呢?

为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我们在教室里栽培过小植物,还养过蚕,笔者鼓励学生每天去观察,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学生在不断的训练中,想象力也越来越丰富。

低年级的写话教学重在兴趣的培养,我们倡导快乐学习,快乐生活,那快乐语文、快乐作文从何而来?笔者认为,作为低年段的语文教师,在作文起步阶段就要让学生不畏惧作文,创造多种多样有趣的情境与方式来调动学生说话与写话的积极性,让他们敢说乐说,想写会写,真正喜欢语文,把写话当作一种快乐。莫要吝啬每一个机会,时时处处注意给学生创造机会,提供条件,让学生们像自由的小鸟一样,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广阔的天空中展翅高飞。

猜你喜欢
倾听观察想象
快乐的想象
一生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学会倾听,追求课堂实效
小学数学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公共外交主场也要学会“倾听”
想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