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绘本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2019-09-10 15:01邹莉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绘本教学思维品质

邹莉

【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新趋势。本文以一节绘本课为例,从读前活动、读中活动和读后感悟来解读、设计文本,阐述了如何在绘本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绘本教学 思维品质 体验阅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学生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绘本教学,以故事为载体,以精美的画面,有趣的故事来吸引学生阅读,让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情感的表达和人文知识的传输,这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绘本故事与英语教学的结合顺应了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因此绘本成了课堂教学的新宠,但不少教师在进行绘本教学时,或停留于文本语言知识点的操练,或停留于绘本表面话题的提取和理解,致使绘本故事读起来索然无味。如何在绘本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当今小学英语教学的一大任务。本文以绘本示范课I’m a bunny为例,阐述如何在绘本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读前活动——激活已知,点燃思维火花

1.巧妙热身,活跃思维

一个节目是否精彩,开头必须出彩!如果在上课伊始激活学生的思维,那么整节课的课堂气氛就会轻松愉悦。该绘本谈论的是季節,且绘本内容比较多,因此必须引导学生快速进入绘本主题。笔者进行了如下设计:

T: Hello,children. I’m your new teacher today. Can you guess my name It’s a hot season. We like to swim, eat ice creams in that season. Do you know my name

S: Yes , your name is Summer.

T: Do you like summer What do you like to do in summer

S: I like swimming.

T: Do you have any other hobbies

对于学生来说,猜一猜的环节他们特别喜欢,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接着笔者又问学生喜欢夏天吗?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而且学生在四年级也学过季节这一话题,所以很好地发散了学生的思维。紧接着笔者通过学生夏天喜欢游泳这一爱好,询问学生有没有其他爱好,然后引导到爱读书这一爱好,从而进入今天共读绘本的环节。“爱好”这一话题一直是学生津津乐道的,同时利用师生间的信息互动来进行交流,为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奠定了基础,也为绘本教学做好了铺垫。

2.封面设疑,展开想象

无论什么书,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封面往往是绘本内容的提炼,而在阅读前让学生对绘本故事封面进行猜测,会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但是很多教师在教绘本的时候,往往会忽略封面的存在,甚至跳过封面,这就使得绘本教学不完整了。因此笔者设计了以下环节,首先让学生猜猜主人公是谁。T:This book is about an animal,it’s small and cute, it has two red eyes.学生马上想到了rabbit, 接着笔者让学生了解本书的书名和作者,因为一个好的作者肯定有很多好的作品。通过读某位作家的一本书,也可以找到跟他有关的其他精彩的好书,这也是思维的延续。最后笔者通过让学生观察封面图片,提问学生“According to the cover,what do you want to ask ” 这是个发散性的问题,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学生们对封面提出的问题也是各不相同,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二、读中环节——运用策略,发展思维

1.突破新词

绘本故事中往往包含了较多的新词,他们是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关键之一。在绘本教学中,引领学生聚焦绘本中的新词,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英语知识,为学生全面、透彻地理解绘本内容打好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掌握单词发音的同时,让学生理解这些单词也是教学重点内容之一。通过图片或者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推理出这些单词的意思,这些推理的过程,不仅是学生语言学习的积累过程,也是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过程。例如,为了突破toadstool这个单词,学生先观察图片后说这是mushroom,笔者让学生仔细观察绘本图片中的toadstool有什么特征,学生说“It’s red/beautiful”。这时笔者出示几幅图片,这些图片中有toadstool也有mushroom,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后,立刻就判断出它们的区别,不仅使枯燥的知识点变得有趣,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

又如,在教授关于秋季的知识时,学生通过图片感受“The leaves are falling from the trees” ,学生体验到falling的感觉,教师提问:“Why do we call the autumn fall ”学生说因为很多叶子都落下了,笔者顺势补充秋天是个金色收获的季节,不光树叶,果实也落下了。 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fall的意思,就失去了学生自我发现的快乐,束缚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2.用好插图

插图是教材和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利用插图引导学生理解绘本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绘本。沈峰老师说过:阅读是一种能力,读图是一种更需要培养的能力,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图文阅读要同步进行。

本绘本中的主人公在夏季中做的事情比较多,如果一幅幅单独呈现,会显得比较机械。因此,笔者以图文匹配的形式,出示夏季的图片和打乱顺序的句子,让学生根据句子中的一些信息来找一找图片。这个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笔者出示一些tips来帮助学生学会读图,tip1:要关注图片中人物的动作,tip2:在句子中找出关键的单词。经过笔者的指点和学生的思考,他们都顺利完成了任务,整个过程循序渐进,学生思维的火花处处迸发。

例如,在解读秋天和冬天的时候,笔者出示4幅图片,让学生推测,哪两幅图是秋天的,哪两幅图是冬天的。学生思考答对题目后,笔者还追问学生:Why?学生说:The fall is yellow, and the winter is white, animals sleep in the winter.

3.体验阅读

绘本教学如果仅限于读,学生就会逐渐失去阅读的兴趣,也不能真正地理解绘本。因此结合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设计表演等环节,让学生通过演一演、玩一玩等多种途径体验语言,在体验中,学生对绘本的理解水到聚成,思维品质也得到提升。

笔者在教夏天的一幅图片时,让学生配上动作模仿朗读:“Blow, blow the dandelion seeds into the air. ”学生读完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片段T: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air S:we can see lots of dandelion seeds. T: So how beautiful!接着问学生,看到这样的情景,bunny心情如何?学生们在笔者一步步地引导下,体验主人公的心情,表演出了主人公的神态。

三、读后环节——发掘绘本人文素养,提升思维品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英语课程界定为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课程。这就意味着语言教学不仅要培養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阅读教学亦是如此,学生在阅读中除了能获取信息和语言知识,还能或多或少地体会到隐含在语言背后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真正体现阅读教学多目的原则。

把握人物说话时的情感,并带着情感地诵读,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还能激发学生对词句、文本与情感等的进一步思考。在这个绘本阅读的读后拓展环节中,笔者先以诵读的方式,让学生借助肢体语言,有感情地诵读体会bunny 在四季中的感受。然后问学生:“Which season does bunny like best Why ”这个问题是开放性的问题,因为绘本中并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有的学生总结:bunny最喜欢夏天,因为他在夏天做了四件事,而且都很有趣。笔者接着总结:每个季节都有它的美。然后继续追问学生:“How does Nicholas feel in the four seasons ”让学生体会主人公在这四季中的感受,学生从主人公的表情和他做的很多有趣的事情中,推断出“Nicholas很快乐,无忧无虑”。笔者顺势总结出“Love nature , enjoy nature”的情感目标。整个读后环节,留给了学生很大的思维空间,是一个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最后的输出过程,也是笔者源于文本、高于文本的设计体现,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

绘本阅读教学是深邃的、令人着迷的。我们深深感受到绘本阅读教学妙不可言的魅力。 如果我们都能联系教材,联系教学对象潜下心来思考,巧妙运用阅读策略,设计绘本,从而使绘本内容可学、易学又值得学,那么,灵感便会在那一瞬间迸发,绘本的魅力也将在那一刻展现无遗。

猜你喜欢
绘本教学思维品质
从图画的背后读出含义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幼儿园绘本教学的价值与实施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浅谈绘本教学对大班幼儿语言能力的推进